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西学东渐四百年祭
--从利玛窦、《四库全书》到上海世博会--杨义
《知新报》与19世纪末澳门的公共性--张重岗
澳门70年代的文学景象与研究意义--傅天虹
同样的诗梦
--《当代诗坛》与汉语新诗--朱寿桐
免滤的生命表达
--2009年澳门散文创作评述--荒林
中国的“再疆域化”
--19世纪传教士的翻译--赵稀方
早期《申报》文人群体的新与旧--孟金蓉
晚清《圣经·诗篇》中译的文学化问题初探
--以湛约翰《圣经·诗篇》中译本为中心--段怀清
新文学现代主义理论的发展嬗变--赵凌河
承传与变异
--改版后的《香港文学》--计红芳
殖民现代性认知中的情感经验--计璧瑞
当“旧小说”遇上“官报纸”:以《台湾日日新报》
李逸涛新闻小说《蛮花记》为分析场域--黄美娥
1920年前后的期刊与台湾新文学的兴起
--以《台湾文艺丛志》和《台湾民报》系列为中心--朱双一
1960年代的台湾“现代化”文化
--基于个人经验的回顾--吕正惠
90年代的台湾文学报刊--古远清
汤英伸与《人间》杂志的理想主义实践--李娜
《台湾文艺》与《中国文艺》之关联--杨红英
从纪录片《跳舞时代》看台湾日据时期流行歌曲
文化“现代化”的殖民性--李晨
对“古典”的挪用、转化与重置
--当代台湾新诗语言构造的重要维度--张桃洲
内容摘要
港澳台地方文学或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学或文化究竟如何相互影响,如何继承与抽离;外国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港澳台地区文化有何影响,成为《近现当代传媒与澳港台文学经验》大多数作者关注的问题。本文集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港澳台文学以及其与传媒关系的独特视角,让读者在探索港澳台文学发展之路的过程中,清楚地看到传媒对其发展方向的影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