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见证:有关文物返还问题的文献作品选编》选编的几乎均为已发表作品。现存的丰富资料阐释了多样性的观点,受这些观点影响的各类遗产,伦理、哲学、法律方面的争议,以及有关此问题的历史。从众多作品和作者中做出选择,对本就复杂的辩论内容加以摘录,以及公平对待所有的文化、地区和观点,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也正因如此,《历史的见证:有关文物返还问题的文献作品选编》附上了参考书目,以帮助读者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大致了解目前可找到的相关著述。
《历史的见证:有关文物返还问题的文献作品选编》第一编历史性地回顾了文化遗产返还问题的由来,包括其中一些关键性文献的文本。第二编以2007年2月5日召开的UNESCO“记忆与普世性”论坛为开端(论坛发言人来自哲学、伦理和博物馆学研究领域),记录了眼下激烈的关于普世性博物馆(亦译作“环球博物馆”)的处境及遗产索还问题的争论。论坛对本编书摘部分出现的一些思想家的论点进行了简洁概括。所摘录作品的两位作者发展出了更广泛的一般性理论,适用于文物及其他物品的返还。其一是巴尔坎的讨论赔偿、弥补的归还理论,它是一种基于看得见的实践的道德和政治现实的混合物,对于许多不同类型的争论有着重要发展。其二是阿皮亚的关于世界大同主义伦理的理论,《历史的见证:有关文物返还问题的文献作品选编》摘录著述中的文物一章。
第三编具体介绍了不同类型的遗产及其社会、政治与地理背景,并且对可能适用于返还程序的不同规则作了说明。
第四编篇幅不长,谈到了当前法律思想中一些存在争议的地方。律师们应当清楚,一旦涉及文化财产,争论就会变得极其复杂且无休无止,比如索还时限的效力,保护非法文物交易买方的诚信假定,以及国家法律体系的不兼容。所有涉及文物这一特殊物品的问题,都需要彻底加以重新思考。
第五编作为结尾,探讨了文化遗产争端的解决途径,其中包含具体案例。显然,许多案例是独一无二的,但实际的妥协方式却有很多。这一编的内容或可证明,只要各方均抱有良好意愿,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还应当强调的事实是,以法律方式解决争端对各方均无好处,换种形式或许更为有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