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承担你做父亲的角色——父亲应该给孩子什么<br> 不掩饰对孩子的爱<br> 家教现场<br> 孩子很淘气,看到父亲买来一个新的大衣柜,他的好奇之心油然而生,想研究一下那个柜子。他东搞搞,西弄弄,发现没什么意思,就想离开。突然,他一抬头看到柜子顶上有一个漂亮的盒子。他心想,那里面一定装了什么好东西,是好吃的,还是好玩的?<br> 在破解谜底的力量的驱使下,他想爬上去看看。于是,他蹬着柜门,踩着抽屉,抓着柜角,爬呀爬……终于爬到了柜子顶上。他心满意足地把盒子拿过来,打开后发现盒子竟然是空的。他有点儿生气了,一个空盒子,害得自己费半天劲爬上来。他正想下去的时候,才发现柜子实在太高了,他的手脚都软了,浑身有点儿发抖。<br> 就在这时,爸爸回来了。孩子赶紧求救:“爸爸,我下不来了……”<br> 家有“坏爸爸”<br> “坏爸爸”看到眼前的情景,气就不打一处来:“你这个混账东西,爬上去干什么?看我不打你!”“坏爸爸”的一番话,让孩子更加恐惧了,他蜷缩在柜子靠墙的一角,不敢动弹,也不敢做声。<br> 最后,“坏爸爸”把孩子抱了下来,还给了他两脚,孩子呜呜地哭了起来……<br> 家有好爸爸<br> 好爸爸看孩子爬得那么高,脸上还露出惊恐的表情,他不动声色地说:“孩子,你是怎么上去的?”<br> “爬上来的。”孩子怯怯地回答。<br> “既然你能爬上去,就能下来。不要一遇到困难就向爸爸求救,而要想办法自己解决。爸爸相信你,你一定能下来的,爸爸不离开,就在旁边看着。”好爸爸说。<br> 孩子想,自己总不能一直待在柜子上。无奈之下,他真还一步步地爬了下来。接着,好爸爸走上去,给了孩子一个拥抱,说:“爸爸就知道你能下来,你是好样的!”<br> 案例分析<br> 不可否认,好爸爸并没有掩饰对孩子的爱,因为他对孩子有鼓励,有拥抱,还有爱的话语。所以,他自然是个好爸爸,而孩子也能感受到父亲的这种爱。而“坏爸爸”的斥责,代替孩子解决问题的做法,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首先,斥责会让孩子更加恐惧,不能解决问题;其次,“坏爸爸”把孩子抱下来,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感。<br> 相信每一位父亲对孩子肯定是有爱的,这一点每个人都很清楚,可能孩子并不真明白,但这都不会阻止您对孩子的爱。不过,我们一方面要学会给孩子传递有理智的爱,另一方面也不要刻意去掩饰自己对孩子的爱,要勇于去表达,这样,孩子就会感受到您对他的爱是多么的深沉与伟大。<br> 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父亲”的角色就赋予了我们很多的责任与义务。尽一位家长的所能去爱孩子,抚育孩子,不仅仅是母亲的事情,更需要每一位父亲去思考,去实施……<br> 教育建议<br> 建议一:把对孩子的爱表现出来<br> 作为父亲,也应该有像母亲一样的铁骨柔情,其实,孩子也需要这样的父爱。只是,有时候因为我们的偏见,总是把做父亲的爱掩盖得严严实实。这对孩子来说,可能是感受不到您的爱的。所以,每一位做父亲的,都应该放松一点儿,把对孩子的爱表现出来。一旦您这样做了,您将会发现,自己与孩子的关系会与以前大不一样。<br> 建议二:在生活的点滴中爱孩子<br> 孩子早晨晚起时,父亲也可以催促他;孩子上学前,父亲也可以叮咛他;孩子晚上做作业时,父亲也可以陪伴他;孩子被评为“三好学生”,父亲也可以赞扬他,与他一起分享喜悦;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父亲也可以给他鼓励和帮助……<br> 在生活的点滴中,我们都可以表现对孩子的爱。这样,孩子会因为父亲的爱而乐而忘忧。在孩子眼里,这样的父亲就像神的化身,而父亲的爱就似神的光芒,让他陶醉其中。<br> 建议三:与孩子一起做亲子游戏<br> 孩子没有游戏,就等于没有童年,因为玩游戏是最适合孩子认知和娱乐的方式,而玩游戏的过程就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能在孩子心中种下创造和幸福的种子。孩子玩游戏是需要伙伴的,对孩子来说,父亲是最合适、最有魅力的游戏伙伴。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父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会融洽许多,孩子会从中感受到父亲对他的爱,而父亲与孩子一起玩游戏,也会感觉这是人生的幸福时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