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宜园杂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3160808
  • 作      者:
    陈先达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有位诗人说过,哲学是乡愁,是寻找精神家园。哲学的确具有精神家园的作用,这就是哲学对于人具有安身立命的作用,它给人一个精神的安顿之处。
  ——《精神需要安顿》
  
  哲学回归生活,不是蔑视经典、回归平庸。而是既要重视经典,更要重视生活。要善于从平凡的日常劳动和生活中,捕捉为人熟知但不真知的哲学问题。不是把生活作为书本的注脚,而要把书本作为生活的注脚。
  ——《熟知与真知》
展开
作者简介
  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30年12月30日生于江西鄱阳,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并留校任教至今。从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第三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哲学组组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著作收入《陈先达文集》。
展开
内容介绍
  《陈先达哲学随笔丛书:宜园杂论》收入陈先达先生近年的哲学随笔。先生结合对中外文化经典的精心研读,加上八十多年生活经验的积累,融会和凝炼为深邃的哲学智慧。当哲学智慧以生活语言表述时,读起来的感觉是简洁、切身、有共鸣和令人信服。这,就是先生哲学随笔的魅力!
展开
精彩书摘
  人道主义和异化原是两个问题。人道主义问题早于异化问题,无论是古希腊还是中国古代思想家都曾以各种方式表达过人道主义的思想,但并没有出现异化概念。尽管在马克思之前,异化曾经在资产阶级经济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中出现过,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人道主义和异化成为相互关联的问题,是从卢卡奇提出物化问题,特别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版后开始的。在马克思这部著作中,通过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最终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使人道主义和异化相联结,人道主义的实现与消灭异化成为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在西方理论界,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人道主义和异化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1983年也成为中国理论界争论的问题。这个讨论事出有因。“文化大革命”十年,确实有不少违背人道主义原则和无法无天的事。人们需要总结经验,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人道主义和异化成为理论关注的重要问题,完全可以理解。问题是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理论界有些人以抽象人性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责难和控诉,使人道主义和异化这个理论问题在特殊背景下成为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使正常的学术讨论难以展开。
  在那次讨论中,我也写过一点文章,算是一个小小的参与者。现在回想起来,学术问题转变为学术批判,阻碍了理论问题的深入探论。至今,什么是人道主义,什么是异化,人道主义和异化是什么关系,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还是没有讨论清楚,留下很多理论困惑。学术批判代替学术讨论甚为可惜。学术问题应该通过学术讨论,即使是争论,也应该充分展开。这有利于学术的发展。学术问题政治化,反而不利于分清是非,使学术分歧成为永远解不开的理论死结。
  从理论上说,如何看待人道主义确实存在不同历史观的问题。不能认为主张对人道主义采取分析态度的人,就是反人道主义,就是坏人、恶人;凡是主张人道主义的人,不管是何种色彩的人道主义,基督教人道主义也罢,空想人道主义也罢,就是好人、善人。离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内容,只是停留在“人道主义”这个用语上,就难以判断是非曲直。
  就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来说,市民阶级开始兴起,人道主义成为反对封建主义和僧侣贵族的旗帜,当然具有进步性。这种人道主义是以作为“类”的人的名义,以人性的名义为武器,并不妨碍它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的批判。列宁在《我们拒绝什么遗产?》中曾经说过,我们往往极端不正确地、狭隘地、反历史地理解资产者这个词,不区分历史时伐地把它同自私地保护少数人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不应该忘记在18世纪启蒙者即公认的资产阶级的先驱写作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自私的观念;相反他们完全真诚地相信共同的幸福生活,而且真诚地期望共同幸福的生活。
  ……
展开
目录
上篇
文化不能泛化
文化与文明
文化与文化形态
观乎天文与观乎人文
双翼腾飞
搭台与唱戏
人不可无魂 国不可无文
文化承载与传承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文化与传统
多元性与先进性
文化交流中的安全防范
坐下来对话
民族的衰颓与复兴
精神需要安顿
精神家园需要构建
软实力并不软
社会问题分析的文化视角
不要寻找人性的“别针”
人性的深度发掘
再说人性的深度发掘
人道主义问题讨论中的学术与政治
当代西方人道主义的双刃剑作用
头上的天空与心中的道德
人的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
知耻近乎勇
官德与民风
核心价值在社会中的主导作用
不只要赦免火鸡

中篇
哲学难题之谜的破解
哲学发展的历史与理论逻辑
哲学体系与脚手架
哲学的科学性与科学化
没有世界观的哲学可能吗
世界与世界观
科学世界观应该是完整的
改造世界与掠夺世界
人化世界同样具有客观性
东篱无菊 南山难见
哲学智慧与科学原理
哲学智慧与客观规律
中国哲学不能“塌天”
没有私仇但最遭诋毁的马克思
龙种与跳蚤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风格
问题研究与体系构建
学术评价与学风建设
辩证唯物主义不是合题
哲学不会终结
重视经典与本本主义
屠龙与解牛
可深可浅
不要定义式思维
向辩证法要智慧

下篇
实践论·天才论·基因论
认识与前识
不能因情背理
衡量实践标准的标准
熟知与真知
真理·无知·偏见
事实与思辨
艺术中的虚与实
生活·哲学·艺术
造物无言却有情
祸福相依
复杂性·简单性·辩证性
循名求实
事同·理同·心同
实事求是何其难也
重视人生观
成人之学
个人主义者的人生是痛苦的
人生抉择
人是传统与现实的交汇
学会做人
人不应各筑碉堡
相互理解
理想·胸怀·眼界
哲学家眼中的自由
信仰·理性·行动
哲学断想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