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态文明与生态自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3605630
  • 作      者:
    解振华,冯之浚主编
  • 出 版 社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理性选择。以中共十八大为标志,我国已迎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与生态自觉》着眼哲学思想和核心理论的建构,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的整体高度,收录了多个领域权威专家和实际政策制定者的研究成果,有学者思想理论的研究,有行政领导的实践思考,有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还有鲜活的路径设计和实践案例。《生态文明与生态自觉》具体包括生态文明新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科学生态观、范式转型、实践创新五个版块40余篇文章,从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和跨领域、跨学科的多元视角,就建构生态思想、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对推动新经济发展范式的确立,寻求社会建设更具活力、更富特色魅力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与此同时,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潮和运动也悄然兴起。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斯分别于1972年和1976年发表了《自然的控制》和《满足的极限》著作,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建立在“控制自然”观念基础上的科学技术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消费现象,提出要建立“易于生存的社会”来解决生态危机。此后,相继出现了双重危机论、政治生态学理论、经济重建理论、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系统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尽管生态马克思主义内部观点不尽一致,但他们都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揭示生态危机的根源,为人类摆脱生态困境寻找出路。他们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的根源,批判技术理性和异化消费,理想是建立一个人类自由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在绿色生态思潮的推动下,生态运动也在西方政治和社会文化领域兴起。1972年5月,新西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绿党——价值党。1980年,德国成立了有明确政治纲领的绿党,明确提出生态社会主义的口号。此后,绿党在工业化国家不断发展壮大,曾在西方近20个国家的议会中拥有议席,一些绿党还取得过执政地位。20世纪90年代的生态社会主义明确提出了“红色绿党”的新概念,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等主张,形成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和政治纲领。
  在我国,农业经济学家叶谦吉于1987年最早使用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他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界定生态文明。之后,理论界开始广泛研究生态文明,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后,生态文明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热门课题。这些研究主要关注在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生态文明概念与内涵的研究。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是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新阶段;有的认为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有的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有的认为生态文明是改善人民生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等等。
  二是关于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研究。许多学者从儒释道和佛教中探究生态文明的文化渊源,认为儒释道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尊重自然、兼爱万物,以及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等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对于建设当代生态文化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展开
目录
序言 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篇  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和生态自觉
以创新驱动经济社会的转型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与计量模型
生态文明是永续发展的文明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战略意义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第二篇 人与自然关系
生态文明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提升生态自觉,建设生态文明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与提升生命力的第四次技术革命
建设生态文化的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探索
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

第三篇 科学生态观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
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低碳发展之路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碳汇理论与绿色发展
人类发展观念的伟大觉醒
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时代的教育理念

第四篇 范式转型
科学产能,清洁利用
建设能源生态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的再制造产业及其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低碳试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资源节约战略
我国能源实现低碳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资源产出率是“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指挥棒
生态文明与绿色经济商业模式变革

第五篇 实践创新
推进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设想
完善国家环境保护管理体制顶层设计
中国发展3.0:生态文明下的绿色发展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问题
完善制度建设,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探索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探索中国低碳城市立法
中国绿色发展下的产业升级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实施环境修复,促进生态文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