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聪明人的心理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605875
  • 作      者:
    (美)大卫·麦克雷尼著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似乎没有人觉得自己愚钝。但事实表明,我们比我们大多数人所想的更缺乏理性。通过这本心理学普及读物,作者总结了心理学家们通过实验等手段发现的48种认知偏差,并用许多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加以生动地呈现。让读者在饶有趣味的阅读中,熟悉一些心理学常识,并对自己存在的认识盲区产生新的认识,从而增强思维的理性,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其他所有的人。
展开
作者简介
  大卫·麦克雷尼(David McRaney),新闻记者,目前担任美国密西西比一家电视台的新媒体部主任。两次获得威廉·赫斯特新闻奖(William Randolph Hearst Award)。他对心理学有浓厚的兴趣与深入的研究,撰写的心理学博客“你其实没那么聪明”(You are not so Smart)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出发,探讨促使人们做出错误决策的各种因素。
展开
内容介绍
  《聪明人的心理学》来自作者的心理学博客,讲述了日常生活中的生动案例。每个章节都像一堂心理学课,只是去掉了其中令人厌烦的晦涩术语或冗长论述。它把大众科学、心理学与幽默机智融为一体,透彻阐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无理性行为。
  《聪明人的心理学》中总结了48个常见的心理误区,比如:你的通讯录里可能有上千个名字,但无论通讯技术如何发达,你只能和其中的大约150个人建立和保持关系(邓巴数字);许多人一起讨论时,达成一致意见、避免对抗的愿望会阻碍问题的解决(集体审议);你以为,别人的行为反映了他们的个性;但事实上,他们的行为更多是环境使然,并非源于他的秉性(基本归因错误)……书中的每个观点都基于心理学试验测试和量化研究,专业严谨而颇具说服力;引导读者在愉快阅读之余,对自我思维方式进行反思,从而增强思维的理性。
展开
精彩书摘
  ·你总觉得人人都在注意你外表和行为的每个细节,但事实上,人们几乎不会注意你,除非你促使人们这么做。(聚光灯效应)
  ·拖延并不是因为懒惰或者不能很好地利用时间,而是来自面对冲动时的软弱和不能有效地思考。(拖延)
  ·你喜欢已经拥有的东西,不喜欢还没有得到的东西,这并非基于理性的选择;而是为了保护你的自我感,确认自己以前的选择很合理。(品牌忠诚)
  ·辩论时,你认为自己已经尽可能地力求尊重事实;但实际上,在任何辩论中,怒气都会诱使你重构对手的观点。(稻草人谬误)
  ·你以为,你只有一个自我,只要满足于你的生活,你就会快乐;但事实上,你有多个自我,只有满足了所有那些自我,你才会快乐。(瞬间)
  13.品牌忠诚
  误解:你喜欢你拥有的东西,不喜欢你没有的东西,因为你买东西时做了理性的选择。
  事实:你喜欢你拥有的东西,因为你为了保护你的自我感,你认为自己以前的选择很合理。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争论的方式。
