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实践范式转换与实践教学改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148902
  • 作      者:
    李伟著
  • 出 版 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实践范式转换与实践教学改革》以实践范式的历史分析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历史上不同的实践范式及其演变的原因,探索不同实践范式与实践教学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试图为当前的实践教学改革扫清理论基础上的困惑,从实践范式转换的视角观察和反思现有的实践教学活动与实践教学改革,从而为实践教学改革指出了明确的道路。
展开
精彩书摘
    20世纪90年代左右,我国学界曾经掀起过交往实践研究的热潮。<br>    有论者认为马克思的实践观实际上是交往实践观。认为“交往实践是诸主体间通过改造相互联系的中介客体而结成社会关系的物质活动”“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有关见解,交往实践观在多方面超越或扬弃了传统实践观的‘主体一客体’框架。”有论者认为长期以来,学界“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和交往实践观缺乏足够的重视”,提出要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认为在新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其主题、视界与范式都将发生‘交往实践观’的转向”。同时,有论者表示反对,认为“变实践概念为交往实践,变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交往实践观”,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看法。<br>    马克思的实践观到底是不是交往实践观,目前在学界还没有定论,估计一时也不会有定论。尽管学者们对马克思的实践观是不是交往实践观持不同意见,但是,大家对于马克思有关实践的论述中包含着交往维度,一般来讲是认同的。此外,由于哈贝马斯自认为自己理论的重要来源是马克思,在讨论哈贝马斯的交往实践观之前,对马克思有关交往的观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是很有必要的。<br>    马克思把“交往”作为一个专门概念使用,最早可能出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论述人类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时说:<br>    “这种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Verkehr)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
展开
目录
前言<br>第一章 实践范式的历史演变<br>第一节 泛化的实践:人类最原始的实践范式<br>第二节 道德实践观与实践范式的第一次转变<br>第三节 生产实践观以及实践范式的第二次转变<br>第四节 交往实践观与实践范式尚未完成的第三次转变<br><br>第二章 实践教学的四种基本形式<br>第一节 从游<br>第二节 学徒制<br>第三节 实验教学<br>第四节 生产实习<br><br>第三章 实践教学形式及其实践范式的反思<br>第一节 道德实践范式与从游<br>第二节 生产实践范式与实验教学、生产实习<br>第三节 交往实践与实践教学<br><br>第四章 重构实践教学:存在实践观的视角<br>第一节 存在实践观:实践教学的新基础<br>第二节 从存在实践观的视角重新审视实践教学<br>结语<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