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语言维度的意识形态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49012
  • 作      者:
    卢永欣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卢永欣,1978年生,河南沈丘人,2009年在中山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传统,学术兴趣集中于意识形态、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参加国家级社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国内较早发表关于斯拉沃热·齐泽克理论的论文。参与翻译著作1部,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事实,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意识形态研究就成了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文明:语言维度的意识形态分析》力图摆脱传统的“人头式”的或概念史式的研究方式,而以一种原创性研究来建立一套意识形态的纯粹理论。在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启示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文明:语言维度的意识形态分析》旨在从语言维度探析“意识形态何以可能”这一根本问题,并就如何建立良性的意识形态生态样式提供新思考。除从语言的独特视角解决自己的主旨问题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文明:语言维度的意识形态分析》还提出了一些原创性观点,如将“特拉西事件”理解为征兆性的,提出界定社会科学概念的四原则并据此对意识形态进行定义,提出“意识形态是社会矛盾的一种补偿形式”,以结构化理论重新理解意识形态与主体的关系,明确了意识形态要遵照的三原则即功用、协调和直观原则,等等。相信凭借“语言”这一“阿莉阿德尼线”,本书将增进人们对意识形态的本质的理解。
展开
精彩书摘
  对人们来说,“修辞如何可能”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1)为什么修辞可以存在?也就是修辞所凭依的运作机制是什么?(2)人们为什么要采用修辞?也就是修辞能够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我们先解决前一个问题:修辞所凭依的运作机制是什么?实际上,修辞所凭依的运作机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语言自身的机制,另一个是或然论证。
  修辞存在的前提,是人类所积累的语言储备能使人们在具体的语言操作中进行不同的选择。譬如我们可以说:“这个人很胖”“这个人很肥”“最胖的是这个人”或者“这个人胖得像头猪”,等等。说一个人“胖”和“肥”,大致是同一个意思,因为大家听到这样的说法,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这里面也有一定的差别。说人“胖”,如果这人不是一个对“胖”字特别敏感的人(比如一个瘦子),他大概不会反对。但说人“肥”,似乎不妥,因为“肥”常让人想到某类有待宰割的东西,而说一个人“胖得像头猪”,那就大为不妥了。不过作为修辞方式,说人“肥”或“胖得像头猪”是可以的,比如对于一个无关的人或者可以不敬的人,人们就可能采用这种说话方式。修辞的机制,主要在于语言的“同义选择”和“语言偏离”。“修辞操作的原理是语言的偏离。修辞的本质就是对各种不同程度的偏离(含零度偏离)的同义选择。这些不同程度的同义偏离便是可供选择的同义手段。所以修辞手段主要就是同义选择手段,简称同义手段。”①“同义选择”就是对意思相同、效果不同的语词、句式篇章结构等进行选择。“语言偏离”就是指这种选择会导致的不同的语言效果。修辞选择的基础是既相同又相异。相同,就是说修辞要保持言语的意思大致不差;相异,就是说修辞导致的言语的意思要大致有差。同义手段既有意义上大致相同的特征,又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没有相同的特征就说不上同义,没有差异就不可能进行选择。我们刚才举的“胖”和“肥”的例子,就体现了修辞的选择和偏离问题。
  修辞所凭依的另一个运作机制就是或然论证。亚里士多德对修辞的这一机制作了详细说明。和柏拉图贬低修辞不同,亚里士多德肯定了修辞的作用。尤为重要的是,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像柏拉图那样把修辞术和辩证法对立起来,而是强调二者的结合,认为“修辞术实际上是论辩术(即辩证法——引者注)的分支”①。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论证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或然性。在具体的修辞实例中,比如演讲中,就需要充分地展开这种或然论证。亚里士多德说:
  由演说提供的或然式证明分三种。第一种是由演说者的性格造
  成的,第二种是由使听者处于某种心情而造成的,第三种是由演说
  本身有所证明或似乎有所证明而造成的。②
  也就是说,修辞所依据的或然式证明主要有三层内容,一是修辞者的个人品格,二是听者所处的某种心情,三是言说本身的论证方式即修辞论证。在三者中,亚里士多德尤为强调修辞论证并把它称为“或然式证明的躯干”③。修辞论证有两种方式,即例证和三段论证明。
  ……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节 作为重要社会事实的意识形态
第二节 意识形态研究的语言之维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结构

第一章 意识形态与语言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概念
一 意识形态概念的复杂性
二 意识形态概念界定
第二节 语言及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一 语言
二 语言是意识形态的实现方式
小结

第二章 从意义到意识形态
第一节 语言的意义
一 索绪尔的意义理论
二 拉康等人对索绪尔意义观的发展
三 分析哲学的意义理论
第二节 意义的形成和作用
一 意义的形成
二 意义的作用
第三节 意义与意识形态
小结

第三章 利益、权力和修辞
第一节 利益及其普适化
一 利益
二 利益普适化
第二节 权力与话语
一 权力
二 话语
第三节 修辞与意识形态
一 修辞
二 意识形态的修辞机制
小结

第四章 意识形态话语与社会矛盾
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特点
第二节 社会矛盾作为意识形态之缘起地
一 社会矛盾、超越和想象
二 意识形态是社会矛盾的一种补偿形式
第三节 意识形态作为应对社会矛盾之整体话语策略
一 意识形态话语的基本结构
二 意识形态如何作为应对社会矛盾的整体话语策略
小结

第五章 意识形态、主体与语言
第一节 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一 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渊源
二 卢卡奇:历史与自由行动
三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与知识分子
四 从语言视角看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第二节 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一 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渊源
二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主体
三 齐泽克:意识形态幻象
四 从语言视角看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第三节 结构化:对意识形态、主体和语言关系的新思考
一 对历史主义和结构主义意识形态观的反思性批评
二 从结构化理论看意识形态、主体和语言的关系
小结

第六章 语言维度下的意识形态新图景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辩证法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新图景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