  只要看看评论系统、论坛或者留言板,你就会发现人们一直在争论,争论各自选定的产品为什么比其他人选择的更好。
  用苹果机对比PC机;用PS3对比Xbox360;用iPhone对比安卓—没完没了,永无止息。
  这些争论往往发生在男人之间,因为男人往往会捍卫其自我,无论受到的伤害是多么轻微。这些争论也常常涉及损失大量金钱的、叫人讨厌的东西,因为这些战斗发生在因特网上,其中,具有技术头脑的人都很喜欢争吵,而一件商品越是昂贵,人们对它的忠诚度(loyalty)就越高。
  在互联网站评论栏的世界里,极度忠诚的追捧者常被称为“粉丝男”。这是网络俚语,意思是“铁杆儿粉丝”。这个词来自1973年的一次漫画“粉丝”大会,也是一本由“粉丝”创办的漫威漫画杂志的刊名。但近年来,这个词渐渐变成了比较温和的讽刺语,可以指任何一种这样的人:过分热衷告诉别人自己是多么热爱某种东西。在网上写出十几段文字,为自己心爱的东西辩护,或者给竞争对手造谣,这种人很快就会被贴上“粉丝男”的标签。“粉丝情结”(Fanboyism)不是什么新东西,而只是用以经营品牌的一种因素,是市场营销商和广告商早就知道的东西。当年,贵格燕麦公司在其粗麻袋上印上友好的标识图案(logo)时,就知道这种情结。
  当然,在1877年,根本不存在制造燕麦片的、友好的贵格家族。这个公司想让人们一见到它的产品就联想到教友派的值得信任和忠诚。这很奏效。
  这是创造“品牌忠诚”的最初尝试之—品牌忠诚是人们对某些大公司的一些模糊情感,这些情感使他们成了那些大公司的捍卫者和拥护者,而那些大公司却不必为此花一分钱。
  在美国贝勒大学(BaylorUniversity)的一些实验中,研究者把“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倒进没有标志的杯子,让受试者喝,再通过脑电图观察他们的反应。仪器清楚地显示:一些受试者更喜欢“百事可乐”。其中一小部分人平生一直都喝“可口可乐”,听说自己喝的是“百事可乐”,就作出了某种出人意料的反应。脑电图表明,他们的大脑搅乱了快乐的信号,又消除了它们。后来,这些人告诉研究者,他们在实验中更喜欢“可口可乐”。
  他们说了谎,但他们品尝两种可乐时却没有撒谎。实验结束后,他们的确觉得自己更喜欢“可口可乐”,于是改变了自己的记忆,让记忆匹配他们的情感。他们在过去某个时候被打上了“可口可乐”的烙印,一直忠诚于它。即使他们其实更爱喝“百事可乐”,强大的心理意念也会阻止他们承认这一点,哪怕是对自己承认。
  把这种忠诚赋予某些昂贵的东西,或者赋予某种要求大量投入时间和金钱的嗜好,就会成为“粉丝男”。“粉丝男”保卫他们心爱的产品,嘲笑那些产品的竞争者,一旦事实跟他们的感情所系相矛盾,他们就会不顾事实。
  那么,造就了和产品以及那些制造便宜货的公司之间的这种感情维系的,究竟是什么呢?
  选择。
  不做选择,只是购买某些产品(例如卫生卷纸和汽油),营销商和广告商把这种人称为“人质”(hostages)。这是因为,这种人无法选择买什么产品、不买什么产品,至于一个牌子的卫生卷纸是否好于另一个牌子,或者加油站的燃料是“壳牌”(Shell)石油公司的还是“伽夫隆”(Chevron)石油公司的,他们远没有那么关心。
  相反,产品若不是必需品(例如笔记本电脑iPad),消费者就有很可能变成“粉丝男”,因为他必须决定花很多钱去买那个产品。选择这件产品而不选另外一件,正是这种选择才会使你说出选择的理由,而理由往往跟你的自我形象有关。
  给你选择权、让你创造出你认为自己应有的形象,以此为基础,给消费者打上品牌的烙印,就是使你选择和某些产品的神秘性结成联盟。
