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剧烈的工业增长之后,大多数人都毫不质疑地相信,我们应该做得更多、得到更多、期望更多,但是很明显,我们却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更不快乐。
是什么使得我们适得其反?是什么使得我们思维更加混乱?是什么让人类那么愿意让别人来告诉我们应该要怎么做?
看起来,在追求更为自信、更加快乐、更富有、更有魅力、更成功的路上,我们已经失去了批判性评估的能力,从而无法辨别外界灌输给大脑的东西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心理呓语中大部分所谓的“毋庸置疑的真理”,其实都极少有科学的依据,甚至还有一些有很明确的反面论据。
临床心理学家布莱尔思博士为大家带来一束希望的光,照亮了由未经证明的神话、虚假的希望、聒噪的理念和不切实际的期望所构成的黑暗角落。
这是一枚令人耳目一新的解毒剂,专门对付老生常谈的思维误区,提供了一种感知的智慧、一个彻底重新思考的方式,并鼓励我们在生活中卸下那些不切实际的预期造成的沉重负担,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
我们经常会使用那些“众所周知”的励志格言,它们有个名字,叫“心理呓语”,我们以为它们会有用,会让人更快乐,但实际上这些未经证明的“伪心理学”,却会让我们陷入更“悲催”的境地。
心理呓语的核心价值天真且幼稚,热衷于将问题简单化,倾向于非黑即白的解决办法,观点都相当的朴素简陋,都是那些“不要痛苦”、“给我想要的”、“让我更强大”之类种种。
心理呓语建议的所谓有效的办法、善意的建议,制造出不符合现实的希望,引导我们去追逐那些空头的承诺,到头来却并不像它们所许诺的那样,真的改变了什么。这些办法,之所以常常不管用,理由很简单,因为除了有安慰剂的作用,它们没有理由一定要有效果。在励志自助的世界里,也鲜有什么质量管理。
创造心理呓语的作家们,会轻描淡写地模糊意见、意识和可靠的事实之间的界限。很少有人去评估这些作家们的话是否科学,也很少有人会去考虑其自相矛盾的论据与举证。
一旦我们感到不快乐、害羞或者恐惧,我们的反应往往会是,一定是哪儿出了问题,我们一定要赶紧解决掉,却很少会认为,只有这些经历才是真实的、正常的,甚至是能授人以智慧的。
心理呓语提供的错误希望或许可以暂时减缓痛楚,但我们不该只是因此就死死地抓住它不放手。是时候揭开心理呓语的“伪心理学”面具了,跟随《不靠谱的伪心理学:破解心理呓语的迷思》,来看看你都中了哪些“伪心理学”的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