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反洗钱:概念与规范诠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333686
  • 作      者:
    王新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新,男,江苏镇江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1986年、1992年和1995年在北京大学法律系分获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5年在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获得法学硕士(LL.M.)学位。1995年至今,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刑法、外国刑法、国际刑法、金融犯罪。独著《国际刑事实体法原论》、《金融刑法导论》、《金融诈骗及对策》,主编《基层检察实践探究》,参著《案例刑法学》、《中国刑法论》、《刑法学概论》、《金融犯罪研究》等,合译《犯罪学》(加罗法洛著),在《中外法学》、《政法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承担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金融犯罪研究》等课题。
展开
内容介绍
    《反洗钱:概念与规范诠释》紧密地围绕“洗钱”一词的两个关键组合字“洗”和“钱”,按照“本质研究—概念诠释—规范求证”的逻辑进路进行研究,从国际和国内反洗钱立法的背景和需要的视角,对国际性组织和世界七个主要国家反洗钱立法的差异和变化进行系统的考察和梳理,分析其关于洗钱概念的立法用词和逻辑,从中透析它们的共性和各具特色的形态,以期与我国进行比较借鉴。
    此外,《反洗钱:概念与规范诠释》以国际反洗钱的权威组织对我国反洗钱和恐怖融资工作的评估报告为切入点,从实然层面和应然关系两个方面,剖析我国反洗钱的罪名体系与国际性反洗钱标准的接轨和距离,着重对犯罪客体的归类、上游犯罪的立法技术选择、客观行为方式的抉择、主体范围、主观方面、刑事处罚的轻重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且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和重构的设想。同时,本书还论证我国关于洗钱等刑事案件的司法适用问题,有机地将反洗钱的理论问题融入反洗钱实务部门最为关心的焦点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在《牛津辞典》中,“launder”的含义是“wash”,可以翻译为“洗烫衣物”,强调的是“清洗”这一行为过程,完全是个生活化的常用词,是个中性词。至于“money”的含义,一般被翻译为“钱”或者“资金”。但是,从传统意义上讲,在“洗钱”这个词组中,“money”就不再是一个中性词,已经加入否定性的评判因素在内,具有贬义的含义。在外延上,它一般不包括具有合法来源的资金(也可称之为“干净的钱”),可以形象地特指“脏钱”(Dirty Money)①。例如,在《布莱克法律词典》(Black'sLaw Dictionary)中,“Money-Laundering”就被阐释为:“通过合法的人员或者账户转移非法获取的资金,以掩盖其真实来源之行为。”②由此可见“钱”在“洗钱”这个词组中的特有内涵和属性。作为刑事术语出现,“洗钱”一词最早诞生于美国,是指黑社会(Mafla)将非法收入与合法商业活动的现金收入混合在一起,从而使得“脏钱”看起来合法或者“干净”之过程。@具体而言,“洗钱”一词是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财政部特工试图抓捕芝加哥黑社会头子阿尔·卡彭时发明的。在当时,美国的商业洗衣房兴盛一时,以阿尔.卡彭为首的黑社会组织在芝加哥开设了几百个洗衣房,为顾客清洗衣物,并收取现金,然后将这部分现金收入连同其走私酒所获取的其他犯罪收入,一同向税务机关申报,于是偷税漏税与洗钱密切相联系了,该组织的犯罪所得也被披上了合法收入的外衣。①但是,直至1973年,洗钱这个英文术语才第一次真正出现在印刷物中。在报道当时沸沸扬扬的“水门事件”时,一些美国报纸就开始使用“Money-Laundering”一词,形象地描述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的竞选班子如何通过launde-ring,将带有贿赂性质的政治捐款转变成为合法的竞选资金。②著名的《牛津英语词典》在阐释“洗钱”一词时,就认为“该词语是从1973年至1974年美国对水门事件调查时开始使用的。”③由此可见,洗钱第一次被作为法律术语正式使用,一直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司法官员查处“水门事件”时期,并在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毒品交易的蔓延而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接受。④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价值、现状和问题
1.1.1 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的逻辑进路
1.2.1 逻辑起点:洗钱的本质
1.2.2 多维角度:洗钱的概念诠释

第2章 洗钱的本质研究:演变和危害性
2.1 洗钱之今昔
2.1.1 语义阐释
2.1.2 洗钱的产生:毒品交易衍生的怪胎
2.1.3 洗钱的发展:有组织犯罪的必然选择
2.1.4 “9. 11事件”后的洗钱演变:恐怖融资
2.2 洗钱的危害性分析
2.2.1 类比:“洗钱无害论”与“腐败无害论
2.2.2 定量分析:用数字说话
2.2.3 定性解析:用实质定位

第3章 洗钱的概念(一):以国际性反洗钱为视野
3.1 联合国:涉及反洗钱规范的三个国际公约
3.1.1 《联合国禁毒公约》(1988年) 
3.1 2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 (2000年) 
3.1.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2003年) 
3.1.4 小结:延续中的差异
3.2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 
3.2.1 背景情况:成立和发展
3.2.2 积极融入国际框架的需求:我国的加入历程
3.2.3 通行的国际标准:《40 +9项建议》
3.2.4 界定:洗钱的上游犯罪范围
3.2.5 评估和“黑名单”:确保建议执行的机制
3.3 国际性金融组织
3.3.1 牵头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3.3.2 银行监管组织:巴塞尔银监会反洗钱声明
3.3.3 全球私营银行:沃尔夫斯堡集团反洗钱指南
3.4 欧洲:“两个公约、三个指令”的法律框架
3.4.1 关键性文件:欧洲理事会《反洗钱公约》 
3.4.2 欧盟的第一个《反洗钱指令》(1991年) 
3.4.3 欧盟的第二个《反洗钱指令》(2001年) 
3.4.4 欧洲理事会《反洗钱和恐怖融资公约》 
3.4.5 欧盟的第三个《反洗钱指令》(2005年) 
3.4.6 小结:惩治与预防洗钱的互补关系
3.5 综合评述

第4章 洗钱的概念(二):以国内法为视角
4.1 美国
4.1.1 溯源:《银行保密法》(1970年)
4.1.2 里程碑:《洗钱控制法》(1986年)
4.1.3 发展:《阿农齐奥一怀利反洗钱法案》 
4.1.4 集成:《爱国者法案》(2001年)
4.2 英国
4.2.1 附属反洗钱刑事法:《刑事审判法》
4.2.2 专门条例:《反洗钱条例》
……
第5章 梳理和剖析:我国反洗钱罪名体系
第6章 适用: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的司法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