  例如,“苹果”公司的广告并没提到他们的电脑有多好。相反,他们给你一些实例,说明哪类人买他们的电脑。这个想法就是怂恿你说:对,我可不是顽固保守的讨厌鬼。我有品位、有本事,上大学的时候还学过艺术课呢。
  “苹果”电脑真的好于微软公司的电脑吗?根据经验,基于数据、分析、试验以及客观比较,前者真的比后者好吗?
  这无关紧要,因为一个人把自己视为应当拥有某种产品的人以后,才会考虑这些问题。你若把自己看作应当拥有“苹果”电脑的人,或看作应当开混合动力车(hybird)的人,或者看作应当抽“骆驼”牌香烟的人,你就被打上了那个品牌的烙印。一个人一旦被打上了品牌的烙印,他就会为那个品牌辩护,其办法就是对其他同类品牌吹毛求疵,并宣传自己喜爱的品牌的优点。
  一些认知偏见共同导致了这种行为。
  你感到自己拥有的东西优于你没有的东西时,就会出现“捐赠效应”。
  心理学家证明了这一点。他们问一组受试者某个牌子的水瓶值多少钱。受试者们一致认为它约值5美元。接着,研究者把瓶子免费给了其中一人。
  一小时以后,研究者问得到了瓶子的受试者,研究者花多少钱才能买回那个瓶子。受试者往往提出更高的价钱,例如8美元。所有权给物品增加了特殊的情感价值,即使那些物品是免费得来的。
  另一种偏见是“沉没成本谬误”。你花钱买了一件你并不想拥有的东西、又不能退货时,就会出现“沉没成本谬误”。例如,你花很多钱买了一种外卖食品,很难吃,但你还是吃了它,或者你明明知道一部电影很糟糕,却还是看完了它。
  “沉没成本”也会悄悄地影响你。你也许长期订阅了某种刊物,觉得它太贵了,但你并没退订,因为你已经为订阅它花了那么多的钱。百视达公司真的好于奈飞公司吗?TiVo真的好于一般的硬盘录像机(DVR)吗?你若已为订阅刊物花了很多的钱,就很可能不愿换订另一些刊物,因为你觉得你已经向已订阅的刊物投了资。
  这些偏见造成了大量的行为(例如被品牌打上烙印以及“粉丝情结”),也造成了网上的一些争论,其话题是你拥有的东西为什么比另一个人拥有的更好—其实,这是在为以偏见为指导的选择辩解。
  这些偏见常会这样运作:你可以作出选择(例如买什么品牌的新电视机)。你选择之前,往往会比较、对照市场上所有牌子的电视机的质量。你会比较哪一种电视机更好:是“三星”还是“索尼”,是等离子显示器还是液晶显示器,是1080p的还是1080i的—哎呀,真是五花八门!你终于作出了选择,接着你又反思这个决定,让自己相信你的选择是合理的,办法是相信你的电视机是你能买到的所有电视机中最好的。
  在零售业,商家非常了解这种现象。为了防止购买者后悔,商家往往尽量不让顾客见到过多的选择对象。研究表明:你购物时若是只有不多几种选择,事后你就不大会后悔你作出的决定。
  在你作出选择的那一刻,你完全是凭着情感。大脑情感中心受损的人,已经成了只能进行逻辑思考的动物,类似计算机。因此,连买什么牌子的食品这么简单的决定,他们都无法作出。他们站在超市的过道上,思索他们要购买的食品涉及的每一个因素—卡路里、形状、净重—一切因素。他们无法作出选择,因为他们和一切事物之间都不存在情感上的联系。
  为了减轻作出决定后的失望感(即你做了选择后,感到别人做的选择比你的更好),你就尽量使自己相信你的选择是合理的,以降低自我质疑而带来的焦虑。
  这一切都包含着大量的心理学问题,包括联想、情感、自我形象的细节,以及对自己拥有之物的偏见。
  因此,下一次你准备找出一百个理由,去解释你的手机、电视机或汽车为什么好于别人的,你要三思而行。这是因为,你这么做改变不了别人的思想—你只是在为自己辩解。
  26.邓巴数字
  误解:你头脑里有个旋转式名片架,其中有你认识的每一个人的名字和面孔。
