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辞典3000年: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1999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615266
  • 作      者:
    雍和明,罗振跃,张相明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雍和明,男,1963年出生,现任广东商学院副院长、教授、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曾赴澳大利亚麦考里大学、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深造,获麦考里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发表论文30多篇,在中华书局、约翰·本杰明出版公司等国内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学术专著4部,独立承担和主持省部级项目4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个(结项“优秀”),担任教育部高校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辞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外国语言学会副会长等、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和广东省政府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获得者。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辞典3000年(中文版)》集中国三千余年辞典编纂与理论研究成果于一炉而冶,从世界辞典文化发展和中国社会文化演进的历史长河中根究中国辞典文化演变的轨迹和规律,既重视古代遗产,更侧重近现代和当代辞典的变革和创新,既重视具体代表性辞典的评析,更侧重辞典演进的历史连续性、理论的承继性和史论的整体性,第一次向世人展现一幅自远古至当代,从大陆到港澳台的中国辞典文化的厚重画卷。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世界辞典文化的起源与演进(从远古至当代)
第一章 世界辞典文化的起源
第一节 世界辞典的起源
第二节 古希腊辞典的起源
第三节 古罗马辞典的起源
第四节 早期词书与辞典的特点

第二章 古典时期的世界辞典
第一节 古希腊、古罗马辞典文化的延伸
第二节 东方辞典文化的开创
第三节 现代欧洲辞典文化的开创

第三章 中世纪及其后五百年的世界辞典
第一节 中世纪的拉丁语词典
第二节 民族语言辞典与世界辞典的兴盛
第三节 历史语言学与历时辞典的沿革
第四节 英语辞典的演进与变革

第四章 20世纪的世界辞典
第一节 近现代拉丁语辞典
第二节 近现代英语语文辞典
第三节 近现代东方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辞典发展
第四节 当代电子技术与世界辞典的研发

第五章 世界辞典理论研究回溯
第一节 语言研究与辞典编纂
第二节 辞典研究与辞典学的诞生
第三节 辞典学的内涵与辞典学的学科地位
第四节 世界辞典编纂理论研究主要成果综述

第二篇 中国辞典的萌芽与开创(西周至两汉)
第一章 中国辞典文化的萌发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与构造
第二节 汉语文献的产生与字词训释
第三节 中国辞典起源说

第二章 字词训释的演进与中国辞典的开创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语言研究
第二节 古代字词训释与中国辞典的萌芽
第三节 古代文献与中国辞典的雏形
第四节 中国辞典的开创

第三章 中国辞典文化的源头——《史籀篇》
第一节 《史籀篇》产生的人文背景
第二节 《史籀篇》的编纂背景
第三节 《史籀篇》的体例追析
第四节 《史籀篇》的价值与影响

第四章 中国义类词典的开创——《尔雅》
第一节 《尔雅》产生的人文背景
第二节 《尔雅》的编纂背景
第三节 《尔雅》的编纂体例
第四节 《尔雅》的价值与影响

第五章 中国方言词典的开创——《方言》
第一节 《方言》产生的人文背景
第二节 《方言》的编纂背景
第三节 《方言》的内容与体例
第四节 《方言》的价值与影响

第六章 中国汉语字典的开创——《说文解字》
第一节 《说文解字》产生的人文背景
第二节 《说文解字》的编纂背景
第三节 《说文解字》的内容与体例+
第四节 《说文解字》的价值与影响

第七章 中国词源词典的开创——《释名》
第一节 《释名》产生的人文背景
第二节 《释名》的编纂背景
第三节 《释名》的内容与体例
第四节 《释名》的价值与影响

第八章 萌芽与开创期的中国辞典编纂理论综述
第一节 中国古代辞典学的源头
第二节 中国古代辞典编纂思想的启蒙
第三节 中国古代辞典宏观体例的产生
第四节 中国古代辞典微观体例的产生

第三篇 中国辞典的探索与建设(魏晋至元朝)
第一章 探索与建设期的中国辞典文化透析
第一节 探索与建设期的人文背景分析
第二节 探索与建设期的学术背景分析
第三节 探索与建设期的中国辞典概况

第二章 中国汉语字典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汉语字典发展的人文背景
第二节 中国汉语字典编纂理论的衍变
第三节 中国汉语字典编纂体例的发展
第四节 中国汉语字典代表作介绍
第五节 中国汉语字典的学术价值与影响

第三章 中国汉语词典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汉语词典发展的人文背景
第二节 中国汉语词典编纂理论的衍变
第三节 中国汉语词典编纂体例的发展
第四节 中国汉语词典代表作介绍
第五节 中国汉语词典的学术价值与影响

