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17日,最典型的成都天气,灰云像一床老旧的棉絮在低空堆积,湿度很大,让人胸口有喑哑郁闷的感觉。
王俊生出门前,特意穿了一套灰黑色的国产西服,很流行的为广大企业家钟爱的双排扣西服。十年前,他头发还没这么秃,所以可以用“金刚钻牌”发蜡抹得硬硬的,很有型。站在那时还崭新的成都市体育中心主席台上,他中气十足地喊了一句:“1994年万宝路全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开始!”有人因为紧张,把“升国旗、奏国歌”说成了“奏国旗、升国歌”,弄得一部分观众大笑,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整个开幕式的神圣感觉。王俊生没有忘了,在比赛结束后,向袁伟民打了电话报平安:“一切都很顺利,观众很热情,看台上密密麻麻,我们赢了。”
成都市足协的同志回忆,那天大家都去吃了火锅,王俊生的脸被火锅映得很红,喝了很多酒,并豪言:“照这样下去,几年后中国足球就能够超过日、韩、伊、沙。”能不能在1994年推出首届职业联赛,这在当时的决策层分歧很大。王俊生在一场牌局中“和”了第一把,或者在一片处女地中挖了第一桶金。
余东风也在这场首届职业联赛的开幕战中开始了个人第一个教练生涯,出门前他点了一炷香向观音菩萨、关二哥祈祷,“第一场执教可不能丢脸”。他认为,没输上三个球就算是不丢脸,因为对手是“十连冠”的辽宁队,而他昨天还只是四川队的一名队员兼助教。
1994年4月17日,余东风和四川队却用一种绝对袍哥式的神勇打法让人们吃了一惊,1比1平了“十连冠”,也让川军每人从老板杨肇基手中拿了3000元钱奖金。余东风本来想应朋友之邀出去喝酒,但他想了一想,史无前例地没有去。
展开
其实,以李承鹏的投枪匕首、鬼斧神工般摆弄文字的本领,如果早先去做了文艺评论,比如影评人、书评人或者音乐评论人,也许早就成了圈里的巨腕了,笔下乾坤可以呼风唤雨,可以左右别人前途,而他自己也早就不必像今天这么辛苦——都四十出头了还要经常奔波于一线采访,用自己的才情为他人平淡的球员生活平添了那么多的五颜六色,套用一句话来说,如果有极少数记者是足球场上的一把盐,那李承鹏一定是其中之一,他在难以自弃才瞳的同时,让中国足球的江湖也传奇了许多。
著名足球评论员刘建宏评价本书说
作为一个读者,我得说李承鹏是中国足球文字评论领域的一杆独特的笔。你可以不完全赞同他的观点,你也可以不必非常欣赏他的文字,但他的文章,你却无法忽视。这么多年了,他辛苦耕耘,下笔百万言。纵使中国足球千疮百孔,也不能叫他稍有停歇。我曾经阴暗地想过,他那么华丽的文字实在叫中国足球更加寒碜。如果去写点情趣文章,一定会更有建树,偏偏他有如着魔一般和中国足球形影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