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庄子的“古典新义”与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6806710
  • 作      者:
    佀同壮著
  • 出 版 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古典美学资源在现代文化中依然具有积极的组建功能,因此,发掘古典美学资源的现代价值,彰显其现代意义,无疑是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趋向,《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现代价值研究丛书:庄子的“古典新义”与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即是通过实证研究与阐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庄子这一古典美学资源参与与中国美学现代建构的方式和途径,进而呈现庄子之于中国现代美学的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三)第三阶段:1979年以来
  大陆与港台及海外华人学界在经过了三十余年的分离之后终又走向了合流,但这种“合流”只是就庄子美学思想研究的深度、广度及自由度而言的,而并非研究方法与视域的全方位重合。事实上,由于政治形态、研究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大陆与港台及海外华人学界仍保持了各自一定的特色。
  大陆的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庄子美学思想研究的勃发期,压抑了许久的学术热情于此间找到了突破口,加之西学汇入与激发,于是一发而不可收。考量这一阶段,则又可分为三个时期: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这是“拨乱反正”期,通过论辩,基本上能够辩证地看待庄子及其学说,而不是简单地冠以“唯心主义”、“虚无主义”的定评了事。这种学术现状自然为庄子美学思想的研究开了绿灯,施昌东的《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中华书局1979年版)和张少康的《先秦诸子的文艺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可为代表。
  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
  这十余年的庄子美学思想研究有几个标志性事件,其一是美学热对庄子美学研究的促发。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升温的美学热于80年代中期达到了高潮,产生了李泽厚、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与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两个重要成果,二著都有相当的篇幅论述庄子。其他一些单篇论文如樊公裁的《庄子的美学思想》(《哲学研究》1981年第9期)、陈约之的《庄子谈艺言美》(《文学评论》1982年第1期)、张文勋的《老庄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8辑)、吴调公的《庄子美学思想平议》(《人文杂志》1984年第3期)等也能体现这一热度。其二是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1987年在大陆的刊行。徐复观对庄子美学的理解在当时的大陆学坛颇有开风气之先的作用,广受大陆学者欢迎,时至今日,其影响越来越显著。
    ……
展开
目录
总序
前言:庄子美学的百年历程
第一章 庄子与中国现代美学的开启者——王国维
第一节 王国维与庄子的渊源
第二节 庄子与王国维的“境界”之“真”
第三节 王国维画论与庄子艺术精神

第二章 庄子与鲁迅的现实主义美学
第一节 顺逆之间的文化接力:关于“鲁迅与庄子”的研究
第二节 “无用之用”与鲁迅的“纯文学”观
第三节 庄子与鲁迅“心”的文艺观

第三章 庄子与郭沫若的浪漫主义美学
第一节 新时期关于“郭沫若与庄子”文艺关系的研究
第二节 郭沫若对庄子美学的新开拓
第三节 “自然流露”与郭沫若的情绪诗学

第四章 庄子与中国现代美学双璧——朱光潜、宗白华
第一节 “移花接木”——庄子与朱光潜美学
第二节 庄子与诗性美学家宗白华

第五章 庄子与中国美学史书写
第一节 中国美学与中国美学史
第二节 庄子在中国美学史中的地位
第三节 庄子美学的几个重要问题

第六章 庄子参与现代美学建设的海外视野例谈
——叶维廉比较诗学美学中的庄子情结
第一节 多元文化时代对庄子的新洞见
第二节 “真实世界”审美视境的探寻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下的“同异全识”

第七章 庄子与当代审美文化
第一节 “当代审美文化”辨正
第二节 作为当代审美文化景观的《庄子》现象
第三节 《庄子》当代审美意义的生成
余论
附录 庄子大众读物索引(2007——2012)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