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成、元吉之故,数进忠款,太宗以为至诚,前后赏赐以万计。”他也做过一些有利于李世民一方的工作,如对杜淹的问题上。据《旧唐书·杜如晦传附淹传》载:“及洛阳平,初不得调,淹将委质于隐太子。时封德彝典选,以告房玄龄,恐隐太子得之,长其奸计,于是遽启太宗,引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而伦潜持两端,阴附建成。”②直到贞观时期,他死后数年,太宗才知其事,可见武德时期在公开场合他是支持李世民的,否则决不至于死后李世民才了解其为人。尽管如此,还是将列入中间派为宜。杨恭仁为中间派人物,已见前述。对于裴矩也要做一些分析。此人在玄武门之变中,当双方战斗激烈时,出面晓谕,“官兵乃散’’,③似乎倾向李世民,然通观其以前的态度,未见支持任何一方的言行,此时出面很大程度是因建成、元吉已死,大势已定,出于投机目的而作出的姿态,因此仍列人中间派。第三,敌对派人物,主要指裴寂、李元吉。秦王府集团的重要人物刘文静的被杀,实因裴寂而起,引起李世民对他的不满,裴寂当然也不会支持李世民集团。尽管史籍中未见裴寂公然对李世民采取敌对态度的记载,从玄武门之变、高祖召他和萧瑀、陈叔达商议对策,其对立秦王为太子未置一词的态度看,他对这场政变是持反对的态度的,而且当时是在刀枪相逼迫的情况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李世民集团在唐王朝中枢决策机构中的优势地位。况且他本人又是尚书令,位高权重。在唐初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尚书令为正二品,侍中、中书令皆为正三品,尚书省的副职左右仆射为从二品,也比他们高一阶。侍中、中书令仅与尚书省下属的六部尚书品秩相等(都是正三品),其朝参之班位亦在令仆之后,造成了三省之间实际地位的不平等。在唐初政事堂的人员构成上也可看出尚书省的尊崇地位。当时尚书令、左右仆射、侍中、中书令各二人组成政事堂会议,而尚书省就有三人参加,比其他两省的任何一省都多,且品秩又高,加上从武德八年起李世民又任中书令,从而控制了中书省,加之本人身份特殊,威望很高,使得政事堂会议名为集体议事,实则为李世民所左右。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