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彼岸的现代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508808
  • 作      者:
    李凤亮编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李凤亮,1971年生,江苏阜宁人,文学博士、博士后。现为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项,省级社科规划课题2项,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文学评论、随笔100余篇,出版《沉思与怀想》、《对话的灵光》、《文化视野中的文艺存在》,《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批评的文化之路》等论著、合著5部。曾获广东省文学评论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并作类二等奖(合著)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海外华人批评家将跨文化、跨学科、跨语际的研究观念投射到国内,形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多重边界”、“多重彼岸”、“多重比较”,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一个独特语域,其视野、观念、话语、方法上的创新拓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总体格局,推动了跨地域的“中国现代诗学”的形成。《彼岸的现代性:美国华人批评家访谈录》编著者李凤亮负笈当代海外汉学重镇美国,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华人学者进行访谈,内容涉及批评家研究历程、学术领域、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生态、新形势下海内外学术交流状况及其对广义“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彼岸的现代性:美国华人批评家访谈录》视野开阔,风格活泼,轻松展读问可获得知识和思想上的启迪。读者可通过《彼岸的现代性:美国华人批评家访谈录》中的九篇对话,从差异中寻找共性,从陌中追求熟谙,在种种“互文性”中揣摩与体味彼岸的“现代性”,感受一种“移动的诗学”。

 

展开
目录
自序:对话的难度
一、诗情·眼识·理据:现代汉诗的海外经验——张错教授访谈录
(一)现代汉诗的海外经验
(二)“前五四”文学与华文文学
(三)美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传统”意识
(四)批评家:代际、身份和方法
二、华语语系文学研究的拓垦——王德威教授访谈录
(一)“华语语系文学”:概念、争论及其操作问题
(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整体观及其批评实践
(三)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大众与小众
三、批评的偏见与真诚——夏志清教授访谈录
(一)“要有勇气说出自己的看法”
(二)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实绩与问题
(三)我的中国当代文学观
四、穿越:语言·时空·学科——刘禾教授访谈录
(一)“符号学转向”与帝国研究
(二)“互译性”研究中的历史感
(三)什么是理论?就是“问题意识”
(四)全球化与媒体语境中的知识分子
(五)海外华人学者的自我省思
五、从文学研究到文化政治分析——张旭东教授访谈录
(一)80年代的知识趣味
(二)文学与“文人”
(三)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
(四)文化政治的中国情境
(五)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内在悖论
(六)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关怀
六、多样现代性:20世纪文艺运动的另类阐释——唐小兵教授访谈录
(一)翻译与求学
(二)历史、文学与视觉的现代性
(三)20世纪中国文艺运动的多元阐释
(四)“再解读”:回顾与反思
(五)海内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影响与互动
七、“跨国华语电影”研究的新视野——鲁晓鹏教授访谈录
(一)从比较文学到文化研究
(二)“华语电影”:概念之争的背后
(三)“跨国华语电影”研究:艺术·文化·产业
(四)跨文化交流中的海外华人学者
八、国族·历史·文化:华语电影的文化寻索——张英进教授访谈录
(一)从比较文学到中国电影研究
(二)“华语电影”研究:概念·理论·突破点
(三)中国电影产业的新命题
(四)海外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研究的学科意识
九、美学·记忆·现代性:质疑与思考——王斑教授访谈录
(一)从文学比较到文化批判
(二)海外中国研究与海外华人学者
(三)20世纪中国美学与政治
(四)历史、记忆与现代性
(五)全球化与世界主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