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历史上当代视野下的中国电影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501236
  • 作      者:
    陈犀禾, 彭吉象主编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本论文集是在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和国际亚洲电影学会(ACSS)2005年联合召开的纪念中国电影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所提交的论文的基础上汇编而成,反映了近年来国际和国内华语电影研究的一些最新成果。主要包括:电影理论的创新视野与历史反思;华语电影的身份表述与文化建构;当代电影的发展走向与理论思考以及早期电影的历史记忆与外来影响四大部分。
展开
内容介绍
    《历史与当代视野下的中国电影》创意源自上海大学与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影”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又汇集了近年来的相关优秀成果。<br>    《历史与当代视野下的中国电影》辟为四编:电影理论的创新视野与历史反思、华语电影的身份表述与文化建构、当代电影的发展走向与理论思考、早期电影的历史记忆与外来影响,对中国电影的理论创新、身份建构、当下走向和历史记忆等问题,进行了一次全球视域下的探索与揭示,视野开阔,内涵丰富,是中国电影研究领域近年少有的全景把握与深度阐述。
展开
目录
中国电影和华语电影(序一)<br>百年中国电影期盼第四个辉煌时期(序二)<br>第一部分  电影理论的创新视野与历史反思<br>百年电影回眸——流逝的时光与电影的晚近风格<br>论西方的中国电影批评<br>关于中国电影史写作走向的思考<br>从“后殖民”批评到新左翼激进文化批判——质疑某种“精英视角”对“第五代”电影的“盘点”<br>《银幕艳史》——女明星作为中国早期电影文化的白话经验的体现<br>百年中国电影研究的现状与难题分析<br>存在主义透镜未完成的任务——《孔雀》同世界电影的内在对话与跨国族对话<br>第二部分  华语电影的身份表述与文化建构<br>全球化·香港性·大中华——香港电影十年回望<br>21世纪汉语电影中的方言和现代性<br>全球化时代的华语电影——参照美国看中国电影的国际市场前景<br>跨国华语电影中的民族性:反抗与主体性<br>重写上海:大陆、香港和台湾电影中的沪语<br>好莱坞电影与华语电影——学术话语背后的权力角逐与文化逻辑<br>第三部分  当代电影的发展走向与理论思考<br>从International到National——论当代中国电影中的父亲形象和文化建构<br>作为类型的政治运动——“十七年”电影中的象征与意识形态关联<br>香港电影产业模式对内地的启示<br>从痞子无赖到上层资产阶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新“中产阶级”显影<br>SMHM:新生代影像传播的文化模式分析<br>历史的犹疑与抉择——贾樟柯小城电影的文化意义<br>第四部分  早期电影的历史记忆与外来影响<br>《春江遗恨》的是是非非与沦陷时期的中国电影<br>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对美国电影的态度<br>“影响的焦虑”:接受、变异与融合——中国电影外来影响源流踪迹的初步考察<br>早期中国电影:主体性与好莱坞影响<br>民国报纸与中国早期电影的历史叙述<br>历史的另一种面貌——从《申报》广告看20世纪40年代中国电影的商业类型建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