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白鹿原》文学原型考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367087
  • 作      者:
    卞寿堂著
  • 出 版 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长篇小说《白鹿原》以其宏阔深邃的史诗品格与质实朴素的审美追求,为当代中国文学建构起了一个独特的且极具震撼力的艺术世界,自问世以来广受好评,并于1997年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白鹿原>文学原型考释》以《白鹿原》中人物、地名、传说故事为挖掘对象,通过实地考证和多方调查走访,还原小说中的文学原型与故事来源,帮助读者了解小说背景及真实的“白鹿原”。
展开
内容介绍
  《《白鹿原》文学原型考释》作者卞寿堂先生多年浸淫于陕西文史之中,通过对小说《白鹿原》的深入研读以及对地方文献史料的多方调研与钩沉,用考据法为解读这部当代经典之作开辟了一条幽微蹊径。小说中的“白鹿原”在现实中到底原型何指、此名又缘何而来?过往岁月中,在陕西特别是白鹿原地区,发生过多少铭史事件?朱先生、黑娃、白灵等人物究竟原型为谁?白鹿原上那些鲜为人知的神怪逸事又如何传诵民间?林总万千,尽现《<白鹿原>文学原型考释》之中。
展开
精彩书摘
    姑婆坟 ——从姑婆冢到武则天陵(乾陵)
    《白鹿原》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说的是西安“反正”后,从 西安逃跑的清廷巡抚方升,在“甘肃宁夏拢集起二十万人马反扑过 来,大军已压至姑婆坟扎下营寨,离西安不过二百里路,要决一死 战”。小说在这里提到一个地名叫“姑婆坟”。“姑婆坟”这个地名 显然是《白鹿原》作者“创造”出来的一个名称,因为这个地方根 本就没有一个“姑婆坟”。但从“姑婆坟”这个奇怪的名称来看,它应该是一个坟墓或陵冢之地,而且坟墓的主人也应该是个女人。这样看来,原来所谓的“姑婆坟”,实际应该是今咸阳市乾县北面的 乾陵——女皇武则天陵。据有关当事人的回忆和史料记载:西安“反正”后,原陕甘总 督升允(即小说中方升的原型)从甘肃平凉率清军南下攻西安,一 路破州陷府,直到乾州时遇到秦陇复汉军兵马都督张云山据城死守,不能前进。虽有一部分清军绕过乾州直逼咸阳,但取咸阳不成又退 回乾州。前后两个多月,清军对乾州城实行了残酷的包围攻击,并 以乾州城北高地为据点,这里的十八里铺、铁佛寺,特别是武则天 陵园都是甘军驻扎的营地,升允的总部就设在陵园附近的十八里铺。这与《白鹿原》中所示姑婆坟与西安的里程数、方位都十分相符。用“姑婆坟”来代称武则天陵真是别出心裁,非常符合“姑婆坟” 的含义,而且也给这次战争赋以荒颓莫名之状。乾陵位于乾县以北六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 合葬墓。唐高宗李治一生体弱多病,昏庸懦弱。但他的皇后武则天 却非常精明强悍,工于心计,颇具政治才能。她在帮助李治治理朝 政中,逐渐培植起权力野心,以致李治还在位的时候,朝中已以 “二圣”称之。李治死后,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逐步取得了对朝廷 的绝对控制权,后来终于取而代之,自立为“圣神皇帝”,并改国号 为周。直到82岁临去世前才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 高宗合葬于乾陵。所以乾陵在中国历代帝王陵中,是惟一的两个皇 帝的合葬墓;两人既是夫妻,又都是皇帝,这在古今中外也是绝无 仅有的特殊帝陵。人们常把乾陵视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 天的陵园,起码在印象上是如此。在武则天执政的数十年问,她极 力排黜李氏宗裔,重用武家子侄。