  事实:你只能和大约150个人建立和保持关系。
  试想一只装满水的杯子。你试着往杯子里加一滴水,它就会溢出一滴水。你试着把一杯子水倒进去,它就会溢出一杯子的水。这叫作“零和系统”(zero-sumsystem)。要想给它增加任何东西,你都必须去掉其中同量的东西。
  你头脑里姓名、面孔和各种关系的储存库,即你用来随时记录朋友、敌人和潜在助手的储存库—这个储存库也是个零和系统。其理由其实并不一定关系到你有多少保存信息的空间,而关系到你有多少可以随时使用的精力,去维持你在社交中的位置。
  在其他灵长类动物身上,维持社会关系的行为是清洁体表(grooming)—彼此挑出身上的小虫子。参加观看《广告狂人》的聚会时,你不必一边看电视,一边拨弄你朋友的头发,去找小虫子。但是,聚在一起无论为了什么理由,都仍然属于清洁体表的行为。为了保持联系,你跟别人见面,说服别人同意你的计划,用电话跟别人交谈。拜访朋友时,跟他们聊些废话。人类的这些行为相当于彼此挑出后背上的小虫子。你虽然跟其他人离得越来越远,技术的发展却使你仍能跟你喜欢的人保持联系,使你清洁体表的行为依然如故。其实,你内心群居性的运作总是要适应时代的规范。现代生活中,人际关系不再被地理距离分开。你可以跟任何一个活人建立关系,经过六种不同程度的分离阶段,再跟另一个人建立联系。现代人类都深深地互相联系。
  但是,你却无法跟所有那些人都保持实际交往和联络—你其实没那么聪明。事实是:在人群中,你的能力其实只能与大约150个人建立和保持关系。更准确地说,这个数字在150—230之间。大城市里充满了其他的人,因特网社交网络中有好几百人在更新身份,大公司及其分支遍布全世界—你的大脑没有能力把握这些实例中众多的人际联系。所有那些个性、怪僻,你与其中每个人交往的历史,汇合成了一份庞大的社交信息档案,必须不断地加以维护。心理学已向我们表明:大脑不像硬盘,因此,社会关系过多造成的问题并不来自空间的因素。与这个问题关系更密切的,是你人际关系的心理容量的实际限度。
  为何这么说?
  灵长类的大脑新皮层属于主管与他人交际的那部分大脑。我们无法确定究竟是什么力量决定了这部分大脑的大小,但就每一只灵长类动物而言,其大脑皮层的大小与一般社会群体的大小相关。猿类生活在小群体里;人类生活在大群体里。最先提出“邓巴数字”这个概念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Dunbar)认为:一般群体的大小,与其成员彼此“清洁体表”的效率直接相关。邓巴说,灵长类大脑皮层的大小能预示这个效率。按照邓巴的说法,群体越大,每个成员用于维持社会聚合的时间就越多。人人都必须彼此做些“清洁体表”的事情,随时保持与朋友的关系,保持与拥有牛肉者的关系,并使交往者的地位与自己相配。每个新成员的复杂程度,会随着“清洁体表”活动的多寡增减。你认识的某个人若是搬走了,你跟那个人之间的“清洁体表”活动会越来越少,最终达到了你们每年只做一次的底线,或者好几年失去联系。朋友一旦逃离了你的直接接触,你要继续跟他联系,就必须付出多得多的努力。这种努力占用了你跟其他朋友交往的时间。在造就你大脑的这个世界里,其他活动也会占用你跟其他朋友交往的时间—例如打猎、采集和搭建窝棚。你能花费的时间和努力都有最大值—这是个“零和系统”。
  效率能预示群体的大小,因此,你比猿类和猴子多一种优势,它体现为语言。邓巴说,用语言彼此“清洁体表”,比挑出彼此身上的虱子和跳蚤更有效。你的大脑皮层能使你承担的努力的预设量,决定了群体的大小。给群体增添成员,就会破坏群体的聚合。失衡的群体会失败。平衡的群体会成功。
  这个上限造就了全部历史上的人类组合方式。
