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斯洛心理健康思想解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3605975
  • 作      者:
    张登浩著
  • 出 版 社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心理学大师心理健康经典论著通识丛书:马斯洛心理健康思想解析》对大师的生活时代背景、社会文化环境进行了交代,对他的家庭背景、童年经历、求学历程、职业发展、学术生涯等生平事迹进行了介绍;其次选译了大师有关心理健康的经典实验、论文或重要著作的重要章节,进行了详细解读;接着对大师的心理健康思想或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有关心理健康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论述,对他系统的心理健康思想或理论进行了评价,并论及他对心理健康相关研究领域的独特贡献以及研究进展与展望;然后阐述了应用他的心理健康思想、理论的中外相关心理咨询经典案例,特别是学校教育和青少年教育中的心理咨询案例;最后从整体上讨论了心理学大师的心理学思想与理论,即该心理学流派对我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的启示和实践应用前景,冀望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展开
精彩书摘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1908年4月1日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的贫民区。亚伯拉罕是这个犹太人家庭的长子,他的父亲名字叫塞缪尔,是一位来自俄罗斯基辅的犹太人。年轻的塞缪尔独立性很强,而且富有理想,他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一名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但他的父亲觉得他们这样一个贫穷的犹太人家庭显然无法让自己的孩子从事这样体面的工作,因此这个美好的愿望被专横的父亲断然拒绝,年轻的塞缪尔对此极为不满,他渴望能够摆脱对父亲的依赖,独立生活。当时的基辅是一个犹太人长期聚居的地方,但在塞缪尔出生之后,俄罗斯这个封建的古老帝国对犹太人的迫害之风愈演愈烈,政府对其听之任之,广大的犹太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日益严重的迫害,越来越多的犹太人选择移民美国这个新发现的大陆,他们渴望在那里能够过上平等而安宁的生活。但塞缪尔的父亲对此却毫无兴趣,即便生活穷困潦倒,他也不愿意离开基辅这个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乡。在经过长时间的考虑之后,塞缪尔在14岁的时候独自一人身无分文地来到美国,刚到费城的时候,塞缪尔只会讲俄语和他们本民族的希伯来语,无奈之中,他找到当地的一位亲戚帮他制作了一个布条,在布条上用英语写上他的名字,以及在美国应该注意的一些事情,然后把它别在自己的衣领上,塞缪尔一面到处打零工,一面去当地的语言学校学习英语,可以想象当时的塞缪尔在美国的生活有多么艰难。过了几年塞缪尔从费城移居到了纽约,和另外几个亲戚住一起,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开始从事制桶的生意。塞缪尔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能够吃苦,很快他的制桶生意便稳定了下来,虽然收入依然不多,但总算在美国站住了脚。此时的塞缪尔已经20多岁,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因为已经和父母没有了联系,塞缪尔开始自己筹划自己的婚事。经过长时间的权衡之后,塞缪尔选择了自己的一位表妹作为妻子,之所以选择自己的这位表妹,很大程度上还是源于这两个家庭的门当户对,他们都是犹太人,而且家庭都不富裕,都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位值得关注的显赫人物。塞缪尔对自己的境况有着非常清醒和客观的认识,他认为这是自己最佳的选择,为此他长途跋涉返回基辅,凭着自己的真诚与聪颖打动了表妹,也说服了她的父母。在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之后,塞缪尔携新婚的妻子返回纽约定居。1908年4月1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在纽约出生,按照犹太人的习俗,塞缪尔给他起名为亚伯拉罕,父母经常称呼他“亚伯”。亚伯父母的婚姻并不幸福,他们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基础,据亚伯回忆,由于对婚姻不满意,塞缪尔经常在孩子们睡下之后才回家,或者故意延长出差时间而不愿回家。在那个年代,很多彼此没有感情的夫妻为了孩子而凑合着生活在一起,因此塞缪尔和他的妻子并没有离婚,直到亚伯上了大学,塞缪尔才和妻子办理了离婚手续。
  ……
展开
目录
引言
一 马斯洛心理学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
二 马斯洛心理学思想诞生的哲学背景
三 马斯洛心理学思想诞生的心理学背景

第一章 马斯洛生平
第一节 一个孤独而害羞的孩子
第二节 一见钟情,白头偕老
第三节 步入心理学的殿堂
一 纽约市立大学
二 康奈尔大学
三 重回纽约市立大学
四 威斯康星州立大学
第四节 辉煌的职业生涯
一 哥伦比亚大学
二 布鲁克林学院
三 布兰代斯大学
第五节 伟人迟暮
附录1 马斯洛生平年表
附录2 马斯洛著作年表

第二章 心理健康经典名篇选译
第一节 经典名篇选译之一:《人类动机理论》
一 引言
二 基本需要
三 基本需要的深层次特征
四 总结
第二节 经典名篇选译之二:《自我实现及其超越》
一 引向自我实现的行为
二 治疗的态度

第三章 心理健康经典名著解读
第一节 解读《动机理论引言》
第二节 解读《心理病理的起源》
第三节 解读《方法中心与问题中心》

第四章 马斯洛心理健康思想述评
第一节 需要层次理论
一 对需要的基本看法
二 需要的种类与层次
三 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自我实现理论
一 自我实现理论的提出背景
二 自我实现的概念
三 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
四 自我实现的两种类型
五 自我实现的途径
第三节 高峰体验论
一 高峰体验的概念
二 高峰体验的特点
三 高峰体验的价值
第四节 心理治疗论
一 心理健康的本质
二 心理疾病的根源
三 心理治疗的方法
……
第五章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第六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