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俗文学之文献研究
俗文学文献性研究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古代文学文献性研究的主要成就,而且它在推动俗文学研究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李城希在《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曾经说过,“古籍整理是对被历史遮蔽或杂处于复杂历史现象中的同一历史现象的聚集与显现,整理过程实质是对同一历史现象的不断追寻直到历史现象完整显现自身的过程。校勘则是对被历史扭曲、遮蔽或在新的历史境域中无法清晰显现自身的历史现象与本质的澄清。收藏的意义在于:金石等物的收藏是试图通过直观的方式对已经消失的历史与文化精神的理解,藏书则是对文化某一内容或领域完整保持与拥有的意识表现”①。20世纪上半叶在俗文学学科初创时期对俗文学文献的收藏、整理、校勘研究,不仅仅是为俗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同时也在显现这些被长久遮蔽、遗忘的文学历史时,解答了很多文学史上的历史谜团,恢复了中国文学的本真面目。它在提高俗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和其重要性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者们对传统士大夫阶层所鄙视的俗文学的一种积极态度,或者说代表了他们崭新的文学观念。从某种程度而言,从事俗文学文献研究的学者不仅是俗文学的收藏整理者,更是俗文学学科创建的奠基者。
在20世纪初科学精神的鼓吹下,清代乾嘉学者的目录、版本、校勘及其考证方法与现代西方理论碰撞交融之后,在俗文学领域中备受青睐。王国维、鲁迅、胡适、郑振铎、孙楷第等俗文学学者在此领域都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俗文学之文献性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态势。大量新材料的发现和整理,不断更新着俗文学者的研究视野和评判观点,每一次重要文献的发现、挖掘都可能带来人们对既成的文学历史观念的重审意识,从而引发文学史格局的新变。俗文学文献之研究在推动俗文学研究和学科创建的过程中起到了资料性、工具性、实证性等不可或缺的作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