  毫无疑问,所有研究部落、群居体和村落的科学都认为:古代群体的人数通常至多在150左右。这个数量是大致的上限,是你能信任的、被看作对你有益的人数,是你能叫来与之交谈的人数。邓巴说,你交往的人一旦超过了150个,这个群体就不得不把42%左右的时间花在维持成员之间的关系上。一个群体要发展到这个规模,必须承受大量的环境压力。人们一旦开始提出维持较大群体的办法,例如建立军队、城市和国家,就会进一步分割较大的群体。“邓巴数字”解释了大型群体为什么要由更容易管理的较小群体构成,它们就是连、排、班—或者是各种分支、分部、部门和委员会。没有层级制、等级、职位和分工,任何150人以上的人类机构都无法有效运作。
  在野生状态下,使150人的群体共同合作、实现共同目标,这需要大量的工作。在现代生活中,做到这一点需要依靠各种社会机构。正如马尔科姆·格莱威尔在其著作《倾覆点》里指出的,一个公司的人员若超过了150,其效率就会陡然下降,直到公司把其边远的实体分成更小的群体。在一小群人当中,你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功能—以这种方式,一小群人中的各个成员互相联系,只有几个人负责与其他小群体之间的联络。
  “邓巴数字”并非固定不变。它可以增减,取决于环境和你能用到的工具。你的朋友的数量很可能大大少于150,不过,当你有理由去联系比你自然交往的人(例如在你的工作单位或者学校)更多的人,150就是让你的大脑皮层开始叫苦的临界点。利用较好的工具—例如电话、“脸谱”网站、电子邮件、《魔兽世界》指南等等—你能使维持人际关系的效率稍有提高,因此你可以增加交往的人数,但不会增加太多。邓巴最新近的研究表明:“脸谱”网站上的一些社交高手有1000多个朋友,而其中经常与之通讯者仍然是150个左右;那150个人里,频繁与之通讯的人不超过20个。
  社交网络革新了机构的运作方式,革新了人们的交际方式,但是,对你寄托真正友谊的核心社会群体,社交网络很可能最终没有多少影响。在“脸谱”、“推特”和以后将出现的任何社交网站上,你可以跟大量的人维持松散的联系,这很像你在一家大型公司里的情形。但是,维持稳定的关系却需要经常的“清洁体表”活动。一些人把“脸谱”网站上的朋友人数看作衡量自己社会地位的标准,这是在愚弄自己。你可以跟几百个熟人、几千个兴趣相同者一起观看“晕厥的山羊”视频,但是,你却只能把秘密告诉给少数几个真正信任的朋友。
  29.聚光灯效应
  误解:置身其他人当中时,你觉得似乎人人都在注意你外表和行为的每一个方面。
  事实:人们几乎不会注意你,除非你促使人们这么做。
  你在宴会上弄洒了饮料。你衬衫上有一处芥末的痕迹。你必须演出的那天,你的前额被弄破了。啊,不行。人们会怎么想?很有可能,人们什么都不会想。大多数人根本就注意不到,就是注意到了,也很可能不当回事,几秒钟之后就会原谅你的不完美表现和失礼。
  你减掉了一些体重,买了条新裤子,神气活现地出了门,期望得到某种认可。你也许理了个新发型,也许买了块新手表。你照镜子的时间比往常多了15分钟,希望人人都知道你的变化。你花了那么多时间思考自己的身体、思想和行为,便开始认为其他人也一定注意到了你。研究表明:其他人并没注意你,至少不像你自己那么注意。
  处在人群当中,或在公共场合里,你会以为自己行为的每一个细微差别都在每个人的监视之下。你若必须登上舞台,或第一次跟某个人约会,这种效应会更加恶化。你不得以成了你那个宇宙的中心,发现很难测量其他人对你的关注程度,因为你一直在注意你自己。你若开始想象自己置身观众当中,就会相信自己的每一个小错都被放大了。你跟众人打交道时并不那么聪明,因为你的“自我中心意识”太强。幸好,其他每个人也都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也都深信自己处在众目睽睽之下。
