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3156641
  • 作      者:
    苟小泉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苟小泉,男,汉族,1968年8月出生,陕西省礼泉县人。2008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经学院,获中国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和哲学理论研究,相继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等多项课题。出版个人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研究》一书基于苟小泉博士在博士后期间所完成的研究课题,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学术成果,现在经过作者的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正式出版,这无疑令人欣慰。
展开
精彩书摘
  具体而言,在“物得以生”、“道生一”、“天生德”等对“德”的来源或生成进行揭示的话语中的“生”,显然不仅仅是具有经验世界中的诞生、生成之义,还同时指向物、人与“天”、“常道”的关系之维。也就是说,人、物不仅在经验世界里被诞生、生成,而且还进一步与“天道”产生共在联系。从根本上看,后者似乎更具有决定性意义。比如,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于人与“可道”世界的有限性存在,决定了在“人”、“地”、“天”与“道”之间,存在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存在次序。在这一次序中,人首先以“地”为“法”,也就是说,经验世界(“地”)对于人具有决定性意义。但很明显,仅仅“人法地”是一种有限性的存在方式,所以,人在“法地”的同时,还要“法天”、“法道”,其整体上呈现为“德”的本体形态。
  老子的“人法地”与孔子的“天生德于予”相比,似乎更加注重人的经验性,但他们二人的思路无疑具有一致的内涵,即在人与经验世界的关系中,人之“德”不仅需要“地”的存在,同时还要“天”、“道”与“地”的共在,其共同指向的是主体、万物之“德”,这也就是庄子“物得以生谓之德”与孔子“天生德于予”内在之义。
  总之.从“如何可能”的维度看,主体之“德”是完全可以、能够在经验世界中存在与实现。而决定主体之“德”的存在或实现的最终原因是由“常道”世界所决定的,即为了解决“可道”世界或经验世界的有限性存在,才最终产生“照之于天”的“常道”与“可道”共同存在的“道德”本体形态。所以从根本上看,“道德”本体或主体之“德”的存在,不仅具有“常道”世界终极的根源性,而且还具有“可道”世界坚实的经验性,其同时决定了对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道德”形态“何以可能”这一个问题的回答。
  以另一个问题即主体之“德”怎样或如何存在为指向,其主要是解决主体之“德”如何呈现或如何实现。由于“德”涉及“两个世界”,由此决定主体之“德”的实现方法和途径具有两重关系或两重维度,即主体与经验存在对象、主体与最终超越经验对象的关系维度。但无论是在哪一重关系或维度上,“德”的实现均有赖于主体的活动,也就是说,“德”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自我,这便蕴含了对中国传统哲学影响极大的“自得”之学的端倪。比如,在儒家的“道德”之学中,将“德”的实现主要归于主体自我,是以孔子开创的儒家哲学自始至终的追求。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的内涵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的一般特征
第三节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与“是论”或“存在论”(Ontology)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设想

第二章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的“两个世界
第一节 “可道”世界与“常道”世界
第二节 “可道”世界的特征
第三节 “常道”世界的特征
第四节 “两个世界”的关系

第三章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的“可道”形态
第一节 “可道”的一般含义
第二节 “可道”的本体论研究对象
第三节 “可道”的本体论特征
第四节 “可道”形态中的有限超越

第四章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的“常道”形态
第一节 “常道”的本体论根源
第二节 “常道”的本体论内涵
第三节 “常道”的本体论规定
第四节 “常道”的本体论意义

第五章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的“道德”形态
第一节 “道德”的内涵和表现
第二节 “道德”的本质
第三节 “道德”的特征
第四节 “道德”的诠释

第六章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的具象表达与象征言说
第一节 具象表达
第二节 象征言说
第三节 语言的意义
第四节 中国传统哲学方法论的特征

第七章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的终极关怀
第一节 终极关怀的“道德”根源
第二节 终极关怀与“道德”自觉.
第三节 终极关怀与“道德”信念
第四节 终极关怀与“圣人”象征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