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伤寒全生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399445
  • 作      者:
    (明)陶节庵辑
  • 出 版 社 :
    中原农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伤寒全生集》成书于明正统十丰乙丑(即公元1445年),为明·陶华晚年的作品。陶华,字尚文,号节庵道人。据其自序推算,当生于公元1368丰。卒年不详,大约在明正统十年(1445年)之后。浙江余-杭人。自幼习儒,旁通诸说。临证精于脉诊,随证方方,不拘成法,多有奇中。永乐年间为医学训科,宣德年间致仕,著有《伤寒六书》和《伤寒全生集》。
    《伤寒全生集》成书后即刊行于世,全书共四卷,约14万言,内容包括序、凡例(据叶眉寿堂藏版补入)、目录和正文四部分。目录分属各卷之前(此次整理增补了总目录,以方便读者),正文四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及六经标本,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正伤寒,温热病,具阴证,类伤寒,阴阳相似,合病,并病,风温,痉症,疫疬天行等;第二部分为各种症状及证候的辨证论治,并列方药及加减变化,即所谓“辨一证,则立一方。一方之中,出入加减,更察其病情变态,临证用药,便能奏效非常”。书中收部分针灸之法,“颇有愈病之功,且助汤药所不及”。
    《伤寒全生集》为陶氏虑其子不能习为良医而著,实乃陶氏一生习医之精华。对仲景《伤寒论》言而未尽者,足以发仲景不传之蕴,故对仲景伤寒,实有发挥之妙;对伤寒症状及证候的辨证论治上,往往不拘成法和成方,每每加减用之,具有很高的临床指导意义。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叶天士影响较大。可作为研究《伤寒论》和陶氏学求思想的重要书籍之一。
展开
精彩书摘
    此盖取脉不取证也。原夫夹阴、伏阴、真阴、阴躁、阴利等证,皆为色欲内伤肾经,虚损复受寒邪,阴气独盛,阳气以衰,故有此证此脉(富贵之家,后官充满,肾虚可知,当核实看去,不得轻投寒凉)。谚云:伤寒偏死下虚人。诚哉,是言也!肾经真气者,人命之根也,可不谨养乎!
    伤寒合并病论第十三
    (此篇句句透彻,开发后学灵动之气,妙甚!妙甚!)合病并病二症,世所难明。若非得其精专,焉能识此症也!其合病者,两阳经或三阳经齐病,不传者为合病。并病者,一阳经先病未尽,又过一经而传者为并病。且如太阳阳明并病,一证若并未尽,仲景所谓太阳症不罢,面色赤,阳气怫郁在表,不得发越,烦躁,短气是也,是传未尽,尚有表证,法当汗之,麻黄汤桂枝各半汤④(尚有太阳,故汗之)。若并之已尽,是为传过,仲景所谓太阳证罢,潮热,手足汗出,大便秘而谵语,法当下之,以承气汤(传入阳明胃,故下之)。是知传则入腑,不传则不入腑,言其传变如此也。三阳互相合病,皆自下利。太阳阳明合病,主葛根汤;太阳少阳合病,主黄芩汤;少阳阳明合病,主承气汤。三阳合病,无表证,俱可下。但三阳经合病,仲景无背恶寒语句(不恶寒,汗过脉不浮,是无表证),虽则有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乃属太阳而非三阳合病也。三阳若与三阴合病,即是两感(两感)。所以,三阴无合并病例也。大抵伤寒二阳经合病,必用二阳经药合治之。三阳经合病,必用三阳经药合治之。如人参羌活汤,乃三阳经之神药。麻黄汤、神术汤,太阳经药。葛根汤、白虎汤,阳明经药。小柴胡汤,少阳经之药也。
    合病,若冬月正伤寒,照此例用药。若时症,其脉多有二经、三经合病者,治以小柴胡。兼内伤,治如劳力,合补中益气之类,不得过治,致生别病。先用合病药,不愈,然后如此治。
    伤寒两感误治论第十四
    两感者,阴阳双传也。虽为必死,然亦有可救者(两感一症,死者甚多,余业此数年,从未一见)。虚而感之,深者必死;实而感之,浅者犹或可治,大羌活汤主之。盖用药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活人书》救里四逆汤,攻表桂枝汤。殊不知仲景云:太阳与少阴俱病,头疼,恶寒,为太阳邪盛于表;口干而渴,为少阴邪盛于里。阳明与太阴俱病,身热,谵语,为阳明邪盛于表;不欲食,腹满,为太阴邪盛于里。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寒热,呕而口苦,为少阳邪盛于表;烦满,囊蜷,为厥阴邪盛于里也。三阳头疼,身热,耳聋,胁痛,恶寒而呕,邪在表者,已自不可下之(邪未尽下,可不尚属少阳)。其三阴如腹满,干呕,口渴,囊缩,谵语,便实在里者,可不下乎?
    ……
展开
目录
原序
伤寒全生集序
刘序
刻《全生集》评本书后
原凡例
凡例
陶节庵伤寒全生集卷之一
伤寒总难提纲第一
辨正伤寒温病热症论第二
辨伤寒伤风中寒不同论第三
辨伤寒审证问因察形正名总论第四
辨持脉手法例第六
辨论浮脉形状指法主病例第七
辨中脉形状指法主病第八
论沉脉形状指法主病第九
辨内外伤证治不同论第十
伤寒太阳脉似少阴少阴证似太阳用药不同论第十一
伤寒阴证身热面赤认作阳证误治论第十二
伤寒合并病论第十三
伤寒两感误治论第十四
伤寒寒热二厥论第十五
伤寒统论第十六
伤寒标本论第十七
伤寒传足不传手经论第十八
三阴无传经论第十九
治伤寒症病所察病人色法第二十
治伤寒症病所察病人声法第二十一
治伤寒症病所察病人形体法第二十二
治伤寒症病所察病人鼻法第二十三
治伤寒症病所察病人口唇齿牙法第二十四
治伤寒症病所察病人耳法第二十五
治伤寒症病所看病人目法第二十六
治伤寒症病所察病人舌法第二十七
治伤寒症病所按病人心胸有无痛处法第二十八
治伤寒症病所问其大小便通利法第十九
治伤寒症病所问其渴与不渴法第三十
治伤寒诸禁忌法第三十一
足太阳经见证治例第三十二
足阳明经见证治例第三十三
足少阳经见证治例第三十四
足太阴经见证治例第三十五
足少阴经见证治例第三十六
足厥阴经见证治例第三十七
辨伤寒凭证不凭脉凭脉不凭证第三十八
辨伤寒见风脉伤风见寒脉论第三十九
察内外伤口传心受脉法第四十
辨伤寒急温急下论第四十一
辨伤寒脉浮可下脉沉可汗论第四十
辨伤寒可发汗例第四十三
辨伤寒不可汗例第四十四
辨伤寒可下例第四十五
辨伤寒不可下例四十六
辨伤寒可吐例第四十七
辨伤寒不可吐例第四十八
辨伤寒可温例第四十九
辨伤寒不可温例第五十
用药寒温相得论第五十一
陶节庵伤寒全生集卷之二
陶节庵伤寒全生集卷之三
陶节庵伤寒全生集卷之四
附录 伤寒全生集书影选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