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司隶、豫、兖、青、徐诸州学术繁荣,但荆州只接收到一部分。论学术成就和影响程度,影响范围较大的学人多留在北方;其他诸州亦有不少知名学人。
论汉末经学,自以青州北海郡郑玄影响最大。据《后汉书》本传,他人太学师事京兆第五元先,“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再入关学于扶风马融,遍治群经,“括囊大典,网罗众家”。汉末大乱郑玄辗转多地,仍留北方,最后还乡,建安五年(200)六月去世。其学生乐安孙炎,人称“东州大儒”①。
北海邴原,学术上与郑玄并称于世。《三国志》卷十一《邴原传》注引《原别传》:
八九年间……单步负笈,苦身持力,至陈留则师韩
子助,颍川则宗陈仲弓,汝南则交范孟博,涿郡则亲卢
子干。……自反国土,原于是讲述礼乐,吟咏诗书,徒
数百,服道数十。时郑玄博学洽闻,注解典籍,故儒雅
之士集焉。原亦自以高远清白,颐志澹泊,口无择言,身
无择行,故英伟之士向焉。是时海内清议,云青州有
邴、郑之学。本传记载邴原为五官将长史,曹操征吴时去世,曹丕建安十六年(211)始为五官中郎将,则此言曹操征吴则当在建安十七年(212)或以后。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