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徐致一太极拳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7736589
  • 作      者:
    徐致一著
  • 出 版 社 :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在中国武术历史上,任何一个门派的形成、建立与发扬光大,都需要有大师级的一位大师级别的人物来推动与完成。在吴式太极拳的发展历程里,恩师徐致一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师。
展开
精彩书摘
  在初学时,我们对于慢动作大多很为重视,但在刻意求慢的偏重下,往往不能兼顾到动作的完整性。即使练拳已经多年,也有人在盘架子时,仍难免有手和脚快慢不一的地方。最显著的,如脚已落步,而手还在慢慢地运动,看起来,总是慢有余而完整不足。这与拳论中所说“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上文还有“形于手指”,各句应当合起来看)和《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所说“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要求,都是不相符合的。另外,行功心解所说的“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也暗示着手与脚的动作应当快慢相称的意思。因此,我们在本阶段里,必须在形象上,尽可能地做到手和脚的同起同止,以符合完整一气的要求(腰部动作的配合,已在第一点里说过,此处只着重在手足方面)。
  4.连贯
  这一要点在上回第三章 里已有说明,这里不再解释。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即在初学时,不可为了追求连贯而把动作的速度随意改快。须知连贯与圆动作最有关系,如果在速度上不加控制,难免不发生过于圆活的毛病,反而要影响其他要点(也包括第三阶段的要点)的适当完成和预期效果,学习者不可不知。
  第三阶段
  上一阶段,主要是要求在动作方面打下完善而巩固的基础,按照拳论所指示的程序,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的一个阶段。本阶段是最后一个阶段,下面所提出的几个要点,都是“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必要法则。虽然拳论所说是以技击为主,但太极拳的练法重意不重力。吴先生也曾说过:“懂劲后的阶及神明,并不完全依靠推手,还须从盘架子的高度功夫里去不断培养。”可见太极拳的最后阶段是健身与技击可分而又不可分的一个阶段,凡是与技击有关的道理,也就是与健康有关的道理,学习者参考拳论时,应当有这样的看法。
展开
目录
太极拳(吴鉴泉式)
第一章 太极拳的优点1
第二章 太极拳在行功时的心理作用7
第三章 太极拳在动作特点上的生理作用11
第四章 太极拳在技击上的力学根据19
第五章 盘架子时应当注意的法则27
第六章 吴式太极拳图解99
第七章 练习推手时应当注意的法则101
第八章 吴式太极拳推手图解107
附录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117
武禹襄的太极拳论1侣
十三势歌诀118
十三势行功心解119
打手歌119
徐致一拳照12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