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天人秩序视野下的晚明儒学重建:黄道周思想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35341
  • 作      者:
    杨肇中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杨肇中,原名杨毓团,男,1977年生,江西南昌人,201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思想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福州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思想史博士后。迄今在CSSCI等核一心期刊发表学术沦文20余篇;编著修身养性系列丛书1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厅级课题多项。近年来,主要从事明清、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以及中外政治思想史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黄石斋先生道周乃晚明一代大儒,其学贯天人,极博穷微,经史百家,无不随问阐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天人秩序视野下的晚明儒学重建:黄道周思想研究》系全面系统地研究黄道周儒学思想的学术专著,但是“漳海(石斋)之学如武库无所不备”,相信值得进一步深入发掘的空间还很大。
展开
精彩书摘
  三“以孝作忠,其忠不穷”——对晚明宗法政治伦理之反思<br>  黄道周在政治伦理问题上,主张“孝”、“忠”合一。“因严教敬”,②严父子之伦,即明君臣之义。以“孝”作“忠”,由“孝”显“忠”。他认为,“孝之与忠,一也。……此治以王者也”。③他在《孝经集传·事君章》中,详细阐述了“以孝作忠”的思路:<br>  士君子既以忠、顺白著,则亦恂恂粥粥,使上下称恭谨足矣。而又曰:尽忠补过,将顺匡救,何也?日:恶夫爱其君之不若爱其父,敬其君之不若敬其父者也。……其父有过而犹且谏之,谏之不听而号泣以随之。至于君,则曰:非独吾君也,是爱敬其君,不若其父之至也。……至于君而独不然者,宁使君取咎于天下万世,不欲当吾身失其禄位,则是以身之禄位重于君之社稷也。……以尽忠匡救而谓之不忠,则君臣上下亦泮乎。……忠、孝之义并与,曰:何为其然也?忠者,孝之推也。……孝者,天地之经义也……以孝事君则忠……故忠者,孝中之务也。以孝作忠,其忠不穷。④<br>  黄道周颇为注重对政治伦理的反思,以“孝道”来陈说君臣伦理的应然状态。其中包括三层意思:<br>  其一,黄道周认为,士君子之“孝”不仅表现为“恂恂粥粥”、“上下称恭谨”的“忠”与“顺”,而且,应当突出“尽忠补过,将顺匡救”的品性。<br>  其二,黄道周认为,“尽忠补过,将顺匡救”对于事“父”来说易于做到,如“其父有过而犹且谏之,谏之不听而号泣以随之”,但是,以之事君则不然,原因在于“非独吾君,爱敬其君,不若其父之至”,故此,宁可使君主取咎于天下万世,也不愿冒失去禄位的风险。更有甚者,反而“以尽忠匡救而谓之不忠”。在他看来,这是导致君臣上下离心离德,国家社稷分崩离析的肇因。<br>  其三,基于上述认知,黄道周强调“孝”、“忠”合一的重要性,“忠者,孝之推也”。如前所述,“孝”是儒家礼乐教化的根本,其因至善本体之“性”而成,由此可推,“孝”获得一种与至善之“性”相为表里的基础性地位。因此,在经验世界层面上,“忠”原本于“孝”。对于君臣政治伦理来讲,“忠者,孝中之务”。“孝”在其中仍是至为有效的思想资源。总之,“以孝作忠,其忠不穷”。<br>  ……
展开
目录
前言<br>第一章&nbsp;导论<br>第一节&nbsp;研究缘起与问题意识<br>第二节&nbsp;学术史回顾<br>第三节&nbsp;研究意义与方法<br><br>第二章&nbsp;晚明社会文化与学术思潮<br>第一节&nbsp;晚明政治与社会概述<br>第二节&nbsp;批判思潮的多元涌现<br>第三节&nbsp;闽南地域文化与学风<br><br>第三章&nbsp;黄道周日常生活世界及其思想演进<br>第一节&nbsp;少年异禀与放浪不羁的文士之风<br>第二节&nbsp;青年才俊与学术批判的锋芒<br>第三节&nbsp;“道尊于势”与儒者的铮铮风骨<br>第四节&nbsp;礼学经世与“不可为而为之”的外王实践<br>小结一个儒者的问题意识及学术理路的追寻<br><br>第四章&nbsp;“弥纶天地,统括天人”<br>——黄道周易学与阴阳五行思想<br>第一节&nbsp;易学源流以及黄道周的问题意识<br>第二节&nbsp;“本于天地,准于日月”<br>——黄道周的易学思想<br>第三节&nbsp;“天人感召,阴骘相协”<br>——黄道周与阴阳五行说<br>小结天学建构的特质<br><br>第五章&nbsp;“凡人学问,处处要从心性中来”<br>——黄道周心性论思想<br>第一节&nbsp;晚明“无善无恶”论以及黄道周的问题意识<br>第二节&nbsp;“阴坠于佛,以显争于禅”<br>——黄道周对宋儒道统论之批判<br>第三节&nbsp;“气有清浊,质有敏钝,自是气质,何关性上事”<br>——黄道周性本论<br>第四节&nbsp;“做圣贤人,不吃便饭”<br>——黄道周工夫论<br>小结人学的内在建构<br><br>第六章&nbsp;“欲达天道,顺人情,则舍孝何以乎”<br>——黄道周礼学思想<br>第一节&nbsp;晚明礼学崛兴以及黄道周的问题意识<br>第二节&nbsp;“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br>——黄道周对“礼”之宇宙本体论阐释<br>第三节&nbsp;“孝为教本,礼所由生”<br>——黄道周对《孝经》的阐释<br>第四节&nbsp;“爱、敬者,礼乐之本,中和之所由立”<br>——黄道周重建儒家礼秩世界的实践路径<br>第五节&nbsp;“君臣之伦通于绝域,朋友之道喻于极贯”<br>——黄道周论“朋友”一伦之于君臣伦理的意义<br>小结人学的外在建构<br><br>第七章&nbsp;“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br>——黄道周史学思想<br>第一节&nbsp;“经以制心,史以制事”<br>——“经史并重,以史证经”的方法论<br>第二节&nbsp;“据实直书”与“天人相与”<br>——史学的价值论<br>第三节&nbsp;“事必有因,机须待触”<br>——史学的经世功能论<br>小结建构天人之学的实学指向<br><br>第八章&nbsp;结语<br>第一节&nbsp;黄道周的批判意识与经世实用之学<br>第二节&nbsp;黄道周的学术影响及其历史地位<br>主要参考文献<br>附录&nbsp;黄道周生平大事年表<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