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什么是人格障碍
你的反应生病了
近年来,我们经常会听到“人格障碍”这个词。它以前是被称为“人格异常”,原本在英语中的说法为“PersonalityDisorder”。为了给读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我决定在本书中采用英语说法的对应译文。
但是,我们听到“人格障碍”这个词,往往很难立刻联想到其症状内容。即使我们觉得好像在哪儿听过,也难以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地方有问题。
我们自己在与外界交流的时候,基本上都有既定的模式。有的人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或是激动不已,或是失落郁闷,或是躲在家里不出门,而其他人也许会很平静或者很冷静地面对处理。每个人的应对方式基本上都是有一定模式的。
当这样的应对反应呈现出病态特征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人格障碍”。
与外界的交流出现问题
你变得无法自控
每个人都很重视自己的“人格=性格”。
但是,对那些与外界之间的交流模式呈现病态的人来说,如此理所当然的事情却变得很难。
“恋人说我啰嗦,我感觉自己像是被浇了一头冷水。我本来还觉得自己开朗的性格是我的优点所在,如今觉得这一点遭到了恋人的否定。若在平时,对这样一件小事,我肯定很快就能释怀。现在却一直耿耿于怀,甚至觉得失落郁闷,还会一味地认定是自己不好,最后心情陷入绝望的低谷,觉得恋人不会再继续和自己交往了,甚至还想一死了之。”
患者情绪非常低落,然而,从恋人的角度来看,也许只是当时工作太过繁忙,不太想说话而已。
就这样,身处社会之中,原本自然而然就掌握了的稳定的应答模式就此崩溃。个性中原本属于自己的优点,最后却被否定了,为此常常与家人和朋友发生摩擦,就连对原本十分喜欢的恋人,也变得无法信任。这就是“人格障碍”。
开朗的自己和没用的自己
一向十分开朗温柔的自己,因为某一件事的发生,变得失落消沉,从此躲进自己的世界不愿出来,给周围的人带来种种麻烦。这就是“人格障碍”的典型症状。
看见你的“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自己处于一种无法与周围的人融洽相处的状态。它有几个明显的特征:
首先,自己与外界的应答模式,会出现不顺利的情况。病人自身也会因此觉得痛苦难受,别人也会因此而觉得苦恼。这种症状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会动不动就发火,也有的人会表现得十分冷静。问题的关键在于总会有人因为这样的情况感到痛苦烦恼。
接下来,随着这样的症状的渐趋明显化,病人就会开始出现抑郁症的症状。而家庭是与我们最密不可分的小社会,因此病人对家人产生影响的情况非常之多。最终导致病人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感到痛苦。这就是人格障碍的问题点。
此外,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人格障碍没有特定的形成原因,容易发生于从青春期到青年期的年轻时期。有时候,随着病人年龄的不断增加,症状也会逐渐消失。
人格障碍的三大特征
患病与否只有一线之差
“人格障碍”的麻烦之处在于,难以界定从哪里开始就属于人格障碍的范畴。
仔细想想的话,在与恋人或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受伤,感到失落消沉,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情。如果只是感到失落,不想去上班的话,那就算不上是人格障碍;如果症状升级到容易与社会发生摩擦的程度,那就可以说是人格障碍了。
诊断的标准在于是否出现“难以生存”的症状,如:“本人是否感到痛苦”、“与周围的人之间的摩擦是不是很大”等等。即使别人认为你是特别“难以相处的人”,即使他人评价你是“与众不同的人”,只要你可以毫无问题地在社会中生存下去,那就不能说你患上了“人格障碍”。
在“健康”与“人格障碍”之间,没有可以通过数字来评判的标准。然而糟糕的是,有时候,那些根本不需要接受治疗的人,却被盖上了“人格障碍”的烙印。
不能通过数字评判的严重症状
庞杂的病因
“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我们一般都认为是“环境o培育方式”出了问题,其实原因绝不仅在于此。以下的这些原因错综复杂地交错在一起,最终导致人格障碍的产生:
1.天生的原因
2.大脑的发育障碍
3.环境?教育方式
4.社会状况?时代背景
5.激烈的变化
在这些因素之中,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关注的是“社会状况?时代背景”。社会竞争愈演愈烈,核心家庭化不断发展,每个人心中在乎的人也越来越少。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中,我们想要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小孩也变得越来越难了。
但是,从治疗的角度来说,追究原因并不重要。有时候,家人会觉得自己责任重大,从而烦恼不堪,其实这也是没有必要的。与其如此,不如积极地集中注意力接受治疗。
引起人格障碍的病因包含各个方面
最佳治疗机会稍纵即逝
没有人会主动对医生说“我得了人格障碍”,然后开始接受治疗。一般都是直到病人无法抑制住莫名其妙的愤怒和不安,最终出现具体的行为举动,苦恼的家人再也忍受不了了之时,家人才会将病人带到医院来就诊。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一般模式。
那么,所谓的“具体行为”指的是什么呢?
从精神学角度来说,指的是“无法通过语言途径来解释的行为”。病人们感到痛苦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还没有学会说话之前的幼儿时期。因此,即使你问他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呢?”,他们也无法回答。
关于“具体行为”,可以列出来的有服药过量、割腕、饮食过量和催吐、自杀的暗示、自残行为、性依赖等等。
有些时候,被卷进痛苦漩涡的人并不仅仅只有家人,患者们所依赖的朋友有时也会因为患者的某些行为感到苦恼痛苦。
将周围的人都卷进痛苦漩涡的行为成为就诊的契机
“安心感”和“安全感”
刚出生的小孩是不会说话的,他们总是以各种方式想要将自己的欲求传达给大人们,比方说“肚子饿了”、“困了”、“想尿尿了”等等。当他们的要求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安心感”。对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大多数情况下拥有与母亲共享的“安心感”是非常重要的。
再过一段时间,等到他们学会站起来走路的时候,孩子们的世界一下子就宽广了起来。按年龄来说的话,大概在1到2岁。这一时期在专业用语中被称为“分离期”,对孩子人格形成来说也是重要时期。
当孩子们在不断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感到害怕,感到不安寂寞的时候,孩子们会自然地把一直保护自己的父母当做避风港。这就是“安全感”。这可以让他们觉得“就算失败了,还有地方可以回去”。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会安下心来,重新去挑战外面的世界。就这样,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
幼儿时期的“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在三岁之前,孩子们一般都是过着小皇帝一般的生活,不管有什么事情,周围的人都会为他们安排得好好的。到三岁之后,他们就要开始学习“教养”、“忍耐”、“撒娇”。在这个阶段中,他们要开始变得坚强,以求日后能在社会上生存下去,比方说要学会配合他人、该让步的时候就要让步等等。
这样一来,孩子们也渐渐地能忍耐一些小小的伤痛。
等他们再长大一点,开始上学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始认识到父亲以及身边的人们都是“拥有力量的存在”,也会开始了解规则、理想等概念。在这一时期,父亲既是他们身边最亲近的大人,也是他们通往社会的入口。
再过不久,等孩子们进入青春期,他们就会发现其实大人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曾经英雄般的父亲看上去也开始逐渐褪色。他们也会渐渐弄清楚什么是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什么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这样,孩子们的心灵得以健康地成长,也会在社会中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