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很多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走进学校,又看着孩子从大学走出来。但是,很多孩子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却很难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知识翻新的速度太快,孩子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在孩子走出校门的时候,早已经过时了。
这就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但是,有的孩子却无从学起,只能再花钱去进修,读夜校、进培训班等。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忽视了对孩子自学能力的培养。
现在,很多人都在呼吁“素质教育”,但是“课改”“减负”等都过来了,我们却发现,书包还是那么沉重地压在孩子的肩上。毕竟,孩子需要考试,需要升学,需要用成绩来说话。
当然,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考试仅仅是一种检验孩子对知识接受能力的一种方式而已。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独立完成的能力,即培养孩子自学能力,让孩子在走出学校之后依然能够有能力接受新知识。
可以说,我们这一生,很多时间都在自学,自学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对孩子来说,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只有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持之以恒就会形成自学的能力,才能将所掌握的各种知识“点石成金,融为己用”。学海无涯,学问无边,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是短暂的,而人生的大多时间都是在社会中,那就需要自学了。
有人说过,孩子的大脑不是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种如果孩子大脑里的智慧火花没有点燃,那么仅仅是一个书呆子。而点燃大脑里智慧火花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
众所周知,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从小就在父母的工厂里打工他在学校读书的时间只有三个月。但是,为什么他却能研究出来1000多种发明,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呢?
尽管没有读多少书,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获得了新的知识,所以才能创造出来那么多的发明,这就是自学能力的重要性。爱迪生是如此,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华罗庚等人也都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所以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的人小时候学习很好,中途因为种种原因退学,但是,到了社会上他接受新知识很快,善于学习,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相反,有的人上学的时候虽然成绩非常好,但是,到了社会上反而不如成绩低于自己的同学,这就是自学能力的原因了。
有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步人社会依然在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有的学生在上学的时候明明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到了社会上反而没有什么值得夸奖的业绩。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明一个道理:家庭教育以及后天的学习才是影响一个人成才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自学能力
知识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自学能力才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关键所在。父母不可能什么事都手把手地教孩子,因此,对父母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这样孩子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会自学,每位父母都应该重点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这也是终身教育时代的要求!
5.自学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一般来说,孩子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训练技能技巧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跟随父母或者老师学习,在父母或者老师指导下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二是通过孩子自己,自发、独立地进行学习,从而获得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就是自学。
自学是孩子成才的一个必然的过程,如果完全靠老师或者父母教孩子学习,对孩子来说也很难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应该这样,父母更应该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学会自学,这不仅仅是老师的责任,更是值得家长深思的问题。
1996年,16岁的赵梅生考进了中国科技大学。16岁考入名校,在我们很多人看来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了。但是,令我们感到更加惊讶的是,这个16岁的孩子竟然没有进过学校一天。
赵梅生出生在安徽省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镇,父母都是农民,家庭条件非常差,所以,没有进学校读书。赵梅生是由爷爷教育的,他的爷爷教他到小学三四年级的水平后就开始重点培养赵梅生自学的能力。
而赵梅生虽然没有进过学校,但是,凭着从小培养成的自学能力,他竟然在家读完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并且以634分的高分考进了中国科技大学。
为什么一个年仅16岁的农家孩子完全可以靠自学考上名校?为什么很多学生在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指导下,在日复一日的苦学下,高考成绩却并不如意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