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动物地位问题的法学与伦理学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33075
  • 作      者:
    崔拴林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崔拴林,男,山西兴县人,山西财经大学(原山西财经学院)法学学士、硕士;厦门大学法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民法基础理论和物权法的教学与研究。在《法学》、《法律科学》、《江海学刊》、《罗马法与现代民法》、《时代法学》、《河北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法学院校学术大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文丛:动物地位问题的法学与伦理学分析》分别在法学和伦理学的层面上,探讨了动物是否可以成为私法主体、道德主体,以及在动物不能成为法律主体的前提下如何界定与保护动物福利等问题。申言之,首先,在法学层面上,《中国法学院校学术大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文丛:动物地位问题的法学与伦理学分析》从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这两个方面分析了动物主体论的缺陷和动物客体论的合理性;其次,在伦理学层面上,《中国法学院校学术大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文丛:动物地位问题的法学与伦理学分析》基于康德主义道德哲学的理念,重点批判了汤姆·雷根提出的动物权利论的理论缺陷;最后,本书探讨了动物客体论语境下动物福利概念的内涵、动物主体论者界定动物福利概念时存在的缺失,以及我国动物福利保护的基本理念和途径,以期为我国的动物福利保护工作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三节 动物主体论的主要内容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和环境伦理学的不断发展,保护动物、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此背景下,国内外环境伦理学界和(民)法学界有关动物应该成为道德(权利)主体和法律(权利)主体的主张——本书将之统称为“动物主体论”——也日渐增多。是否要将动物确立为道德主体和法律主体,既是伦理学和涉及道德问题的法哲学上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法律上涉及私法主体范围之扩张以及传统私法主体制度之变革的重大理论问题,同时,伦理学(或者法哲学)层面上论证动物之道德(权利)主体地位的观点也是在法学(包括私法学)上论证动物之法律(权利)主体地位的重要依据,所以,要全面分析动物是否具备私法主体地位的问题,就要在法学和伦理学两个层面上展开。据此,本节将分别介绍国内外法学学者和伦理学学者论证动物主体论时提出的法学依据和伦理学依据,本书第二章至第四章也将分别在法学层面和伦理学层面上来分析此等法学依据和伦理学依据的合理性。
    一、国内外法学学者论证动物主体论的法学依据
    (一)国内法学界论证动物主体论的主要观点
    1.法律主体的拟制本质使动物具备成为主体的标准
    法律上的主体概念是法律拟制的产物,主体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迄今为止,法律主体经过了如下两个阶段的变迁:第一个阶段,主体的范围在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内部不断扩大,直到与整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完全重合,这个阶段的完成标志着生物人不因其个体差异而均成为法律主体;第二个阶段,法律主体的范围超出了生物人的范围,开始向组织体扩展,法人成为法律的主体,这也更加凸显了法律主体的拟制本质,说明法律主体并不是先天的或在逻辑上存在于法律之前的。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之概述
二、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本书的内容与结构
(一)动物地位问题的法学分析
(二)动物地位问题的伦理学分析
(三)动物客体论语境下动物福利的含义与保护

第一章 私法主体制度的发展与动物主体论的提出
第一节 近代德意志法系中私法主体制度的确立
一、确立自然人主体的思想基础
(一)生物人普遍享有自然人资格的观念史概述
(二)近代德意志法系确立自然人资格的主要思想依据:自由意志理论
(三)功利主义思想:确立无理性人之私法主体地位的思想依据之一
二、私法上确立法人之主体资格的思想资源与其他原因
(一)法人有机体说的内容与合理性
(二)法人有机体说在私法主体制度上的理论意义
(三)法人有机体说所倡之意志理论在财团法人制度中的体现
三、结论
第二节 现代私法中主体范围的扩张
一、近现代私法主体范围之扩张的原因
二、私法主体范围扩张的若干典型
(一)一人公司的出现与发展
(二)消费者与经营者的确立
(三)雇主与雇员的确立
三、私法主体范围扩张的制约因素
(一)私法主体范围扩张的首要制约因素:私法主体制度蕴含的价值观
(二)私法主体范围扩张的其他制约因素
第三节 动物主体论的主要内容
一、国内外法学学者论证动物主体论的法学依据
(一)国内法学界论证动物主体论的主要观点
(二)国外法学学者论证动物主体论的若干观点
二、国内外学者论证动物主体论的伦理学依据
(一)缺乏道德能动性不应成为否定动物之道德(权利)主体地位的理由
(二)汤姆·雷根的“动物权利论”简介
(三)德格拉齐亚与塞庞提斯的“唯感知论”
(四)本能基础论

第二章 动物地位问题的法学分析
第一节 动物主体论在私法理论层面上的缺陷
(一)本理论超前且务实的理论立场值得借鉴
(二)本理论确立宪法人格的理论依据值得赞同
(三)本理论中“利益——主体”的论证理路值得赞成

第三章 动物地位问题的伦理学分析
第四章 汤姆·雷根之动物权利论的双重逻辑与相关缺陷
第五章 动物客体论语境下动物福利的含义与保护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