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健全的心理素质则对个体抵御有害因素的侵袭起保护作用。
三是人格特征对精神障碍的发病和症状表现起赋形或修饰作用。如具有表演型人格特征的人,受到强烈精神刺激发生精神障碍时,多突然起病,表现为具有丰富情感性、夸张性和戏剧性色彩的癔症。具有分裂性人格特征的人,多隐渐起病,常无外界诱因,逐渐出现乖僻、冷漠、退缩等行为异常,发展成为精神分裂症。
精神刺激的发病机制主要表现为心理和生理刺激反应,即个体在精神刺激作用下产生应激。通过神经解剖学和大量观察证据证明,应激反应中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是同时发生的。具有易病素质的个体在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之后,常迅速出现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变化。
1.心理应激反应心理应激反应可分为情绪反应、自我心理防御反应及行为反应,互相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最初出现的是对精神刺激(应激原)的认知与精神刺激相应的情感反应。继而产生心理适应过程,表现为意识领域的心理应对机制(psychological coping mechanism)或无意识领域的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以消除精神刺激的有害影响,恢复心理平衡。
情绪反应中最常见的是焦虑,还有愤怒、内疚、恐惧、抑郁、习得性无助等。自我心理防御反应有合理化、压抑、投射、倒退、升华、否认、补偿、抵消等,心理防御机制仅仅是一种自我欺骗,但它起到了暂时解除痛苦和不安的作用。行为反应主要表现有攻击、退缩等,按应对方式可分为问题应对和情绪应对两类。问题应对多见于当事人自认为能改变个人所面临的处境或挑战;情绪应对多见于当事人自认为无力改变具有威胁性环境,从而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大多数人在不同时期兼用问题应对和情绪应对两种不同的应对方式。应激期间产生何种心理反应,受应激原、环境因素、本身人格因素的影响。即使对同一个人同样应激原,不同时期往往也会有不同的应激反应。
应激的心理反应对身心健康不同影响可分为应激阻抗者和应激障碍两种。应激阻抗者对一定的紧张性刺激或情境特别有耐受力,这类人的人格特点可概括为:能积极参与投入相应的工作与生活;自认为有能力控制生活变故及紧张的状况,能采取行动解决问题;能把生活、工作的变化作为对自己的挑战。应激障碍表现为因反应过度而表现出的相应的身心疾病。应激障碍的治疗策略,应着重于帮助患者正确理解自己与应激事件的关系,消除现存的心理障碍,增强应激能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