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10月10日,林语堂出生于福建南部山区龙溪县坂仔村一个基督教家庭。他的父亲为他取的乳名叫和乐。
坂仔村,是一个四面高山环抱的小村庄。当地人称它东湖。村子的南面是十尖山,高耸人云,无论晴雨,都掩映于云雾之间。北面是石缺山,矗立如锯齿形状,山壁陡立,危崖高悬,塞天闭日。山岭上中间裂开,传说有一仙人曾路过此山时将其大趾误插在石上裂痕。接近东南方向,有一带横岭。村中有一条河,急流激湍,但水浅不深。村中土地肥沃,农民们世世代代在这里耕种,过着异常纯朴的生活。
林语堂是在坂仔度过快乐的童年生活的。他小时候,是一个无忧无虑而又好动的孩子。经常涉足于山野、禾田或河岸边,尽情地呼吸大自然的清新、自由的空气,欣赏日落时的奇景,和气吞万象的高山雄壮景色。这使他惊异于大自然的神奇变幻,并常常幻想怎样走出这四面皆山的深谷,更是培育了他酷爱自由,不受束缚的个性,以及热爱故乡山水之情。他曾一再自诩是“山地的孩子”,并在《四十自叙》诗中写道:
我本龙溪村家子,环山接天号东湖;十尖石起时入梦,为学养性全在兹。
可见,坂仔的山水给林语堂的影响是很大的。
林语堂的祖父,是漳州北郊贫瘠的五里沙村的农民。1865年(咸丰十年),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的部队撤离漳州地区时,他被抓去当挑夫而失踪。祖母是基督教徒,生有二子。自从丈夫被抓走之后,她逃到厦门鼓浪屿,将次子送当地一个有钱的吕姓医生,将长子(林语堂的父亲)留在身边,相依为命。她是农家出身的妇女,力气很大,颇有胆量。有一次在五里沙受到十几个土匪袭击时,她竞挥动一根扁担将他们击退。
林语堂的父亲叫林至诚,曾做过小贩,经常肩挑糖果或炒豆,四处叫卖。有时挑米去监狱卖,或挑竹笋到漳州去出售。十三四岁时,他还无偿地为一位牧师搬运行旅,走了八九十公里,结果,超负荷的重担使他的肩膀上留下了一个永不消失的疤痕。他后来把自己肩上的疤痕指给孩子们看,“要小孩们知道必须刻苦耐劳,才能站起来做人,”。24岁时,他人了教会的神学院,成了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在坂仔村传教。他同情劳动者,敢于跟邪恶的税吏、乡绅抗争,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乐天派”,“敏锐而热心,富于想象,幽默诙谐。”他通过自学,有一定的中文修养。而且由于经常阅读传教士范礼文博士介绍的“新学,,书籍,和上海基督教学会林乐和牧师(YoungJ.Allen)主编的《教会消息》,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思想较新,因而不仅拥护光绪皇帝的改革新政,并希望自己的六个儿子都能上大学读书,甚至列牛津大学、柏林大学去深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