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因素研究及其治理建议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09985
  • 作      者:
    黄润龙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因素研究及其治理建议》采用大量实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重点分析全国345个地(市)及2869个县(市、区)妇女社会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和传统文化因素对0岁组和0~4岁人口性别比的影响机制,探讨了人口性别比与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多元相互关系。本书使用单变量的相关分析和多变量回归分析等技术手段,从生育管理、妇女社会地位、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多角度入手,选择确实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定性定量地研究这些因素对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二)涉及生育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构成了生育文化的主体 传统生育文化,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演化中沿袭下来,普遍存在与生育相关的文化习惯、民间风俗和固有的生育观念的高度综合;另一方面人类通过社会组织、社会政策等,是生育意愿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和反映,是生育需求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换言之,传统生育文化主要包括在传统社会背景和环境下长期形成的关于生育的思想观念体系、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通过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内容,影响人们的生育数量、生育子女的性别、生育时间,以及对所生育子女素质的关注程度等。显然,生育文化就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内容对生育的规定化与模式化,不同时代的生育文化对人们生育行为有不同的影响与指导作用。传统中国社会的宗族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服役制度、税赋制度等,给人们有限的空间权衡自己的生育行为,并渐渐养成一些生育习俗,这些习俗指导人们的生育行为,并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积累符合社会需要生育风俗以规范其生育行为。因此,传统生育文化表面上是一种生育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实质上是对一定时代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内容的反映。当社会需要对人们的生育行为产生某种特殊要求,或要求人们调整生育状态时,人们常常在外力影响下修正自己生育行为以达到与社会需要相一致的目的。事实上,国家为了其社会发展和人口管理目标的实现,对百姓的生育行为时而表现出迁就、时而表现出强求,更多的时候国家会组织相关专家研制出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生育制度,以要求人们改变其生育行为。政策力量大,不仅对当代人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延及以后几代人,如我国重男轻女的观念,与周朝及以后历代统治者倡导的生育政策就有着密切关系,并一直绵延至今。(三)传统生育文化的演进具有传承性和阶段性 生育文化是与传统文化相联系而存在的,人类自身及其世代延续的生育活动是生育文化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载体,在本质上具有历史传承性和历史纵贯性,但不同历史时期的生育文化又受到特定社会环境和制度变迁的影响,其生育观念、生育行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使生育文化的演进呈现出阶段性和间断性。虽然生育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每一文化可被当做自成体系的事物,它具有自己的生命和规律。生育文化有自身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只要对生育现象的表征进行深层次分析,就可以找到这种生育现象的渊源,发现生育问题的症结。同时,在源远流长社会环境下孕育产生并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生育文化具有惯性支配力量,它使人们生育行为长期保持特定的形式,并致使人口增长与人口素质维持一个近乎稳定的状态。所以说,生育文化随着时代变迁发挥不可逆转的根本性转变,是传承性与阶段性的统一,是一个缓慢、渐进和不断波动的过程,是一个从周围物质文化基础和制度组织文化的外环境逐步向意识观念文化的心理内核侵蚀的过程,是一个从文化背景改变,制度文化变化,到生育心理因素、价值取向和生育观念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过程。传统生育文化是对各历史阶段人们生育行为发生正面效应与负面影响进行纪实和评述。
展开
目录
序言 探求人口协调发展的科学道路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基本概念
一、出生性别比定义
二、出生性别比的正常值域
三、出生性别比指标的特点
第二节 国外研究综述
一、研究进程
二、各国研究状态
第三节 国内学者对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研究综述
一、出生性别比偏高状态
二、理论研究
三、实证研究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主要研究方法
二、研究模型
三、研究资料
第五节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框架
第六节 小结
第一章 世界各地区出生性别比分布状态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出生性别比的分布状态
第二节 世界若干国家04岁性别比随时间演变
第三节 美国出生性别比的分布状态
一、出生性别比随婴儿母亲生育年龄的变化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随胎次孩次的变化
三、出生人口性别比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四、出生人口性别比随不同人种的变化
第四节 印度出生性别比的分布状态
一、近年印度的出生性别比及其分布
二、印度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原因
三、政府对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治理策略
第五节 韩国和新加坡的出生人口性别比
一、韩国分孩次出生人口性别比
二、新加坡分孩次出生人口性别比
第六节 小结
第二章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基本状态
第一节 历史上我国儿童性别比
一、历史上我国儿童性别比高
二、历史上的溺婴现象严重
三、古代我国婚嫁人口性别并不平衡
四、古代社会对男孩的偏好强烈
五、近代我国出生性别比高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出生性别比演变特点
一、出生性别比随时间变化大
二、我国04岁人口性别比的演变状态
第三节 2000年我国各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布特点
一、2000年我国省级行政区出生性别比的分布规律
二、2000年我国地市级行政区出生性别比的分布规律
三、2000年我国县市区出生性别比的分布规律
第四节 1990—2000年我国出生性别比差异的地区分布
一、各省市自治区出生性别比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二、各县市区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差异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意愿生育性别偏好
第一节 意愿生育性别偏好研究的意义
一、妇女意愿生育性别比的定义
二、意愿生育性别比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外意愿生育性别研究进展
一、国际人口科学研究联盟(IUSSP)研究结果
二、后续国外研究进展
第三节 我国意愿生育性别比的调查研究
一、2003年意愿生育性别比调查结果
二、2005年已婚育龄妇女调查结果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出生性别比资料来源及可靠性研究
第一节 出生性别比资料主要来源
一、统计部门数据
二、人口计生委数据
三、卫生部门数据
四、公安户政数据
五、教育部门数据
六、不同来源资料的可信区间估计
第二节 出生性别比资料质量比较
一、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与公安户政登记资料
二、人口计生委资料与公安户政登记资料的比较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传统文化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分析
第六章 妇女社会地位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分析
第七章 生育水平对出性别比的影响分析
第八章 造成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经济因素分析
第九章 影响出生性别的“非常规”因素探讨
第十章 出生性别比的实地调查
第十一章 影响出生性别比的社会经济综合分析
第十二章 主要结论和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