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侯家营:一个华北村庄的现代历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6968680
  • 作      者:
    张思等著
  • 出 版 社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侯家营:一个华北村庄的现代历程》以河北昌黎县侯家营村的调查为基础,力图在“国家与社会”研究框架中进一步阐明:20世纪现代化背景下的国家权力扩张过程中,乡土权威与秩序发生了什么样的总体性变化?这些变化在20世纪后半叶是否存在着不同阶段的自然演变?《侯家营:一个华北村庄的现代历程》坚持从村落的视角、农民的视角出发,深入挖掘、解读乡村自身史料(文献及口述等),并将个案研究放在其所处的大的地域的、历史的、文化的背景下进行考察。近二十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研究成为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被广泛使用。以个案调查为基础的以小见大的乡村社会研究,铺垫出一幅幅社会变迁的图景。
展开
精彩书摘
    1.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
    1966年12月,由于“文化大革命”在昌黎城乡普遍开展起来,“四清”工作队被迫撤离各社队。1967年工作队撤出侯家营,贫协顺势掌权,成为事实上的权力组织。侯家营的村史资料中写道:“地富反坏右,牛鬼蛇神,四不清下台的干部一起出笼向伟大的四清反扑,打击四清上台的干部和积极分子。”①侯家营村中成立了两个造反组织,即红农造反大队、造反兵团。据侯大义回忆:“这些队员都是平时表现不好的,没有现任干部,不得人心。”(侯大义,05-07-29)革命似乎都是年轻人的盛宴,村里的青年跃跃欲试,想要推翻现任干部。村史资料记载,侯家营在“文化大革命”高潮时期班子连选了七次,前六次都选上了大队的现任干部,结果每次都不能算数。村里秩序混乱,党不像党,村不为村,两个造反派互相争夺权力。据村民回忆,村里并没有发生武斗,但是县里流血武斗不断,村里空气也十分紧张。在斗争最激烈的时候,解放军驻昌黎部队奉命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运动,解放军进村实行军管。三个解放军军官来到侯家营村,成立了军管会,对全村实行军事管制。
    面对突如其来的“文革”,书记侯元强向上级请示“文革”如何搞,上级的回答是:“上边没布置,叫发动群众、干部的问题,经过‘四清’和复查,就得发动群众破四旧。”②对于“文化大革命”,公社领导、村干部都不太明白怎么来搞。侯元强在一份检查中写到自己当时的困惑:“由于我们大队是四清复查和文化大革命交叉在一起,是复查的扫尾,就按原来的复查部署进行。对文化大革命咋搞我是没有方向……所以在前期文化大革命中在做法上以破四旧为名,就把主要当权派划过来了,现在检查起来就是把运动引向邪路。”(侯元强为此受到了攻击,从这份检查中可知,“文革”开始后,侯家营不过是按照原部署(即“四清”的部署)开展的,村干部认为“文革”和“四清”都是一样的政治运动,事实上在农村,“文革”不过是在“四清运动”之上进一步强调阶级斗争。
    1968年3月4日,侯家营生产大队在军管会的支持下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取代了贫协。第一届革委会成员如下:主任侯元强,副主任侯振兴、侯永深,委员侯大义等。革委会成员基本为原先大队党支部成员。生产队增设政治指导员,加强对社员的政治引导,村里称之为政工员。
    ……
展开
目录
序论:昌黎县侯家营文书所见
第一编 政治
第一章 村庄政治进程与社会变迁(1900~1980)
第一节 传统村庄权力结构的瓦解与新秩序重建(1900~1949)
第二节 村庄权力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节 政治运动冲击下的华北乡村社会
第四节 小人物的故事与国家的历史
第二章 国内国际政治形势与村庄的日常生活

第二编 社会经济
第三章 农业
第一节 粮食作物
第二节 经济作物与其他作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副业
第一节 历史上的“附业”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副业发展
第三节 从“附业”到“富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收益分配与生活水平
第一节 收益分配
第二节 村民的收入和消费
本章小结

第三编 人口与社会交往
第六章 人口与社会变迁
第一节 村庄人口概况
第二节 人口自然变动与社会变迁
第三节 人口流动迁移与社会变迁
第四节 人口结构与社会变迁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乡村的对外交往
第一节 对外交往的相关因素
第二节 乡村的对外政治交往
第三节 乡村的对外经济交往
第四节 个人的对外交往
第五节 关系与礼物
本章小结

第四编 乡村社会保障
第八章 社会优抚与社会救助
第一节 社会优抚
第二节 社会救助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医疗卫生变迁之路
第一节 1949-1969:乡村卫生事业的初步开展
第二节 中国模式:合作医疗走进乡村
第三节 曲折发展:从合作医疗到自费医疗
第四节 回归与新生:走向新农合
本章小结

第五编 村落的日常生活
第十章 乡村教育状况
第一节 正规教育
第二节 业余教育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乡村女性的发展
第一节 乡村女性经济地位的变化
第二节 乡村女性的受教育水平
第三节 乡村女性的政治参与
第四节 乡村女性日常生活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公社时期进入乡村的新式传播媒介
第一节 文字媒介——报纸、杂志、书籍和各类宣传材料
第二节 声音媒介——广播
第三节 影像媒介——电影
本章小结
附录
附录一 各章相关图表
第一章附录
第四章附录
第六章附录
第八章附录
第十章附录
第十一章附录
附录二 访谈记录内容明细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