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导论 从古代英雄谋略到近代的领袖方略<br>第一章 清朝地方督抚领袖的救国方略<br>一、闭关锁国与拒敌于国门之外的方略<br>二、开眼看世界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方略<br>第二章 太平天国农民领袖的救国设方略<br>一、借助洋上帝发动农民革命的方略<br>二、建立地上天国拯救国家民族的方略<br>三、从追求平等到发展资本主义的方略<br>第三章 洋务派领袖的救国方略<br>一、凝聚传统,内圣外王的方略<br>二、捍卫名教,完成功业实践的方略<br>三、寻访英贤,造就人才群体的方略<br>第四章 资产阶级维新派领袖的救国方略<br>一、托古改制,发动维新运动的方略<br>二、君主立宪,推进维新变法的方略<br>三、开办学堂,培养维新骨干的方略<br>四、组织学会,形成维新中坚的方略<br>五、创办报纸,运用维新舆论的方略<br>六、大同世界,构建维新最高纲领的方略<br>七、定为工国,实业救国的方略<br>第五章 思想文化界领袖的救国方略<br>一、以英国为师的方略<br>二、全盘西化的方略<br>三、教育救国的方略<br>第六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袖的救国方略<br>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民族革命方略<br>二、“创立民国”“权能分治”的民权革命方略<br>三、“节制资本”“平均地权”的民生革命方略<br>四、 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以领袖取代帝王的政党革命方略<br>第七章 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救国方略<br>一、 建立中国共产党,实行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方略<br>二、走井冈山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方略<br>三、把握三大法宝,奠定民族复兴基石的方略<br>四、阐发新民主主义论,确立中国革命阶段发展的方略<br>第八章 对近代中国八个关键性的救国方略的总结<br>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掌控强弱关系的最初辩证法<br>二、“建立地上天国”——用西方的宗教形式表现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内容<br>三、“内圣外王”——凝聚传统精神,创造现实功业<br>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徘徊在十字路口的艰难抉择<br>五、“托古改制”——撬动政治变革的有力杠杆<br>六、“资产阶级革命——中国近代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革命<br>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革命成功的核聚变<br>八、“用理论武装民众”——实现整个民族的全面觉醒和解放<br>主要征引书目(未征引的参考书目未列入)<br>一、经典著作<br>二、资料<br>三、著述<br>四、论文(一)<br>五、论文(二)<br>后记内容摘要
《挑战千年变局:对近代中国领袖人物救国方略的考察与研究》主题的挑战千年变局,但怎样挑战?本书认为靠中国传统的帝王学和英雄谋略是不行的,靠儒家的仁义道德的理想主义也不行,传统的帝王学统治本国、治理本国还可以,儒家的仁义道德的理想主义维持和平时期的国家稳定和发展封建的文化文明也可以,但进入近代以来,中国所遇到的是数千年未有的奇变,数千年未遇到是的数千年未有的奇变,数千年未遇这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脱胎骨,必须凤凰涅槃,如此,才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但实现梦想需要不同于以往的思想、方法、策略、谋略和实践。本书认为,在近代中国,这些都可以领袖方略来概括。近代中国正是靠领袖方略搭起了思想、理论到行动、实践的桥梁,从而实现了从千年变局到千年机遇的跨越。本书以史学的方法,以历史事实为主线,论述了从林则徐到毛泽东东百年中国领袖人物挑战千年变局到千年机遇的跨越。本书以史学的方法,以历史事实主为线,论述了从林则徐到毛泽东百年中国领袖人物挑战千变局的思想发生和方略形成的历史过程和其中的方略智慧,既有关乎近代中国命运的全局的思考,也有局部细节的深入分析,可以说是有关主题的开创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