  1996年,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托马斯·季洛维奇(ThomasGilovich,1954年生)研究了这种“聚光灯效应”(spotlighteffect)。他考察了人们认为自己的行动在他人眼里的关注度。他让大学生穿上印有巴里·马尼罗头像的T恤衫,然后敲开一间教室的门,另一些受试者正在其中填写问卷。你上课或上班迟到了,或者进入了拥挤的剧场或俱乐部,会觉得每个人的目光都在你身上,盯着你、审视你。这些学生必须脱掉平时穿的外衣,露出印着巴里·马尼罗大幅头像返照世界的衬衫,于是季洛维奇假定:学生们不得不走进教室时,会感到一种特别强烈的“聚光灯效应”。每个学生都是如此,接着都走到研究者身旁,跟他交谈片刻。然后,研究者拉过一把椅子,让窘迫的受试者坐上去,但受试者这么做时,研究者又让他(或她)站起来,到教室外面谈自己的感受。研究者让受试者判断有多少人注意到了他们的衬衫。穿着那种令人难堪的衬衫的受试者估计:教室里一半的人看见了它,注意到了它多么难看。研究者又让教室里的人描述受试者,约有25%的人想起自己看到了马尼罗。在一项考察注意力的实验里,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注意到了那件衣服,人数不到一半。季洛维奇重复了这项实验,但这一次允许学生们选择“很酷”的衬衫,上面印着杰里·赛菲尔德、鲍勃·马利或小马丁·路德·金的头像。这一次,必须作出评估的受试者跟上一次的相同。受试者认为,班上一半的人看见了他们令人心生敬畏的衬衫。其实,只有不到10%的人注意到了那些衬衫。这表明:针对你自己的正面或负面形象,“聚光灯效应”都很强烈;但在现实中,你若试着“扮酷”,人们却远远不会那么关注它。在纽约市拥挤的大街上,季洛维奇重复了这项实验,尽管人们感到仿佛有一支强大的聚光灯当头照着自己,灯光照亮了自己所在的世界一隅,其他人都在盯着他们,但其实,大多数人根本没注意他们。
  “聚光灯效应”使你以为:你在城里开着价格昂贵的新车时,每个人都在注意你。他们并没如此。你还记得你上次见到一流好车时,开车人究竟是谁吗?你还记得上次见到一流好车是什么时候吗?这种感觉还会延伸到其他一些情况。例如,你若正在玩“摇滚乐队”游戏,或者正在唱卡拉OK,或者正在作出你以为正被别人注意和监视的任何行动,你往往会相信:你的表现的全部细节都在被人们审视评判。并非如此。
  你想用自嘲缓解自己受到的这种打击,但其实它并没什么。2001年,季洛维奇让受试者玩一款竞争性的视频游戏,并说出同组的成员及对手对他们表现的评价。他发现,人们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表现上,却几乎不会注意别的人。在游戏中,他们觉得其他人都在注意各自在游戏中的表现。
  研究表明:人们以为别人都会牢记他们在交谈中说的话,但其他人并没如此。你发言时出了小错,便以为人人都注意到了,但其他人并没如此。算啦,除非你用过分的道歉话引起了别人的注意,别人根本不会注意到你说话时的小错。
  下一次你额头上长了小丘疹,或者买了一双新鞋,或者在“推特”网站上大谈你过得多么心烦,别再期望任何人会关注你。你其实没那么聪明,没那么特别。
  ……
展开
目录
译序
前言:你
误解:你是有理性、有逻辑思维的动物,能看清世界的真相。
事实:你也像我们其他人一样受到了迷惑,但这不要紧,这能使你清醒。

