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先秦儒家的公私之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538850
  • 作      者:
    黄建跃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黄建跃,湖南人,中山大学哲学博士。现任重庆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师。
展开
内容介绍
  《先秦儒家的公私之辨》结构正是围绕上述内容的逻辑展开:一章介绍先秦儒家“公私有机论”的思想来源,第二章分析证成“公私有机论”的理论机制,第三、四、五章分别阐明“公私有机论”的三重特质,《余论》则探析“公私有机论”的内在价值与现代转化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笔者以为,忠孝冲突本质上就是公私冲突,主要根源于儒家公私观念义理结构的内在纠结,析而言之关涉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儒家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分,二是基于儒家对忠孝道德的界定。就前者而言,先秦时代孔孟虽然强调“公”“私”之分际,但从未将公私打作两橛,而且均以“公”领域是私领域之扩大与延伸,而且是“私”领域之完成①。这种理论设计倾向于强调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互相依赖和统一的方面。就后者而言,孝虽是私人领域的德目,然在儒家的义理系统中具有“普遍”、“公共”的意涵,程伊川所谓“父子之爱,本是公”②,朱熹所谓“父子相隐,天理人心之至”(《四书章句集注》),都表明儒家的孝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境中都具有规范效力;而忠本身就是政治公共领域的德目,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必须遵循的具有普遍有效性的公理。前后两者综合起来,就可以发现儒家公私观念义理结构中存在的潜在矛盾:从公私领域划分上看,父子关系属于私人领域的范围,孝德是调节私人领域的道德,但它的普遍性和公共性特征,势必会在私人领域之外的公共领域仍然具有有效性,因此,就不免会与政治公共空间的忠发生冲突。金观涛先生指出中国文化合理性论证结构中存在天理(父子亲情)与公理(社会正义)相矛盾,认为从语义学的角度对“公共”进行分析,便可以发现“引进另一种代表公共之理的公理,就可能会颠覆天理”①,真可谓巨眼慧识。毋庸讳言,儒家公私观念义理结构中存在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政治结构的历史演进相关联。也就是说,在国家产生的早期,国家无力全面接管社会,父系家长统率的家族仍然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因此家国之间必有互相依赖的一面。尽管古代中国和西方的文明进程各异,二者在这一点上却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梁治平先生“罗马共和国早期家族的社会职能还十分广泛”的结论,可为明证。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家国对立关系出现时,古罗马将家庭义务界定在了私人领域的范围。罗马法中有格言日:“家父权”不触及公法。这意味着在公法所及之处,“家父权”即归于无效。于是,在战场上担任将军的子可以指挥其父,充任高级官吏时能够审理其父的案件乃至惩罚其父的失职行为,这与他们在家族里受家父权支配的地位恰成对照②。笔者以为,古罗马家父权的有限有效性,与中国儒家家庭义务的公共性与普遍性恰成对照。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分析了“门内之治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斩恩”并非先秦儒家一致恪守的原则,而且“第一当事人”与“第二当事人”这种主观建构起来的分析框架,并不能完全消解儒家的公私冲突和公私矛盾。在此基础之上,从整体(公私观念义理结构)和部分(儒家公私领域与公私道德)两个方面,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非常论题”的多重面相
第三节 本书任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儒家公私观念的起源
第一节 公与私的原始意涵
第二节 公私含义的历史演进
第三节 公私关系的早期类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私含义及其义理结构
第一节 多价性:公私概念的三重意涵
第二节 公共性:公私含义的基准视界
第三节 有机论:公私观念的义理结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私领域论
第一节 公私领域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公私领域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 公私领域轴心原则的位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私与道德论
第一节 研究取径与概念辨析
第二节 作为德目的公与私
第三节 领域性公私视阈下的儒家德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私义理的内在矛盾与治道困境
第一节 一个矫情的推理
第二节 道义与天命之间的张力
第三节 公私领域中的忠孝冲突
本章小结
余论先秦儒家公私之辨的现代省思
第一节 儒家公私观念的价值辨正
第二节 儒家公私义理局限的超越
第三节 儒学资源与公共哲学的建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书》、《诗》等文献中“私”字的典型用法及含义
附表2:《论语》、《孟子》、《荀子》中“公”字的典型用法
附表3:《论语》、《孟子》、《荀子》中“私”字的典型用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