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周作人的清风苦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37006
  • 作      者:
    蹇小兰编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连日郁郁不快,故日记亦多挂漏,未知何时得乘长风破万里作海外游也!毛锥误我行,当投笔执戈,从事域外,安得郁郁居此,与草木同朽哉
    ——周作人:1901年4月19日日记
    近年我之思想大变。昔主强权,今主悲悯;昔主欧化,今主国粹。……今者,或乃瞀于西学,至欲唾弃国学,过矣。
    ——周作人:1905年日记
    有同事将南行,曾嘱其向王教长蒋校长代为同人致一言,请勿视留北诸人为李陵,却当作苏武看为宜。
    ——周作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迁之后,1937年11月1日日记
    现在又在乱世……,人落在水里的时候第一是救出自己要紧,现在的中国人特别是青年最要紧的也是第一救出自己来。得救的人多起来了,随后就有救别人的可能。这是我现在仅存的一点梦想,至今还在乱写文章,也即是为此梦想所眩惑也。
    ——周作人:《梦想之一》1942年
    我真实是一个屠格涅夫小说里所谓多余的人,在什么事情里都不成功,把一切损害与侮辱看作浮云似的,自得其乐地活着。
    ——周作人晚年之作:《知堂回想录》
展开
内容介绍
    周作人是中国新文学的开拓者,更是中国现代思想革命的主将。但短暂的落水附逆的历史,给他此后的历史人生,带来了致命的影响。他在惨淡中度过晚年,死后名声也被掩盖在当代中国的政治尘埃中.上面牢牢地封着一层似乎盖棺论定的道德宣判——周作人.首先是一个汉奸,这不仅是政治定性,而且是人格定性,还是文格定性,其他这样那样的都靠边站。然而,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思想史上难以绕过的巨大存在。正如温儒敏先生在给哈迎飞《半是儒家半是释家——周作人思想研究》一书中所作的序言里说的,对周作人这样一个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有过重大影响的人物,研究必须超越道德层面的谴责,真正从思想、文化意义的角度做出客观公正的学术评价。
展开
精彩书评
    周作人与鲁迅的思想深处,恐怕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歧异。他们都有战士的一面,只不过鲁迅是做稳战士,周作人是想做战士而不得。他们又都有绅士的一面,只不过换过来,周作人是做稳了绅士,鲁迅是想做绅士而不得。不论做战士还是做绅士,他们都不太心安理得,总想象自已的另一种姿态。康熙做了皇帝.就不能做小流氓,但恰好有个韦小宝,做成了康熙的另一面。因此康熙的人生是完整的。周氏兄弟比康熙还要完整,就像左手与右手,只不过左手拈花多一些,右手执剑多一些而已。这样讲并没有不承认二周之区别的意思,只是强调一下这种读法可能会让我们获得一些新的启示。
    ——孔庆东:《欲说还休周作》
展开
精彩书摘
    周作人的家乡,山峦起伏的绍兴,浸润着千年中国历史的浓墨重彩,魏晋自中原南迁的名士之风流余韵,宋明理学的道德教化,乃至有清以来强有力的国家规约,皆深刻地塑造了这片乡土社会的人情风俗.将小农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期盼完美结合发挥得淋漓尽致。周氏家族与这里几乎所有的世家大族一样,“耕读世家”就是他们的光荣和梦想,其中蕴涵的是对家族香火延续、子孙兴旺发达和家国富强这样简单淳朴的农业社会理想。
    据周作人祖父周福清会试履历上所说,他们的始祖元公.宋封汝南伯,元封道国公,学者称濂溪先生,从祀文庙。元公即是赋《爱莲说》,以“出淤泥而不染”而名垂青史的周敦颐。将祖先追溯到这么一位声名显赫的史上名人,标志着这个家族内在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认同他们把读书、做人、致用、人仕这些出于个人或家族功利的人生取向与传统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调理想琴瑟共鸣。周作人后来写有《数典诗》,其三即是歌咏这位祖父所说的始祖的。诗云:“清逸先生百世师,通书读过愧无知。年来翻遍濂溪集,只记篷窗夜雨诗。”
    但据家谱记载,绍兴周氏家族始祖为周逸斋,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1定居会稽竹园桥。周作人又作有《数典诗》云:“清道桥头百姓家。逸斋遗教是桑麻。关门不管周朝事,数典何因学画蛇。”并加注解说:“吾家始迁祖居越城清道桥(俗称青黛桥),名已逸,家谱中追称之日逸斋公,时在明正德年间,以前悉不可考。周氏例称出于周公。吾家则存疑,虽郡望亦称汝南,但以逸斋公为第一世,至不佞才十四世也。”
    祖父福清公在1899年在给孙子周树人和周作人的“恒训”中,关于家史说了如下一段话:“予族明万历时,家已小康,累世耕读。至乾隆年分老七房,子七房,合有田万余亩,当铺十余所,称大族焉。逮嘉道时.族中多奢侈,遂失其产。”福清公这里所讲的周氏家族兴衰史大抵是真实的,待到鲁迅、周作人这一代出世时,周氏家族已经中落。但尽管浮华散尽,但至少生活无忧,物质和精神不失书香之家的从容闲适,富于意义的各种日常礼仪依然如同往昔一样毫不马虎。周作人后来回忆说:“我觉得很是运气的是,在故乡过了我的儿童时代……本来已是破落大家,本家的景况都不大好,不过故旧的乡风还是存在,逢时逢节的行事仍旧不少.这给我留下一个很深的印象。”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而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节日尤显频繁,且情趣各异。绍兴这片文风炙烈、士绅密布的乡土.对各种节日礼仪自然分外重视,“四时八节”都有一套礼仪。所谓“四时”,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所谓“八节”,即元宵、清明、立夏、端午、中秋、重阳、立冬、年节。因为节日的诸种仪式,不仅承载着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是引导人们日常行为和塑造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而且.对于终岁为生计奔波劳累的乡村社会的人们来说,还是一次精神的放松与休息。
展开
目录
绪论 孤独的思想苦旅
第一章 绍兴记忆:乡土社会里的金色童年
一 传统中国夕阳余晖下的绍兴耕耘读世家
二 祖父的悲剧下场与家道旧学之末路
三 蔷薇色的“忧郁种子”开发萌发
四 投笔执戈从事海外安得郁郁居此

