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诗学及汉语诗性研究散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15404
  • 作      者:
    张杰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张杰,1955年生于武汉,祖籍河南鄢陵。1977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写作学和文艺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写作学研究方面,独撰并出版《大学写作概论》、《基础写作》等,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写作学教学与研究的理论体系。另与他人合著并出版写作教材多部。2007年主持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写作学硕士专业。在文艺学研究方面,主要关注接受理论、中国传统诗学与传统文化等研究领域,出版个人专著《后创作论》、《心灵之约——中国传统诗学的文化心理阐释》等,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人民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珞珈语言文学学术丛书:中国诗学及汉语诗性研究散论》分为三辑:第一辑“传统诗学的文化心理探源”,从中国传统诗学的本文阐释观念,以及“诗言志”说、“境界”说、“气象”说、“遇合”说等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诗学观念入手,发掘中国传统诗学中隐含的深层文化心理内涵,揭示中国传统诗学在世界诗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文化心理根源。第二辑“现代诗学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文化变迁带来的现代诗学建构所必须面对的重要理论课题,如“什么是艺术/文学”、“高新技术时代经典艺术的命运”、“视觉文化时代文学阅读的审美意义”等,侧重从西方诗学中汲取养分,为促进中国现代诗学的发展提供借鉴。第三辑“汉语诗性及相关理论问题的考察”,顺应现代诗学研究语言转向、文化转向的发展趋势,深入考察了汉语、汉字的文化特性,具体论述了汉语、汉字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建构作用,并提供了来自心理学实验的证据,对“语言世界观”理论及西甲方学者有关汉语、汉字特性问题的论述也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目的在于为中国现代诗学研究克服其“失语”障碍提供一条“回家的路”。
展开
精彩书摘
  应当说明的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提出过许多新的观点,不断丰富着人们对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左脑思维与右脑思维的各自特性及相互关系的认识。例如:通过实验发现人的右脑也有发育得很好的语言能力;通过实验证明右脑思维所具有的表象性、空间性和直觉性等心理品格使得右脑思维极富创造力;通过实验确定了胼胝体的存在,从而揭示出左右两半球的关系乃是协同运作、优势互补的关系……但是,所有这些新发展都没有能对西方心理学传统的左脑思维与语言思维同一的认识产生根本性的冲击,倒似乎成为对这种传统认识不断追加的新论证,从而使得这种观念更加巩固,更像“常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西方人传统的思维方式更偏向于理性思维,也就是左脑思维。二是西方人的语言普遍采用表音文字,直接通过听觉通道作用于左脑,这被认为是右脑的语言能力没有被使用而退化的原因。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西方心理学强调左脑思维是语言思维,而右脑思维是非语言思维的区分,应当说是合乎事实的。这方面经常被用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思想,首先来自图景和形象,以后他把它们翻译成词句和数学符号。当他创立相对论时,不是通过理性思维。他没有坐下来用纸和笔一步步算出这个理论,最后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理论的诞生是在一个夏天的下午,当爱因斯坦躺在长满青草的山坡上的时候。透过微闭的眼睑,凝视着太阳,玩味着通过睫毛而来的光线,当时他开始想知道沿着光束行进会是什么样子。他就像进入梦境一样,躺在那儿,让他的思想随意遨游,幻想着自己正沿着光束行进。突然他意识到(应当说是一闪念之间)这正是刚才所探求的问题的答案。这个意识正是相对论的精髓。不是逻辑推论,而是创造性的、直观的顿悟,是综合思维的结果,而不是分析思维的结果。
  ……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传统诗学的文化心理探源
中国传统诗学本文阐释的三重品格
原型阐释的三重品格
对艺术起源于巫术的两点新认识
从中西文学现象的比较看“意识公式”的原型阐释功能
原型体验与意境创造
作品:生命之象——中国传统诗学的作品观念及影响
中国传统诗学气象说对作品审美要求的文化心理阐释
说“遇合”——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接受依存统一关系的一种考察
对王国维境界说的一种探本之论
中国戏曲审美特征“三尽之

第二辑 现代诗学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追问模式的三种范型与两种主义
高新技术时代经典艺术的命运
视觉文化时代文学阅读的审美意义

第三辑 汉语诗性及相关理论问题的考察
语言的起源与语言的诗性
“另外一个世界的语言”——西方视阈中的汉语诗性研究
语言建构了世界——对卡西尔《人论》语言观的一种文化人类学解读
试论汉语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建构
对几种理论“常识”的质疑
——关于汉语诗性心理生成机制的描述(上)
来自心理学实验的证据——关于汉语诗性心理生成机制的描述(下)

附录
文化自觉、文化战争、文化立国——世界“现代性”进程中的文化三部曲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