武家子侄则依靠武则天这个“姑 婆”的靠山,飞黄腾达,权倾朝野,甚至武则天还有过把皇位传给 其侄的想法,这种姑侄专权的特殊情况已被当时公认,这大概就是 小说作者把武则天陵称作为“姑婆坟”的原因吧。武则天原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赐名“媚娘”。太宗死后,按唐制武则天因为无子而削发为尼。后因后宫之争,才被高宗迎回 并立为皇后,高宗后期的朝中大事,几乎全由武则天处理裁断。高 宗死后,武则天亲掌朝政,最后干脆连傀儡皇帝也不要了,自己作 了大周女皇帝。乾陵修建于公元683年,陵址是由武则天一手选定的,因唐高 宗当时死于洛阳,按照高宗遗旨和大臣的意见,均主张于洛阳筑坟 安葬高宗,而武则天“独违众意”,决定送高宗灵柩回长安,并修筑 了乾陵。22年以后,武则天死,亦葬之乾陵,这究竟是武则天临时 决定还是早有其意,不得而知。至此,乾陵工程才算告竣。乾陵坐北向南,以山为陵,利用梁山主峰(即北峰)和南面两 座稍低的山峰为骨架布局。海拔1000多米的圆锥形主峰即墓室所在,南面两座小峰东西对峙,构成陵园的天然门户。整个陵区从南向北 呈斜坡上升之势,直至主峰,看起来就像一个巨人,脚南头北,仰 面而卧,当地人说这个主峰是武则天的头,两座小峰是武则天的乳 房,所以也把这两座小峰称为奶头山。陵园的南北主轴线长达4.9 公里,由内外两城组成:外城早已无迹可觅,内城面积2.4平方公 里,北有玄武门,南为朱雀门,东称青龙门,西日白虎门,门外均 有石刻。当年陵园内还有献殿、下宫、画像祠堂等建筑。现在这些 规模宏大的建筑早已无存,仅剩下几对大阙遗址。乾陵南面的主轴线,是由3200块黑玉石砌成的526级台阶和18 座平台,其规模比南京中山陵还要大出三分之一。这些台阶和平台 的设计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第一层34台阶象征唐高宗在位执政 34年;第二层21台阶象征武则天即皇位21年;18座平台象征唐代 关中的18座皇帝陵墓等。无论是登上台阶顶端俯瞰脚下,还是从脚 下仰望梁山皇陵,皆有巍巍磅礴之势,气象非凡。在陵园主轴线沿途两侧,现存着华表、翼鸟、鸵鸟、石人石马,石狮、宾王石像、石碑等,雄伟高大,精妙无比。其中的两通巨型 石碑,一为“述圣记碑”,是武则天为高宗所立的功德碑;另一通为 “无字碑”,是武则天为自己留下的。碑向来为后人所刻,但武则天 死后,该碑始终没有刻上碑文,是功高无比呢?还是无德名状呢? 还是有言难表呢?这里面奥秘极深,耐人寻味。其实无字亦有字,她身后即位的李家子孙们对这位既是篡国皇帝,又是婆母祖宗的武 则天怎么说好呢?还是把“无字碑”留给后人们去猜谜、去评说吧。宏伟的武则天陵园及其附近的17座唐王子公主陪葬墓,并没有 被历代发动战争者所珍重,反而成为其战乱中所依托的理想庇护,这其中就包括升允率甘肃清军围攻乾州之战时的例子。甘军在陵园 高地设置了许多炮台,轰击乾州城。那些石人石马也曾是双方短兵 相接时互相利用的天然掩体,细心看时,至今犹存弹痕。当年的武 则天大概连做梦也想不到她的墓地还能起到如此的作用,甚至还成 为用作升允司令部的“姑婆坟”。在西安草滩以北确实有个大冢,人称“姑婆冢”。这个大冢是汉 宣帝刘询的生母王夫人的坟墓。汉武帝时,武帝刘彻迷信鬼神,朝 中奸佞乘机制造了“巫蛊事件”,使武帝杀了太子刘据及其全家。刘 据儿媳王夫人被杀后葬于娘家河南,惟王夫人幼子刘询因武帝念及 已是重孙,免于一死。武帝之后,皇室乏嗣,流落于民间的刘询终 于继承皇位,即后来的汉宣帝。宣帝刘询登基后,便把含冤而死的母亲王夫人遗骨千里迢迢迁 至汉长安城清明门外安葬。随王夫人护柩的娘家人从此也于冢旁筑 室而居,守护坟墓;娘家人按辈分将王夫人称为姑婆,故而将王夫 人的墓冢称为“姑婆冢”或“姑婆坟”。这些守坟的娘家人世世代 代在此繁衍,便形成了冢后的王前村,而姑婆冢也就成了王夫人墓 冢的名称,被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白鹿原》作者陈忠实肯定对姑婆冢是了解的,于是便恰如其分 地把姑婆冢的名称变为姑婆坟,移植到埋葬武则天的乾陵。从这个 细小的情节中可以使人看出陈忠实的多学博览和创作上的奇思缜密。P20-24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白鹿原》中的部分地名原型与出处