第四章 中国双语辞典的萌芽与开创
第一节 中国双语辞典产生的人文背景
第二节 中国双语辞典的萌发
第三节 中国双语辞典的雏形及其演进
第四节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双语辞典的开创
第五节 中国早期双语辞典的社会与学术影响

第五章 中国古代百科辞典与专门辞典的源发
第一节 中国古代类书产生的人文背景
第二节 中国古代类书与专科辞典的萌发与开创
第三节 中国早期重要类书与专科辞典简析
第四节 中国早期类书与专科辞典的社会与学术影响

第六章 中国古代专项辞典——韵书
第一节 中国韵书产生的人文背景
第二节 中国韵书的萌发与开创
第三节 中国早期重要韵书简析
第四节 中国早期韵书的社会与学术影响

第四篇 中国辞典的沿革与成形(明朝至清朝)
第一章 中国明清时期辞典文化透析
第一节 沿革与成形期的人文背景分析
第二节 沿革与成形期的学术背景分析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中国辞典概况
第四节 明清时期辞典编纂的特点

第二章 中国汉语字典的成形
第一节 明清汉语字典成形的人文背景
第二节 明清汉语字典编纂理论的衍变
第三节 明清汉语字典编纂体例的发展
第四节 明清汉语字典代表作介绍
第五节 明清汉语字典的学术价值与影响

第三章 中国汉语词典的成形
第一节 明清汉语词典成形的人文背景
第二节 明清汉语词典编纂理论的衍变
第三节 明清汉语词典编纂体例的发展
第四节 明清汉语词典代表作介绍
第五节 明清汉语词典的学术价值与影响

第四章 中国双语辞典的沿革与成形
第一节 明清时期双语辞典演进的人文背景
第二节 中国官办译事机构与明清双语辞典编纂
第三节 西方宗教传播与明清双语辞典编纂
第四节 明清时期双语辞典的特点与影响

第五章 中国古代类书与专门辞典的沿革
第一节 明清类书与专科辞典沿革的人文背景
第二节 明清类书与专门辞典编纂理念
第三节 明清专门辞典和类书编纂体例分析
第四节 明清专门辞典和类书代表作介绍
第五节 明清专门辞典和类书的学术价值与影响

第六章 中国韵书的沿革与成形
第一节 明清韵书沿革的人文背景
第二节 明清韵书编纂理论的衍变
第三节 明清韵书编纂体例的沿革与成形
第四节 明清韵书代表作及其学术价值

第五篇 中国辞典的沉寂与兴盛(20世纪)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汉语语文辞典:现状与未来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语文辞典的革新与转型(1900-1949)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语文辞典的新生与挫折(1950-1976)
第三节 20世纪中国语文辞典的稳定与繁荣(1977-1999)
第四节 20世纪中国汉语方言词典的发展
第五节 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语文辞典的发展
第六节 20世纪中国语文辞典编纂:特点与前景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双语辞典:现状与未来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双语辞典的借鉴成形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双语辞典的沉寂调整
第三节 20世纪中国双语辞典的繁荣兴盛
第四节 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双语辞典的发展
第五节 20世纪中国双语辞典编纂:特点与前景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专门辞典与百科辞典:现状与未来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专科词典的发展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专项词典的发展
第三节 20世纪中国百科辞典的发展
第四节 20世纪中国百科全书的发展
第五节 20世纪中国专门辞典与百科辞典:特点与趋势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学习词典: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学习词典概述
第二节 学习词典的发展背景及主要特点
第三节 20世纪英语单语学习词典:特色与启示
第四节 20世纪中国英汉学习词典的历史发展
第五节 20世纪中国汉语学习词典的发展状况
第六节 20世纪中国学习词典:不足与展望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电子辞典:起源与演进
第一节 电子辞典概述
第二节 电子辞典的类型与特点
第三节 20世纪中国电子辞典的历史发展
第四节 20世纪中国电子辞典:不足与展望

第六章 20世纪中国港澳台地区辞典的演进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香港地区辞典的演进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澳门地区辞典的演进
第三节 20世纪中国台湾地区辞典的演进
第四节 20世纪中国港澳台地区辞典:特点与前景

第七章 20世纪中国辞典学理论研究综述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辞典学理论研究分期概述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辞典学界关于辞典属性与辞典学学科地位之辩
第三节 20世纪中国辞典学学科分类研究
第四节 20世纪中国辞典学与当代语言学应用研究
第五节 20世纪中国辞典学学术活动综述
第六节 20世纪中国辞典学理论研究:特点与展望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