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戏剧的钟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8079471
  • 作      者:
    王向阳著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徘徊,如今戏剧的钟摆正从现代一端逐渐摆回传统一端。戏剧界逐步告别了推倒重来的全面创新模式,转而回到了推陈出新的局部创新路径,像金华市婺剧团重排的传统戏《二度梅》,继承传统而不囿于传统,强调创新而不随意创新,获得了第二十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提名奖,真正做到了专家叫好、观众叫座,这是一个戏剧复兴的喜人征兆。
    作为观众,我常徘徊于戏剧艺术殿堂的门外,既未登堂,更未入室,有时通过门缝窥见里面的一点风景,不免有隔靴搔痒之嫌。作为观众,不懂深奥的戏剧理论,心里只有两句朴素的语言:“戏唱得好不好听?演得好不好看?”“唱得如何?念得如何?做得如何?打得如何?”如果业内人士能够留意这两句话,这《戏剧的钟摆》也算没有白出了。
展开
精彩书摘
    老家是闻名遐迩的“书画之乡”,也是名副其实的“乱弹之乡”,喜欢写写画画、拉拉唱唱的人特多。从我记事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每当夏日的永夜,满天星斗,大家都喜欢到晒场上乘凉。村里几位喜欢乐器的大人,就搬了凳子,坐在晒场上,拉起胡琴,满脸陶醉,算是自娱吧。边上围了一圈人,尤其是我们小孩,喜得手舞足蹈,免费享用一顿丰美的“精神大餐”,算是娱人吧。也不知道拉的是什么乐曲,大约是戏曲音乐吧。
    大伯伯是木工,在老家也算是小有名气的能工巧匠,最多一天能做十六条板凳。比做木工更有名气的,是他从五十岁开始学拉二胡,唱越剧。他自己动手,做了一个木架子,一边挂着一面小锣,一边绑着一块梆子,分别用细绳连到双脚,在脚底做了踩板,左脚一踩,敲打小锣,右脚一踩,敲打梆子。这样,一个人就可以吹拉弹唱,自娱自乐。毕竟年过半百,他唱得并不入韵,拉得也不优美,听众不多。好在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只要进入状态,便闭上眼睛,自我陶醉。就这样拉呀唱呀,等他睁开眼睛,可能眼前一个听众也没有,而时针已经指向午夜十二时。第二天,他又起个大早,到外村做木工去了,精力充沛,丝毫不受影响。逢年过节,他主动到民间剧团的后场拉二胡,没有分文报酬,只为自娱自乐。听起来好像是在编故事,有点天方夜谭的味道。说他疯狂也好,说他执著也罢,都是我亲眼所见。我对戏剧的酷爱,或许与大伯伯相似,只不过他用琴弦,我用笔头,各自抒发心中的那份痴情。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村里装了个不知疲倦的高音大喇叭,整日不停地播放唱片,除了歌剧《洪湖赤卫队》以外,最多还是戏剧,包括婺剧《三请梨花》、越剧《碧玉簪》。可能是乡下人的粗犷,喇叭的分贝调到最高,远在十里八里都能听到。大家都不以为吵,有的只是赞许:“某某村的喇叭真响啊!”耳朵里天天被灌输戏剧,所以村里的小伙子、大姑娘都能哼上一段越剧《送凤冠》、《十八相送》、《楼台会》什么的,婺剧因为演唱难度比越剧大,会的人比越剧少。
    一九八零年,我到镇里上初中。这是一个江南的千年古镇,“九世同居,一门尚义”,合族同居曾经延续了三百三十多年,号称“江南第一家”。在这个远近闻名的古镇里,同时诞生了两个剧团:越剧团和婺剧团。我在放学以后,经常去看他们的排练和演出。
    越剧团以柔软细腻的风格见长,颇得女性观众的喜爱。当时剧团的大花旦是我哥哥的初中同学,小花旦是我外婆家的对门邻居,同名同姓,都叫“郑雪英”。为了相互区别,名字前冠以大小,大花旦叫“大雪英”,小花旦叫“小雪英”。当时,“大小雪英”是镇里的明星,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对象,就像现在的小青年谈论港台明星一样。我曾亲耳听到邻居的一位小伙子说过,假如能够跟越剧团的大花旦做一天夫妻,死也心甘!后来,“大雪英”被浙江嵊县的专业越剧团招聘了,转成居民户口,大家都羡慕得不得了。
    说实在的,越剧团虽然时常在镇里演出,我没有看过几回,除了“大小雪英”以外,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了,倒是婺剧团的演出,至今历历在目。记得婺剧团排练的第一本戏是《铁灵关》,此外,还有《双狮图》、《打登州》等。
    在婺剧团里,本来应该成为门面和台柱的小生和花旦,却乏善可陈。小生是隔壁村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绰号叫“来埠头”;花旦是老街上裁缝“长师”的女儿,大家都叫她“长师的囡”,他们的真名反而被淹没了。两个主角,一样缺点,就是表情冷漠。后来,小生换成小伙子“根”,花旦换成原来跑龙套的“庭的囡”,但总无多大起色。
    倒是小丑的表演可圈可点,平时言谈举止诙谐幽默,是一个老油子,绰号叫“大蒜头”,反而把他的真名“谭小刚”淡忘了。“大蒜头”与“谭小刚”,在普通话里根本是南辕北辙,但在老家的方言中,却是很相近的谐音,令人绝倒。“大蒜头”演的经典作品,因为斧头脱了柄,有句经典台词“脱柄斧头”,便成了第二个绰号。只要他一上台,台下观众便叫:“脱柄斧头!”
    一位三十来岁的后生演老生,在舞台上弓腰驼背,步履蹒跚,两只脚要平行,从八字步改为11字步。他跟我的同班同学“小宁波”是同村人。放学以后,在路上偶遇,我们学他弓腰驼背11字步的模样。他自己看了哈哈大笑,就去追“小宁波”,追来追去,背后留下一串串爽朗的笑声。
    两个剧团在镇里热热闹闹闹腾了好几年,待我进县城念高中的时候,好像大家都忙着赚钱去了。毕竟是镇里的民间剧团,艺术水准有限,但满足了我儿时看戏的欲望。
    真正体会到戏剧的魅力,是因为专业的县剧团。每年的正月初五、初六,邻近的三郑村都要邀请县剧团演两天两夜的戏,雷打不动。
展开
目录
序言(沈祖安)
自序
半生戏缘
儿时看戏
道情·说书·电影
半闲堂与红梅阁
李渔故乡兰溪行
“戏疯子”
从看热闹到看门道
柳儿和她的QQ群
《二度梅》:修旧如旧,推陈出新
《断桥》:以技夺目还是以情动人?
哪个“李慧娘”最动观众心?
从《西施泪》到《情殇》
兰婺:不赶时髦古风存
《百花公主》:婺越京昆争短长
《却金馆》的“三长两短”
从《二度梅》删诗说起
《十五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跳出婺剧看婺剧
门外谈戏
自我迷失,婺剧创新的误区
婺剧的四大怪象
婺剧能走向全国吗?
作曲家,请你手下留情
外来和尚与本地和尚
从演员穿汉服说起
从新旧之分到美丑之辨
为“老土”正名
从大众艺术到小众艺术
创新,从剧本开始
戏剧的“繁”与“简”
谁是戏剧的潜在观众?
“刻模子”与“改模子”
诗歌格律和戏剧程式
“老戏”与“新戏”
呼唤青衣
戏剧的话语权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