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黄淮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法律制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5071896
  • 作      者:
    陈晓景著
  • 出 版 社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经历了工业文明带给生态环境的千疮百孔后,我国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国江河众多,大小流域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涵盖了大部分国土面积。“河水汤汤,沃土苍苍”,可以说,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决定着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成败。
展开
精彩书摘
    目前,我国涉及流域环境资源管理及其保护的法律法规数目很多,规定的内容也比较全面。与其关系最为密切的法律当属《环境保护法》、《水法》、《水土保持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其他相关法律包括《防洪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森林法》、《草原法》、《土地管理法》、《农业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环境和资源的法律以及《刑法》、《行政复议法》等基本法。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也颁布了一批行政法规和规章,为依法保护流域资源环境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无论是哪一部法律法规,基本上都是以全国或者某一行政区域为对象加以规定的,而不是着眼于流域。
    流域作为一个由上、中、下游不同地理区域组成的整体,有其特殊性,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防洪或者生态保护都必须考虑到流域整体的需要,以及上、中、下游不同省份的具体情况。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显然缺乏反映流域整体特性的规定,虽然相关法律法规已基本涵盖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方方面面,但各法律法规之间缺乏协调性。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已经得到修改并重新颁布,但各法律法规之间的这种不协调并无大的改观。因此,即使流域立法对流域管理机构的职权规定得再充分,各涉及流域的管理机构仍然依据各自的行业法律法规进行管理与保护工作,流域管理机构之间仍然是各自为政、互不协调,依然无法很好地达到流域立法及流域生态系统整体管理的目标。所以,“我们需要的是一部流域综合法,是以流域管理为重点,包括其他内容的综合法”。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多灾多难的黄淮流域
第一节 黄河流域古文明的衰落
一、黄河流域概况
二、悠久的黄河流域文明
三、生态环境破坏导致流域文明的衰落
第二节 灾难深重的淮河流域
一、淮河流域概况
二、流域内天灾人祸频仍

第二章 黄淮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流域生态系统管理
第一节 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自然原因
一、流域的概念及特征
二、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历史选择
一、古流域文明的衰落及启示
二、流域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流域生态系统管理
第三节 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一、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
二、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特征

第三章 黄淮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生态学理论: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科学基础
一、流域生态学
二、生态水文学
第二节 哲学理论: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生态整体主义的伦理观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系统论
第三节 经济学理论: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经济根源
一、公共物品理论
二、外部性理论
三、生态经济理论
第四节 法学理论: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制度动因
一、公平正义理论
二、公共利益保护理论

第四章 国外流域管理法评析
第一节 多种模式、殊途同归:美国流域管理法
一、统一立法的田纳西河流域
二、分散立法的密西西比河流域
第二节 从理念更新到全民参与:澳大利亚流域管理法
一、立法背景
二、立法理念
三、主要内容
第三节 健全的体系、完善的机制:日本流域管理法
一、法律体系
二、组织体系
三、规划体系
第四节 以流域为单元的资源统一管理:新西兰流域管理法
一、立法背景
二、立法目的
三、主要内容
第五节 国外流域管理法的启示

第五章 流域管理法——黄淮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制度保障
第一节 流域管理法的理性选择
一、现行法律法规对流域管理的相关规定
二、现行流域管理法律构建的制度缺陷
三、流域管理法的理性选择
第二节 软法——黄淮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选择
一、软法的界定
二、软法在国际流域管理中的应用
三、软法在黄淮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第六章 黄淮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立法本位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 黄淮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立法本位
一、立法本位:义务本位
二、选择义务本位的优势条件
第二节 黄淮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流域生态保护优先原则
二、在流域生态阈值内谨慎开发利用流域环境资源的原则
三、流域整体统一管理原则
四、协调合作原则
五、利益公平补偿原则

第七章 黄淮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应遵循的“元制度”
第一节 流域管理法中的“元制度”
一、流域生态闽值管制制度
二、流域环境资源产权制度
三、流域产业发展制度
四、流域生态补偿制度
五、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基金与投资制度
六、流域环境教育及培训制度
七、流域管理执法与实施保障制度
八、法律责任制度
第二节 黄淮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中的若干重要元制度
一、流域规划制度
二、流域产业发展制度
三、流域生态恢复与重建制度

第八章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管理重点制度设计
第一节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
一、水土流失
二、水资源短缺
三、水污染严重
第二节 现行黄河流域管理的制度缺陷
一、流域管理立法理念滞后
……

第九章 淮河流域生态系统管理重点制度设计
第十章 淮河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与地方自主治理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