第二章 他乡游历:步入新世界的忧郁青年
一 从绍兴到南京
二 物竞天泽之道
三 转向消潜沉静
四 日本求学岁月
五 文坛初露头角
六 纯粹书生时日

第三章 弄潮时代:新文学革命的启蒙主将
一 在辛亥革命的惊涛中冷眼旁观
二 “新文化运动”前夕之风云际会
三 标举人与人道旗帜的文化主将
四 1919年政治风暴中的行动主义

第四章 苦雨悲情:家国两中的书斋文人
一 身躯之病更兼家国之病的折磨
二 摒弃虚幻理想追寻自己的园地
三 崇尚个人主义与反对集体主义
四 纷乱大历史中的反思与坚持
五 兄弟一夕反目蔷薇色彻底褪尽
六 反思五四后之告别新文化
七 从女师大风潮到“三·一八”惨案
八 在沉重的失望中退缩书斋

第五章 黑暗人生:道义事功化的通敌叛徒
一 城关变换大王旗的幻灭
二 爱女之死后的心态失常
三 思想自省引来的激荡冲突
四 左翼思潮盛行下的兄弟暗战
五 文化与政治迷幻下的抉择
六 各方重压下终于沦陷事故
七 在伪官场沉浮的官僚文人
八 “反动老作家”的个性之战
九 苦雨悲风中走向黑暗人生

第六章 寿则多辱:“不胜今昔”的耄耊老翁
一 在狱中的难熬岁月
二 为生计而搏命笔耕
三 在政治风流中飘摇
四 人生止于苦难寂寞
附录:周作人经典语录
周作人大事年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