1. 预置
误解:你知道你会受影响,知道你的行为怎样受到影响。
事实:有些你意识不到的意念,形成于你的无意识思维中,一直影响着你。

2. 虚构症
误解:你知道你对自己说谎。
事实:你往往忽视自己的动机,编造虚假的故事,不自觉地解释你的决定、情感和历史。

3. 确认性偏见
误解:你的观点来自你多年理性、客观的思考。
事实:你的观点来自你多年对某些信息的关注,那些信息证实了你相信的东西;你忽视了另一些信息,它们挑战了你预想的观念。

4. 后知之明偏见
误解:你学会了新东西之后,会想到你从前的无知或错误。
事实:你经常回想刚学会的东西,以为你早就知道它们,或者以为你始终相信它们。

5. 德克萨斯神枪手谬误
误解:判断因果时,你会考虑到偶然性。
事实:当结果显得有意义,或当你想让偶然事件的原因有意义,你往往会忽视偶然性。

6. 拖延
误解:你拖延是因为你懒惰、不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时间。
事实:拖延来自面对冲动时的软弱和不能有效地思考。

7. 常态偏见
误解:灾难来临时,你会产生“斗争还是逃跑”的直觉并感到惊慌。
事实:面对危机,你常常变得异常平静,伪称一切正常。

8. 内省
误解:你知道你为什么喜欢某些事物,也知道你为什么会产生某些感情。
事实:你并不知道某些情感状态的来源,你不得不解释它们时,完全可能编造出一些理由。

可用性捷思
误解:随着大众媒体的出现,你根据来自一些事例采集的统计数字和事实,去了解世界。
事实:你只要能找出一个平凡的事例,就远远不大可能相信它是平凡的;你远远不大可能相信你从没见过或听过的事物。

10. 旁观者效应
误解:有人受了伤害时,人们马上会去帮助他。
事实:看见一个人处于危难的人越多,就越不可能有人站出来帮助他。

邓宁·克鲁格效应
误解:你能预知自己在任何情况下的表现有多么好。
事实:估计你的能力和复杂任务的难度时,你往往做得很差。

幻想性错觉
误解:一些巧合太神奇了,它们一定具有意义。
事实:巧合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哪怕是看似神奇的巧合。赋予巧合的意义无不来自你的头脑。

品牌忠诚
误解:你喜欢你拥有的东西,不喜欢你没有的东西,因为你买东西时做了理性的选择。
事实:你喜欢你拥有的东西,因为你为了保护你的自我感,你认为自己以前的选择很合理。

14. 权威的意见
误解:你更重视的是信息的真实性,而不是传达信息的人。
事实: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资历,会大大影响你对此人传达的信息准确性的判断。

15. 源于无知的论证
误解:你无法解释某个事物时,就只解释你能证明的事物。
事实:你说不清某个事物时,往往更容易相信奇怪的解释。

16. 稻草人谬误
误解:你辩论时,会力求尊重事实。
事实:在任何辩论中,怒气都会诱使你重构对手的观点。

17. 针对个人的谬误
误解:你若无法相信某个人,就不该相信那个人说的话。
事实:应当分开判断一个人的话和说话的理由。

18. 公正世界谬误
误解:人生博弈的失败者,一定干过某种咎由自取的事。
事实:好运的受益者往往根本没做过能带来好运的事,坏人干了坏事往往能逃脱惩罚。

19. 公物博弈
误解:我们能创造一种无规则的制度,其中人人都为社会的利益作出贡献,人人都受益,人人都快乐幸福。
事实:没有某种形式的规则,懒汉和骗子就会摧毁各种经济制度,因为人人都不愿被看作傻瓜。

最后通牒游戏
误解:你会根据逻辑,选择接受还是拒绝一个提议。
事实:做交易时,你会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作出决定。

