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诗评论.2012年第1辑(总第十五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06584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新诗评论(2012年第1辑)(总第15辑)》的主要内容包括问题与事件:诗歌与公众世界,诗歌与伦理的诠释性关系、我的低级政治辩论、2011年内地中国诗界回顾,孙玉石研究专辑,新诗史研究,诗人研究、翻译与接受等等。
展开
精彩书摘
    有了对伦理问题在当代社会思想论争中的尴尬处境与最新进展的粗略介绍与评析后,诗歌与伦理的诠释关系才进入我们探讨的视野中。在当代诗歌写作与批评实践中,诗人批评家萧开愚相对周全的思考,也为我们提供了讨论深入的可能性。 
    近期在接受批评家钱文亮的采访时,萧开愚表达了对王家新那句饱受赞扬的诗句——“终于能按照自己的内心写作了,却不能按一个人的内心生活”——的不同意见。王家新这句诗,当时得到绝大多数诗人及批评家的认同,是因为它准确传达了1989后语境下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典型心态。萧开愚的批评角度,与抱有自由主义立场的知识分子诗人的出发点自然不太一致。如果说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诗人的批评,指向特殊时期社会政治高压语境下的专制与独裁,向往一种从政治高压下获得解放的个人自由主义,那么在当代消费主义冲击下社会秩序缺失的语境中,萧开愚则认为当下面临的问题有可能是重建文化秩序下具备伦理特征的人格。从这一角度来看,诗歌与社会伦理之间的血肉关联,并不完全在于社会运动的呈现、公共道德的直接介入,反而是抱有重建文化秩序愿望的诗人,在其作品及评论中展现出现代伦理意义上的人格特征。而受各种现实境遇的影响,萧开愚讨论或借鉴的伦理文化资源,表现在诗歌以及相关批评里,则以宋以来的诗歌批评中呈现的“道义批评”为要,同时结合当代社会政治状况,吸纳了新儒家有关传统的现代重释,以及新左派的相关现实资源。
    ……
展开
目录
问题与事件:诗歌与公众世界 
诗歌与伦理的诠释性关系 
我的低级政治辩论 
2011年内地中国诗界回顾 
孙玉石研究专辑 
诗意是一种扣人心弦的东西 
“解诗学”为我们带来什么?——“中国现代解诗学”与新诗研究 
精进不息的开拓者——孙玉石先生的中国现代诗研究 
润物细无声——孙玉石80年代以来的现代诗歌研究 
新诗史研究 
误读与传承——奥登《在战时》与40年代中国诗歌 
解剖室、病理学与“诗人人格”的生成——郭沫若早期诗人形象的扩展性考察 
诗人研究 
诗人萧红 
“凝结成一个全体”:当代诗中的词与物——以欧阳江河《凤凰》为中心 
我看骆英的《第九夜》 
快感之快——读骆英长诗《第九夜》 
翻译与接受 
太多的空气: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不识于“我”——序《百年佩索阿》 
访谈 
对话耿占春:关于“失去象征的世界”及其他 
本辑作者简介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