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研究:以历代古籍为中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08905
  • 作      者:
    张维新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法律史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交叉学科。它把法律与历史融合为一体。这在中国古代已是如此。这门学科之所以会久存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法律是中国任何一朝代不可缺少的一种治理方式。《中国法律史研究丛书·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研究:以历代古籍为中心》以历代古籍为中心对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对先秦法家“轻罪重刑”法制学说的不同评判
    《刑德》篇记载了御史大夫桑弘羊一派和贤良文学就法律相关问题所展开的激烈论战内容。与法律相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治国要“法治”还是要“人治”的问题,治国要“德礼”还是要“法势”的问题,以及法度要“严酷”还是要“宽平”的问题。
    首先,在第一个问题上,桑弘羊一派认为法的作用要超过人的作用,应当以法治国:“执法者国之辔衔,刑罚者国之维楫也。故辔衔不饬,虽王良不能以致远;维楫不设,虽良工不能以绝水。”治理国家不用法,就如同“释阶而欲登高,无衔橛而御捍马”;而贤良文学则认为,人的作用要大于法的作用,主张实行贤人政治来治理国家,他们说:“辔衔者,御之具也,得良工而调。法势者,治之具也,得贤人而化。执辔非其人,则马奔驰。执轴非其人,则船覆伤。”
    其次,在后面两个问题上,桑弘羊一派认为,治国必须首先注重威势和实力,承袭了先秦法家所认为“人性好利”的人性论,认为治国必须有完备严密的法律,对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推崇备至,并继承了商鞅的重刑主义思想,公然强调“盗伤与杀同罪”,主张轻罪重判。他说:“商君刑弃灰于道,而秦民治。故盗马者死,盗牛者加,所以重本而绝轻疾之资也。……盗伤与杀同罪,所以累其心而责其意也。……故轻之为重,浅之为深,有缘而然。法之微者,固非众人之所知也。”
    桑弘羊一派提出治国必须以令教民、以法督奸的主张,阐明轻罪重刑和严格执法的必要性,他们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了商鞅和韩非及其法治理论在法制历史上的重要作用。而贤良文学则认为,治国应当以德政为先,反对不教而刑,并且认为法网苛密、刑罚严酷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他们痛斥严刑酷法和“连坐”之制,主张约法省刑,刑罚适中。贤良文学在指责秦法和韩非的基础上,提出了“论心定罪”的主张。他们说:“夫为君者法三王,为相者法周公,为术者法孔子,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
展开
目录
总序
导论
一、论题释义及其论域
二、学术史回顾
三、基本立论与分析路径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先秦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
第一节 《尚书·吕刑》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一、追述法律的起源及其沿革
二、诠释西周“明德慎罚”法制原则的新变化
三、拓展《周礼》“三典”制度的新内涵
四、《尚书·吕刑》的法制史料价值
第二节 先秦古籍对法律起源问题的研究
一、先秦史书关于法律起源问题的不同学说
二、儒家经典论法律起源
三、墨家经典论法律起源
四、道家经典论法律起源
五、法家经典论法律起源
第三节 先秦古籍对“象刑”制度的研究
一、“象刑”一词来源于《尚书》
二、先秦古籍关于“象刑”的不同论述及其评价
三、“象刑”的实质内涵
第四节 先秦古籍对复仇制度的研究
一、墨家及法家经典对复仇制度的探讨
二、儒家经典对复仇制度的探讨
三、对先秦古籍探讨复仇制度的简要评价
第五节 先秦古籍的“刑名”学说发展史研究
一、《竹刑》:民间刑名之学
二、《法经》:国家刑名之学
三、《申子》:君臣刑名之学
四、《商君书》:官方刑名之学
五、《韩非子》:先秦法家“法治”理论的集中表达

第二章 秦汉至隋唐史学类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
第一节 《史记》与《历代刑法志》概述
一、《史记》中的法制史问题概述
二、《历代刑法志》中的法制史问题概述
第二节 《汉书·刑法志》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一、吸纳先秦儒、法而论述“兵刑不分”的法律起源说
二、糅合先秦儒、法而论述“德主刑辅”的法制原则
三、考评周秦以来至汉代年间的法制演变历史
四、评点先秦以来重大法制事件或典型法制史论
第三节 《晋书·刑法志》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一、从立法制度演变史层面凸显“法律儒家化”主题
二、从司法制度演变史层面凸显“法律儒家化”主题
三、从法学研究历史层面凸显“法律儒家化”主题
第四节 《通典·刑法》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一、强调法制史为现实政治服务
二、求真务实地考证法制史事件
三、客观公正地评论法制史人物
四、辩证地看待古人的法制史论

第三章 秦汉至隋唐政论性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一)
第四章 秦汉至隋唐证论性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二)
第五章 宋元明清史学类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
第六章 宋元明清政论性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一)
第七章 宋元明清政论性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二)
第八章 历代律学类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
第九章 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发展阶段及典型史家、事件之研究
第十章 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研究的几点断想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