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课也好,一个知识点也好,自己懂了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能给别人说明白。怎么能把自己懂的知识变成别人可以理解、接受的语言,从这个角度来说,讲课的确是一门艺术。孙毅指出,教师在课堂上,既要像一个演技高超的演员,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身上;又要像一个驾驭全局的导演,随时科学而合理地引导教学过程的发展趋向,引领学生跟随教师完成由浅人深的思维推理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求知的愉悦。
“不过相比而言,我个人认为,真正优秀的教师更像导演,应善于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角色,学习、理解、掌握一门知识。”孙毅认为,像演员一样生动的课堂语言固然好,但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作为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方向,在导演的过程中通过生动的语言艺术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引导第一,生动第二。怎么才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这应该是最值得探索的问题。如果只做到生动,没有将学生引向知识,意义就不大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能只告诉学生“是什么”,而更应该让他们去思考“为什么”,这是孙毅的启发式教学理念。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孙毅常说,把知识“填鸭式”地输送给学生,学生就永远处于被动,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而所谓的“教学”也应该是教会学生自学。
孙毅还记得上大学时,课堂上遇到难懂的概念、艰深的问题,老师会先给同学们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大家去想,然后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想法发表意见,大家互相讲解、互相启发,不知不觉中难懂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虽然未必每个老师都要在课堂上花很多时间让同学们去辩论,但是可以让学生们在课下思考、学习的过程中采用这种引导式、启发式的方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