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垸内和水网地区
对于沟渠,沿灌溉水系,按干、支、斗、农、毛渠及田块的顺序,采取每隔5m或10m系统抽样法进行调查。对于涵洞、涵闸、低洼水塘、树底等复杂环境则采取环境抽查法进行调查。
(三)山丘地区
山丘地区地势复杂,要沿着水系,从源头到下游,从湿地到水凼,从平原到山上,开展系统查螺。查螺过程中要追查有螺水系的源头和末尾、钉螺扩散的范围、孤立的螺点以及历史有螺点。与钉螺分布环境相毗邻的地区扩大范围调查。
三、调查范围与频次
(一)现有钉螺环境 近2年查获有感染性钉螺、发生急性感染病例和人畜常到的生产生活区等易感环境,应每年调查1次。其他有螺环境,查螺地点的确定,原则上应采取轮查的方式进行,每年调查1/3的面积。
(二)可疑环境 与有螺水系相连或与现有钉螺环境毗邻的环境,从有钉螺分布地区引进植物、水生物的环境,以及洪水淹没区等可疑环境,每年调查1次。
(三)传播阻断地区 3年内查出钉螺的村,每年调查1次;3~9年未查出钉螺的村,每3年调查1次;10~15年未查出钉螺的村,每5年调查1次;15年以上未查出钉螺的村,如环境彻底改变,已不适宜钉螺孳生,原则上可不再定期调查。
(四)非疫区 与有螺水系直接相通的地区,从有钉螺分布地区引进植物、水生物的地区,以及停靠来自有螺地区船泊的码头、船坞等可能有钉螺扩散的环境,每年开展螺情监测调查。
四、调查内容
(一)钉螺密度
活螺平均密度表示钉螺量的多少,有螺框出现率反映钉螺分布集散情况,是显示其传播强度与考核灭螺效果的重要指标。在查清钉螺面积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了解钉螺密度。常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查螺,以每0.1平方米(0.33m×0.33m,俗称框)内全部活钉螺数表示。
(二)感染性钉螺
鉴别钉螺体内是否有日本血吸虫(尾蚴、胞蚴)是划分易感环境的重要依据。因此,在了解钉螺面积和密度之后,常采用压碎法、逸蚴法检测钉螺体内是否存在日本血吸虫(尾蚴、胞蚴),存在尾蚴、胞蚴的钉螺称感染性钉螺或阳性钉螺。常以感染性钉螺密度、钉螺感染率作为指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