白鹿原与白鹿村
——地理的白鹿原和文学的白鹿村
滋水县与滋水县城
——蓝田县与蓝田县城
白鹿书院与四吕庵
——芸阁学舍与吕氏庵(四献祠)
姑婆坟
——从姑婆冢到武则天陵(乾陵)
韩氏冢
——刘镇华的司令部与众说纷纭的韩森冢
革命公园与抬死人
——西安革命公园与"万人冢"的来历
古关峪口
——秦楚之要冲、雄奇蓝关道
茂钦与南梁
——陕北革命根据地的两个早期中心照金与南梁
滋水与滋水桥
——灞河与灞桥
润河与背河
——河与专事背人过河的行业
大王镇高级小学与非常代表会议
——区立巩村高级小学与中共陕西临时省委第五次扩大会议
南山脚下的温泉
——"蓝田八景"之一的"石门汤泉"
北岭
——横亘蓝田北面的一道屏峰绣岭
骊山
——横岭的一部分、著名的游览胜地
渭河、渭河渡口与渡口之战
——关中母亲河及解放西安时的强渡渭河
章坪镇与红三十六军覆没
——红二十六军在张家坪遭伏失利
朱家砭与朱先生的葬礼、葬地
——新街村鹤鸣沟与牛兆濂先生的葬礼、葬地
棒槌峰与棒槌神会
——祝篑寺山与六月六古庙会
麻坊镇哨卡与联络科长鹿兆鹏
——癢湖镇与受敌盘查的联络科长胡田勋

第二编 《白鹿原》中的部分人物原型与出处
朱先生
——清末举人、关中大儒牛兆濂
张总督
——西安辛亥革命起义领袖、民国陕西首任都督张凤
清廷巡抚方升
——清末陕西巡抚端方与陕甘总督升允
四进士、四贤
——北宋进士吕氏四兄弟
是人的"白狼"
——河南反袁农民起义军领袖白朗
刘军长与镇嵩军
——祸陕军阀刘镇华及镇嵩军
二虎守长安
——杨虎城、李虎臣将军与守卫西安之战
习旅长与习旅
——许权中旅长与许权中独立旅
黑娃救习旅长
——警卫员黑娃与许权中旅长
冯司令投蒋反共
——冯玉祥追随蒋介石反共反革命
于主席离陕与宋主席临陕
——于右任离开陕西与宋哲元来陕主政
十七师茹师长与中条山抗战
——孙蔚茹、赵寿山中条山阻击日寇
辛龙辛虎与南山土匪
——旧时的南山土匪和党对土匪的政策
鹿兆鹏
——蓝田早期共产党员集体的化身
胡达林
——革命烈士胡达明
廖军长与红三十六军
——刘志丹与红二十六军
姜政委投敌叛变
——杜衡的"左"倾错误及其叛党投敌
白灵
——巾帼英雄张静雯烈士
二营长焦振国
——国民党伪保警起义人员齐振国
白孝文起义受嘉奖——贺龙弄错了
——李震受贺龙嘉奖与蓝田自卫团起义真相
滋水县第一任县委书记秦继贤
——中共蓝田首任县委书记朱平和县长孙生贤

第三编 《白鹿原》中有关事件的原型与出处
滋水出勺勺客
——久负盛名的蓝田厨师之乡
西安"反正"
——响应辛亥革命的西安反清武装起义
白鹿村《乡约》
——产生于宋代的《吕氏乡约》
《乡约》成了官名
——《乡约》之演变及旧时县以下政权机构
鸡毛传帖交农器
——民国初期蓝田的一次大规模农民交农暴动
火烧粮台
——党领导的西原青年捣毁镇嵩军狄寨粮台
朱先生修《滋水县志》
——牛兆濂先生与其主纂的民国《续修蓝田县志》
国民革命培训班
——围城期间的西安暑期学生训练班
西安农民运动讲习所
——陕西农协骨干的学校、农民运动的播火源
滋水县人民自决委员会
——大革命时期的蓝田县人民自决会
滋水县一年换四个县长
——蓝田人民的觉醒和斗争精神的反映
中国北方最大的一次军事暴动
——具有重大影响的渭华起义
民国时期的三大灾害
——十八年年馑、十九年蝗害、二十一年"虎疫拉"
白鹿村取水伐马角
——旧时农村一种大型社火祈雨活动
白鹿原是本县的红窝子
——中共蓝田地下党组织最活跃的白鹿原西区
十几年后的革命烈士碑
——张静雯烈士平反昭雪后的反思
钟楼上迎风招展的红旗
——西安解放的标志、人民胜利的象征

第四编 《白鹿原》中有关故事传说的渊源探讨
白鹿原上的白鹿与神鲸
牛兆濂名字的来历
牛兆濂游华山
牛兆濂大晴天穿泥屐
牛兆濂观星测成豆
牛兆濂卜算丢牛
牛兆濂的一句至理名言
西安"反正"中的牛兆濂
牛兆濂智斗刘镇华
牛兆濂禁烟
牛兆濂赈灾
牛兆濂抗日宣言及抗日壮行
秦传国玉玺的记载与传说
蓝田玉和"玉种蓝田"
"白狼"与"天狗"
刘秀走南阳遇殷梨花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