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言
导言
一、概念的出现与定型——中篇小说研究的历史回顾
二、从沉寂到勃兴——新时期的中篇小说研究
三、《阿Q正传》——一篇小说可以定义一种文体吗?
四、定义中篇小说
历史篇
一、中西小说观念沟通背景下的中篇小说生成
(一)西方小说史上的中篇小说
(二)郑振铎的古典小说分类与中国小说史上的中篇小说
(三)中国古典小说中是否存在中篇小说样式
(四)历史资源对现代中篇小说生成的影响
二、现代中篇小说的篇幅容量究竟有没有规定
(一)期刊发表与中篇小说的发展
(二)历史、比较而存在的中篇小说篇幅问题
三、现代中篇小说的文体地位
(一)从中篇到长篇:《幻灭》、《动摇》、《追求》
(二)从长篇到中篇:《玉君》
(三)短篇小说:反叛传统与确立地位
(四)长篇小说:伟大的时代与伟大的作品
(五)总结:两端的繁荣与中间的沉寂
四、现代中篇小说的真实历史处境
(一)纵向比较里的中篇小说:现代与当代
(二)横向比较里的中篇小说:短篇、长篇与中篇
(三)展望中篇小说研究的空间
比较篇
一、中篇小说生成的混杂状态
(一)最初的尝试:从《冲积期化石》到《一叶》
(二)早期中篇小说的两种样式:《芝兰与茉莉》和《旅途》
(三)长篇的企图和中篇的成果
二、长短篇小说与中篇小说——以茅盾小说为主要分析对象
(一)二十年代乡土小说与长短篇小说
(二)茅盾的短篇小说创作理念
(三)从“历史脉络”到“社会剖面”——茅盾长短篇小说的创作轨迹
三、短长篇小说与中篇小说
(一)未完成的杰作与“短长篇小说”
(二)题材:革命战争中篇小说的报告文学化倾向
(三)人物:群像展览与场面描写
叙事篇
一、现代中篇小说叙事技巧的实验性
(一)无意识的实验——罗西:《玫瑰残了》
(二)政治事件的隐喻——欧阳山:《鬼巢》
(三)自觉的艺术追求——叶灵凤。师陀
(四)现代中篇小说叙事技巧的总结
二、中篇小说的“讲故事”传统
(一)对《阿Q正传》的继承——许钦文:《鼻涕阿二》
(二)回述自己的故事——老舍:《月牙儿》、《我这一辈子》
(三)民间的故事能手——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结语
附录:中国现代中篇小说作品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西南大学博雅论丛:中国现代中篇小说研究》把很多力气放在从文体学的角度探讨“中篇小说现象”。文章追踪现代文学三十年来中篇小说的创作及围绕其文体归属的争论,激活了中篇小说所牵涉的文体问题:中篇小说到底有过怎样的定位?现代中篇小说的创作情况与历史际遇怎样?怎样看待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之间的关系?论文对这些问题都进行了新的可贵的探索,对历来比较含混的概念沿革作了较为清晰的梳理,使中篇小说样式从学理层面得到更到位的描述。这篇论文对推进现代小说文体研究作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