21. 主观确认
误解:你怀疑一切概括性的陈述。
事实:你常常相信含义模糊的陈述和预测是真的,它们若是正面的陈述并跟你个人有关,你尤其会如此。

22. 派系教化
误解:你非常聪明,不会加入派系。
事实:使派系日益增多的,正是你这样的人。

23. 集体审议
误解:一群人一起讨论办法,更容易解决难题。
事实:达成一致意见、避免对抗的愿望,阻碍了进步。

24.  超常释放者
误解:跟仿真娃娃做爱的男人都很荒唐,嫁给八旬老翁的女人都是傍大款。
事实:仿真娃娃和有钱的甜老爹都是超常释放者。

25.  情感捷思
误解:计算风险与收益时,你总是选择最大化的收益和最小化的损失。
事实:你让情感告诉你某个事物的好坏,大大高估了收益,并往往固守你的第一印象。

26.  邓巴数字
误解:你头脑里有个旋转式名片架,其中有你认识的每一个人的名字和面孔。
事实:你只能和大约150个人建立和保持关系。

27.  售出
误解:大公司和广告宣传维持了消费主义和资本主义。
事实:消费者为了地位而进行的竞争,驱动了消费主义和资本主义。

28. 自私偏见
误解:你根据你过去的成败评价自己。
事实:你为自己的错误开脱,把自己看作比实际的你更成功、更聪明、更有才能。

29. 聚光灯效应
误解:置身其他人当中时,你觉得似乎人人都在注意你外表和行为的每一个方面。
事实:人们几乎不会注意你,除非你促使人们这么做。

30. 第三人效应
误解:你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决定基于经验和事实,而不赞成你的人,是因为受了你不信任的消息来源的谎言和宣传的欺骗。
事实:人人都认为自己不赞成的人全都容易受骗,都认为自己远比实际上更不易被说服。

31. 宣泄
误解:发泄你的愤怒,是减轻压力、避免对家人和朋友发火的有效办法。
事实:时间一长,发泄会增加行为的攻击性。

32. 误传效应
误解:记忆能像录像带那样回放。
事实:无论当前能获得什么信息,它们每次都会刷新记忆,这使记忆极易受到当前的渗透影响。

33. 服从
误解:你个性很强,不会服从,除非强迫你。
事实:几乎不必依靠别的,单单权威或社会压力就能让你服从,因为服从是一种生存本能。

34. 消退爆发
误解:你若放弃了某种坏习惯,它就会渐渐减少,最终从你生活里消失。
事实:无论何时,当你决定不再做某件事情,你的大脑都会作出最后的努力,使你故态复萌。

35. 集体偷懒
误解:和别人一起完成任务时,你会比别人更努力,并由此变得更熟练。
事实:一旦成为一群人中的一员,你的努力往往少于你单独工作的时候,因为你知道你的工作会跟别人的工作掺在一起。

36. 透明错觉
误解:你情绪高涨时,人们会注意到你,能知道你的思想和感情。
事实:别人看不到你的主观感受,你过高估计了传达自己内心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37. 习得性无能
误解:身处逆境时,你会千方百计地摆脱它。
事实:当你感到自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就会放弃努力,无论什么处境都会接受。

38. 具身认知
误解:你对人对事的看法,来自你的客观评价。
事实:你把自己的物质世界翻译成了单词,并且相信那些单词。

39. 锚定效应
误解:作出决定或判断价值以前,你会理性地分析一切因素。
事实:你的最初知觉会长久地留在你头脑中,影响后来的知觉和决定。

40. 注意
误解:你看见了眼前发生的一切,吸取了全部信息,就像照相机那样。
事实:你只能得到你眼睛获取的全部信息中一小部分;能用有意识头脑处理和记住的信息更少。

41. 自我障碍
误解:无论做什么,你都全力以赴,争取成功。
事实:为了保护你的自我,你常常事先为你的失败编造出一些借口。

42. 自证预言
误解:预测你的未来,就是受制于你无法控制的力量。
事实:只要相信事件将来会发生,它又需要借助人的行为才会发生,就能使它发生。

43. 瞬间
误解:你有一个自我,只要满足于你的生活,你就会快乐。
事实:你有多个自我,只有满足了所有那些自我,你才会快乐。

44.一致性偏见
误解:你知道自己的观点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事实:除非你一直在你的前进道路上做下标记,否则你就认为:你一贯怎么看事物,现在也怎么看事物。

45.代表性捷思
误解:了解一个人的历史,有助于判断他是什么样的人。
事实:你往往根据一个人能表现出多少设想中的性格类型,直接得出结论。

46.预期
误解:葡萄酒是一种复杂的万能药,充满了微妙的滋味,只有专家才能真正地分辨出那些滋味,有经验的品酒者不会上当。
事实:只要改变了品酒专家和消费者的预期,就能使他们上当。

47.控制的错觉
误解:你知道自己控制环境的能力。
事实:你时常相信自己能控制事情的结果,那些事情或是毫无规律,或是复杂得无法预料。

48.基本归因错误
误解:别人的行为反映了他们的个性。
事实:别人的行为更多是环境使然,而不是其秉性造成的。
鸣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