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跟着茶经学喝茶:识茶·享茶·学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985128
  • 作      者:
    姚松涛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雅赏琴棋书画烟酒茶,庶饮柴米油盐酱醋茶,雅俗共赏,才是茶道的真谛。
展开
作者简介
  姚松涛,国家一级评茶技师,高级茶道师,茶艺技师,资深茶道讲师,全国1+N职业培训茶课程发展中心,课程部主管,中外茗庄茶友联谊会副会长、高级讲师,北京中外茗庄文化交流中心课程总监,国内最大型的茶叶连锁企业之一“天福茗茶”,前营运主管、培训主管。国内少壮派茶界培训推广普及专家,从事茶行业12年,专业从事茶文化培训工作8年,入行以来一直致力于茶文化、茶知识的普及、推广和传播工作。为摩托罗拉、友邦等世界500强企业及行业内大批茶界企业做过职业培训和企业内训。足迹遍布全国多个省市,走访过国内绝大部分茶区,积累了数千节课时的茶界教学经验,为数万人教授过茶叶品评及茶道知识。
展开
内容介绍
    了解茶文化史,认知各种茶叶,泡一壶好茶,品鉴茶的等级,感悟茶的美味,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从茶外表的认知到品饮的鉴别,从色香味形的欣赏到对于茶文化内在神韵的感悟。阅读《大茶系列·跟着茶经学喝茶:识茶·享茶·学经》,让你更了解茶。
展开
精彩书摘
    从《茶经》中,我们发现其实茶的名称很多,如:荈、槚、萘、茗、茶等,而“茶”则是其正名。茶字之所以多名,其原因可能与古人所见有关,有人以其形而命名,有人以其性能而命名,在不同的情况下,看到的样子可能就会不同,所以命名就多种多样,结果造成混乱不一。
    关于茶的由来,早在《神农本草》中就已有记载说:“神农尝百草以疗疾,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其中的“荼”字,就凸显了茶的含义和用途。由此可见,五千年前,茶最初是以“药”的身份出场的。
    “茶”字是由“荼”字演变而来的。“荼”字首见于《六经》,先秦著作《诗经》的《豳风·七月》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是现有文献中初次提到茶的著作。《尔雅》说:“槚,苦荼”;《广雅》说:“荆、巴间炙粳苦茶之叶,加入菽、姜、橘子等为茗而饮之。”由此可见苦荼的含义。
    “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茶”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项。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得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画,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茶”宇从“茶”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茶”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不但如此,茶字还漂洋过海,在世界多国都先后发现了茶字。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读《茶经》慢品茶中具味
《茶经》作者:“茶圣”陆羽的故事
学茶启蒙时期
鉴泉品茶时期
各地考察和闭门写作时期
爱茶人不可不读的茶学专著:《茶经》
天人合一通万象:  《茶经》中的道家理念与“茶心”
长生不老与茶文化
道教茶理--天人合
君子以和为贵:  《茶经》中的儒家思想与茶
茶人之最高道德--中庸之德
茶文化中的“和”之美
“仁”--完美的人格思想
清真一味悟玄机:《茶经》中的佛家思想与茶禅
以茶会友通四海: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茶文化的发展
茶文化的传播

第二章
溯源觅踪 饮茶话茶源:茶之源
《茶经》原文
解茶字,寻茶源:茶的由来
南方有嘉木:茶树的植物形态
茶树之根
茶树之茎
茶树之芽
茶树之叶
茶树之花
茶树之果
高山出好茶:茶树的种植条件
土壤
地形
气候
七大茶系:茶叶的基本分类
绿茶
红茶
乌龙茶
白茶
黄茶
黑茶
花茶
茶叶的其他分类法
第三章
巧匠妙具 精艺出佳茗:茶之具、茶之造
《茶经》原文
《茶经》中的制茶工序
制茶工艺的沿革与发展
现代制茶工艺流程
读《茶经》,看茶圣陆羽的鉴茗之法
观外形
观色泽
慧眼识真:现代茶叶品鉴法
茶叶外形的品鉴
茶叶内质的品鉴
茶人解茶:茶之选购
茶叶选购的依据
真茶与假茶的鉴别
茶人解茶:茶之保存
第四章
珠联璧合 名茶配美器:茶之器
《茶经>原文
历代茶器的演变与发展

绚丽多姿:不同材质的茶器
现代常用茶器大观
随手泡
茶壶
品茗杯
赏茶荷
闻香杯
水盂
盖碗
茶盘
过滤网和滤网架
公道杯
茶叶罐
杯托
茶道六用
第五章
泥炉炭烧煮尽三江水:茶之煮
《茶经》原文
历代烹煮方式的演变
煮茶法:源于西汉,盛于初唐
煎茶法:盛行于中晚唐
点茶法:流行于南宋
泡茶法:流传于世
图解陆羽煎茶法
好水伴名茶,美上加美
名茶应配名泉
江、河、湖水泡茶
井水烹茶有选择
雨水、雪水和露水
……

第六章
茶入杯中 品茗自有道:茶之饮
第七章
香茗在手 忆古今茶事:茶之事
第八章
青山厚载 育锦绣茶园:茶之出
第九章
繁华落尽 返璞归真:茶之略、茶之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