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毛顺生专心致志于积累资财时,他开始感觉到来自妻、儿的阻力——他们愈来愈看不惯他唯利是图的处事方式。毛顺生为了发财,甚至不顾兄弟之情。他伯父毛恩农,当初分得17亩田,到其子毛菊生,即毛顺生的堂弟手上时,已穷困得不得不打算出卖田地,毛顺生趁机想把堂弟的7亩田捞到手。不料妻、儿却不赞成乘人之危,而主张资助毛菊生,但毛顺生“什么劝说都听不进去”,硬是把毛菊生在桥头湾的7亩田买了进来。
毛菊生把田卖给毛泽东的父亲后,生活更加无着,毛泽东与母亲送去白米、腊肉,或以其他方式接济。
另一些没饭吃人的到上屋场来借米,父亲不在时,毛泽东也与母亲一起堆起升子量。他还常常通过碓屋的窗户从屋背后把大米送给讨饭的人们。
毛泽东的父亲继续“聚财”,这笔财产在那个小村子里已被认为是笔大财了。他的资本增加到了两三千元(银圆),而另外一些人,却连饭都没有吃,毛泽东认为父亲不应当那么刻薄、自私,而应该生出些怜悯之心。毛泽东便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父亲在发家之路上的雄心勃勃。他舍下自己家缺水的田,去帮人家车水;一场大雨降临,他没有跑向自家的晒谷坪,却奔往邻居毛茂生家晒的谷子,结果招来父亲的叱骂,他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家谷多,冲走一点不要紧;他们家就只那一点点,冲走就没饭吃了……”父亲让他去张公桥彭厚锡堂接130块钱回来,在那里,他碰到彭家横屋的一个穷老太婆,他便给了她3块银圆。回到家,父亲左数右数,还是不对数,毛泽东便说:“掉了三块到塘里去了。”父亲说:“你会洗冷水澡!”“我下去摸了,没摸到。”毛泽东心里在想:“你老头子随便就是130块,那穷婆子却一块钱都没有,靠讨饭过活!”父亲将信将疑——因为他的儿子是不撒谎的。等到另一次他让儿子去赶猪,便彻底认清毛泽东不是做生意的料。毛顺生买了一头猪,放了定钱,但没吆回来,过了10多天,他让儿子去赶猪回来。毛泽东到了那家,猪主人唉声叹气:“你爷老子行时,我背时——如今猪价涨了,我白白丢了几块钱……”毛泽东问放了多少定钱,答“5块”,毛泽东说:“你把钱退给我,我不赶猪了。”毛泽东的这些行动是为父亲极不能容忍的,母亲却暗中怂恿和“包庇”他,这一切正合符文氏的善良之心,也合符佛学教义。她给儿子做了两身新衣,不几天,便发现其中一件不见了,一问,原来是毛泽东在路上碰见一个青年,在寒冷的天气里冷得打颤,他便脱下自己的新衣送给那人。母亲知道后,称赞儿子做得对。
毛泽东采取上述种种温和的方法对付父亲,母亲是赞成的,但他母亲主张间接打击的政策。凡是明显的感情流露或者公开反抗“执政党”的企图,她都批评,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随着年龄的增大,毛泽东的不满增加了。毛泽东越来越公开地与父亲对抗起来,这使得他离母亲那种逆来顺受的柔性越来越远——他的天性本有与父亲交叉的地方,这就是刚烈,而通过抗争,他的这种天性愈来愈明显……毛泽东整个少年时代都贯串着与父亲的抗争,由此进而上升到与族长、与封建家族制的抗争。
父亲身上有显明的两重性:他既具有中国下层劳动者一些最优良的品质:勤劳、坚忍、俭朴,他又属于为儒家伦理熏陶、陷入颇深的传统式的中国人,但同时,他感受了商品经济的冲击,变得精明,会打个人算盘;又由于他在军中呆过几年而强悍,勇武,但脾气暴躁,在教育儿子上即表现得过于严厉,近乎专横。
毛泽东对于他的父亲,在少年时代是充满“敌意”的,父子之间不断地论争,而毛泽东本人正是在激烈的论争中锻炼了自己,也形成了一种十分刚烈的性格,然而,父亲的近乎严酷的努力,也给儿子整个一生打上烙印,使毛泽东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父亲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影响,毛泽东性格的形成,不能无视他少年时代所受到的来自父母双亲的交互磨砺!父亲对毛泽东影响之深,以致他出乡关以后还念念不忘。毛泽东最为全面、细致地描绘父亲,是在1936年与斯诺的谈话。关于父亲的生平事迹,研究者主要便是得于此。毛泽东对父亲的描绘给人总的印象是:少年时代,父亲是作为他的对立面的。毛泽东丝毫不隐瞒自己的“不孝”,甚至还对他有胆力反对“老子”而津津乐道,他时常幽默风趣地与人说起少年时代的那些事,这中间也暗藏着某种“沉重”。我们从毛泽东的叙述中,看得出,他对父亲的克勤克俭、精明能干是肯定的,但对父亲的自私、专横是强烈不满的。
毛泽东曾说:“我到了13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同我父亲辩论的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引经据典地来驳他。父亲喜欢责备我不孝和懒惰。我就引用经书上长者必须仁慈的话来回敬。他指责我懒惰,我就反驳说,年纪大的应该比年纪小的多干活,我父亲年纪比我大两倍多,所以应该多干活。我还宣称:等我到他这样年纪的时候,我会比他勤快得多。”1906年秋,毛泽东将近13岁,他转到井湾里读书。井湾里是毛泽东读过的私塾中离家最远的一所,距上屋场有七八里,在韶山冲东北口上,韶河挣脱群山的拥抱,由此跳涧而出。
井湾里私塾是一家郭姓富户的住宅,高墙大院,倚山伴水。附近有一座方圆数百里闻名的佛寺,取“清风如故,溪水钟灵”之意名清溪寺。寺的规模甚大,建于唐,有一千多年历史,由寺门、关圣殿、大雄殿、观音殿四进组成,菩萨众多。
毛泽东穿着一件黑色土布衣服,脑后留着辫子,正月间来到井湾里寄宿读书(至10月离开)。同学有郭子萱、肖吾生、毛承善、周莲波、郭济堂、刘授洪、郭梓才等。他读的“正书”是《春秋》、《左传》等,老师出“破题文章”,毛泽东作得快,总是交头卷;还能帮人代劳。
老师叫毛宇居,是五服之内的堂兄,其父亲毛福生即毛泽东的堂伯父,与毛顺生关系密切。毛宇居派名泽启,字先甲,号宇居(又写作蕊珠),别号守一子,自称韶山小隐人。清光绪七年(1881年)六月生,比毛泽东大13岁。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