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萧雪慧则反思道:“独立自治、开放容忍、自由探索、追求真理、禀持理想以及在执守这些传统理念与作为变革前沿之间保持张力,是大学在数世纪中展示出来的形象,也是大学之为大学的基本特质。比照比照这些特质,时下中国大学从中可否认出自己?”
近代以来,特别是民国时期,正是因为有蔡元培、蒋梦麟、唐文治、张伯芩、梅贻琦、陶行知、马相伯、李登辉、郭秉文、竺可桢、茅以升、罗家伦、傅斯年、胡适等这些深受近代文明熏陶、热情追求真理、具有崇高人格的教育家,全面提升了中国大学的品质,使这些大学迅速与世界接轨,融入了人类主流文明。蔡元培、蒋梦麟身上所体现的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精神,竺可桢身上所体现的浙大“求是”精神,梅贻琦等人在清华搞的“通才教育”,张伯苓确立的南开“公”“能”精神……无论在今天还是在未来,都永远不会过时。也只有这些精神,才可能把我们带入一个新的时代。
学者谢泳认为:1949年以前的中国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真正安定的时间并不长。在这个时代里,除了外患以外,还有不断的内争。这样的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还能发展,实属不易。这个结果,是中国知识分子共同努力造成的,也是中国国立大学校长能在政府和大学之间保持平衡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对大学独立所保持的相当尊重,应当肯定。
学者杨东平则说:中国高等教育的童年是丰富、烂漫和充满活力的。半个世纪之前民族前辈的探索和思考,是我们今天在新世纪不断纠正、改良和前进的重要精神资源。
因为是草创阶段,过去的大学当然不会是革命的,不能成为今天办学校的样板。但是,它们毕竟是父辈和祖辈们努力的成果,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前驱。看一看过去的大学是什么样子,过去的校长是怎样当的,过去的教师是怎样教的,过去的学生是怎样学的,他们有过哪些失败的教训,又有过哪些可取的经验,这对于今天的校长、教师、学生,以及一切关心教育的人们,难道不是既有兴味又有益处吗?
过去的大学是有人愿意了解的,是有人刻骨铭心的。
过去大学的流风遗韵,只留在曾经在那里读过书的人们残存的记忆或者后人的感念之中。
岁月如歌,往事悠悠。那些日子虽然已经逝去很久远,如烟似云般杳辽、缥缈,却像一座丰碑高高伫立着,辉映古今,光芒耀眼,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因为,那正是我们的魂,我们的根啊!
……
展开
——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索尔·贝娄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清华大学校长 梅贻琦
中国高等教育的童年是丰富、烂漫和充满活力的。半个世纪之前民族前辈的探索和思考,是我们今天在新世纪不断纠正、改良和前进的重要精神资源。
——学者 杨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