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西汉赋生命主题论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07621
  • 作      者:
    刘向斌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关于两个关键词的界定问题
一、汉赋的范畴界定
二、“生命主题”的内涵
第二节 20世纪前西汉赋主题研究述略
第三节 20世纪西汉赋主题研究述要
第四节 21世纪以来西汉赋主题研究概述
第五节 学术背景及基本设想
一、学术背景
二、思路与设想

第二章 西汉赋家的生命观与生命价值观
第一节 思想渊源:先秦儒家、道家与神仙信仰
一、远古先民对生与死的理解
二、思想渊源之一:先秦儒家
三、思想渊源之二:先秦道家
四、思想渊源之三:先秦神仙信仰
第二节 渴望自由:西汉赋家的生命观与生命价值观
一、追忆往昔与现实梦想
二、期待“不朽”与躬身践履
三、仕途尴尬与崇高自我
四、现实命题与自我期待
第三节 主文谲谏:西汉赋家的国家意识
一、国家意识的前提:“大一统”
二、国家意识的基础:王道、仁政

第三章 西汉赋的贵生与游仙主题
第一节 黄老思想在西汉的衍变与影响
第二节 西汉赋的贵生主题
第三节 西汉赋的游仙主题
一、现实背景与观念背景
二、西汉赋的游仙主题

第四章 西汉赋的生命感伤主题
第一节 西汉赋家创作辞赋的心理动因
第二节 悲时命之不济
一、关于“时命”的解释
二、悲时愍命与不遇感伤
第三节 叹生命之短暂
第四节 待时保“命”意识

第五章 西汉赋的忧国忧民主题
第一节 西汉中后期的政治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 忧患民生、心系天下
一、思想渊源:先秦的“民本”思想
二、汉初统治者对“民本”的理解
三、赋家对国家、百姓命运的忧虑
第三节 西汉赋美颂、讽谏主题的再探讨

第六章 西汉赋的士群体忧患主题
第一节 西汉赋家生活与创作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西汉赋的士群体忧患主题
第三节 西汉中后期赋家的生命境界

第七章 西汉咏物赋的生命主题倾向
第一节 西汉咏物赋的存佚概况与真伪考辨
第二节 西汉咏物赋的生命主题倾向
一、咏物显才,借物托讽
二、因物寓理,感物赋情
三、托物言志,寓情于物
第三节 关于《神乌赋》的主题问题

第八章 西汉赋家的自我期待与他我意识
第一节 西汉赋家自我与他我的协调与矛盾
一、自我的个体性与他我的群体性
二、人格的被撕裂--自我与他我的冲突
三、解决自我与他我冲突的文人方式
第二节 西汉赋家的自我期待与臣妾意识
一、功利环境与身份转变
二、自我诉求与臣妾身份
第三节 西汉赋家的他我意识
一、他我意识的形成条件
二、政治需求与文人身份的强化
第四节 赋家的双重性人格对汉赋生命主题的影响
一、自我期待的失落与个体性生命焦虑
二、他我意识的强化与群体性生命焦虑
三、文人角色冲突与赋家的身份意识
四、贤臣与谀臣:自我与他我的对象化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西汉赋生命主题论稿》以西汉赋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西汉赋的生命主题问题。作者认为西汉赋家面对现世生活及生命短暂等问题,在困惑、迷茫和无助之余,便借助于辞赋创作,抒泄其生命焦虑,表达其生命观和生命价值观。该书绪论部分是西汉赋主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第二章探讨了西汉赋家生命观和生命价值观形成的思想渊源及其时代差异性。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围绕贵生主题与游仙主题、生命感伤主题、忧国忧民主题、士群体忧患主题及西汉咏物赋的主题等进行了多层面论述。第八章从人格心理学角度,分析了西汉赋生命主题形成的内在原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