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视野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科学的文明范式,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目标之一,贯穿于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历程。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进程中,始终追求着内部和外部的发展与完善。就内部来讲,主要指自我素质的丰富和提升。就外部发展来讲,主要涉及人与人(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作为体现人与人(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文明成果,应当是一种科学的价值取向。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选择
生态文明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文明状态,不仅是人类社会的价值目标,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部分,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自身的战略构想与科学内涵。
(一)生态文明的战略构想
事实上,生态文明目标的提出,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直接相关。随着现代化战略的不断推进,截至2003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4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已经实现了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前两步。然而,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亦很明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完善的小康,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尤其地,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瓶颈也日益显现。人口资源环境水平既与现代化发展水平不相匹配,同时也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解决的难题,同时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所必须克服的困境。基于此,近些年在党的报告和文件当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成的一部分,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党的十六大在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总体目标,并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表明,生态和谐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基础上,2006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即又一次将生态文明的要义提升到了战略高度。在此基础上,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之一提了出来。可以看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追求的是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实现全面发展的社会,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得到良好发展的社会。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予以提出,体现了党对于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和高度理论自觉。生态文明发展目标的提出,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生态文明的科学涵义
生态文明不仅涉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涉及人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讲,生态文明指的就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尤其是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所形成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因此,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而是有着丰富的话语体系;生态文明不仅指人与自然相和谐,更涵纳了社会发展领域的文明指向。总体来看,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态文明意味着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文明所指的自然生态系统,应该处于这样的状态——既能够为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提供基本而必要的物质资料,同时自身也是可持续的。唯有如此,才能够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与自然界的协调与平衡。
第二,生态文明意味着健康运行的经济体系。经济运行规律要求经济活动以一种经济理性的思维方式存在,即经济活动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生态文明在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内在地包含有一种绿色经济发展理念,这二者之间要达到一种平衡,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平衡。因此,这就要求经济体系实现一种生态转型,使经济活动与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相协调。
第三,生态文明意味着积极而科学的政策和机制。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理念,也是社会文明结构的一部分。因此,如果一个社会具有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其必然具有一套科学的决策机制与政策体系,从而能够根据经济社会需求和自然界发展规律实现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因此,生态文明内在地要求一种积极而科学的政策运行机制。
第四,生态文明意味着绿色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意味着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追求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因此,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念,体现在社会文化发展领域中,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发展意识和科学的发展理念。这种理念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
第五,生态文明意味着可持续的创新型技术。技术是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不断提升生态文明的主要动力。技术的生态创新,意味着一种前沿的、绿色的发展手段;与此同时,这种技术还应该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纽带。在未来的发展中,促进技术不断革新,促使其从环境破坏后的补救型角色转向经济发展中的保护型角色,将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关键所在。
与此同时,生态文明还意味着对人的尊重,因为一种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本身就是促进人的发展所必需的客观状态。因此,可以说,生态文明既体现为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体现为个人的自由与全面的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生态文明作为其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构成,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看,建设生态文明都有其明确而深远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理论地位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整个人类社会是包含有复杂要素的有机整体。“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2页。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些要素的不断调整与优化,促进了有机体的发展。不同的要素在这个有机整体当中以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存在着,其矛盾关系与相对运动即构成了社会有机体。在这个社会有机体当中,包含有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以及生态结构。生态结构在社会结构的构成中属于一个独立的层次。生态条件与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于社会结构的发展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自然条件不同,所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文明水平也就各不相同。正是生态结构的这种特性,赋予了社会结构以不同的特质。可以说,任何一个文明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对于社会有机体的正常运行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积极理论成果,其理论构成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总的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体包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这几大理论领域所对应的文明成果则分别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生态结构是社会有机体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是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给养的动力和来源。因此,生态文明绝不是依附于其他几种文明形式的附属品,而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社会文明相对应的文明类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生态文明具有自身独立的地位和价值。
生态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生态文明对于物质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基础性的影响和作用。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人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与利用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对于自然界的合理把握与运用,谈不到生产力的任何发展。因此,可以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生态文明也决定着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物质文明发展的扩张力非常巨大,如果不加以限制和引导,其发展结果既可能是正向的、积极的,也有可能是反向的、消极的。因此,生态文明事实上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指明了一条生态化的发展方向,即在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基础上,实现物质文明的永续发展。总之,只有生态文明提供基本的生态保障和科学引导,物质文明才能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对政治文明的影响和制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态文明为政治文明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生态基础。就发生来讲,一定民族和国家的政治结构与政治传统,同其所处的自然生态发展状况具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就发展来看,生态文明也逐渐成为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影响甚至决定了政治议题的提出与走向。另一方面,生态文明也丰富了政治文明的内涵。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领域的问题,更是政治建设领域的问题。发展良好的政治文明必然包含有生态文明的内质——只有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政治文明,才能科学认识并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并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样,生态文明就为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发展方向。
生态文明对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生态文明为精神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物质来源,会成为精神文明的表述对象,也会影响精神文明的形式。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推动精神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丰富了精神文明的内涵。在全球性生态问题凸显的时代,环保意识、生态伦理等精神要素,既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要素,更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合理内涵。二者相互糅合,彼此促进。
生态文明对社会文明的发展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就社会发展来说,生态文明的作用更主要地体现在其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一方面,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平衡和有序发展;另一方面,表达了人的利益与诉求,是对人性的尊重与丰富,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如果没有生态利益的被表达与被实现,人的其他利益也很难得到保障和实现。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必然要致力于生态文明的发展与提升,唯有如此,社会文明才能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生态结构的日益成熟,生态文明的影响也日益深远。作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文明发展的生态保障,生态文明的独立地位与客观影响也将越来越明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涵的全面性也决定了生态文明的不可或缺性,唯有认识并合理发展生态文明,科学地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才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二)生态文明的实践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具体来讲,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以此为导向,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开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物质文明的产生;缺乏经济领域的强大支撑,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就很难得到保障。因此,就满足人民群众物质需要与实现人民群众基本利益的角度来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物质生产水平的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需要科学的政治体制。政治文明的实践进程,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水平。因此,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客观规律,根据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步骤与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保证政治体制对于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引导与有效监管,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需要繁荣的文化氛围。文化是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文化的繁荣与否表征了一个社会的精神面貌。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经济富强与政治民主,更需要繁荣的文化。唯有如此,才能代表社会主义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明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特定的战略步骤与发展进程,每一步都同社会发展与人民需要相联系。在这一过程中,人民需要的充分满足与诉求的合理表达、社会矛盾的化解与社会氛围的和谐,是现代化建设事业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果与目标。因此,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社会和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目标之一。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结构,贯穿于各个社会形态之中。历史上,诸多文明的强盛与衰败,几乎都同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相关联。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进程来说,生态文明的地位和作用尤为凸显。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作保障,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难以消解,经济建设将缺乏有效的富源与支撑,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没有良好的人居环境,人民的生态利益难以共享,安居乐业难以实现,政治文明与社会和谐都会受到消极影响;没有美的自然环境与理性的生态意识,文化繁荣与文明理念都会受到制约。可以说,生态文明不是唯一的文明类型,却是影响深远的关键要素。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进程中,生态文明不仅是社会主义实践体系的组成部分,更是完善社会主义实践、提升社会主义建设水平的助推器。可见,其地位与作用不容小觑。
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程中,必须按照社会结构的构成,坚持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原则,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坐标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因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既要坚持基本原则,明确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与方向;同时也要具有开放的姿态,积极学习和借鉴,完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内涵。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必须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具体来讲,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尤其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包含有大量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视为一种历史性研究内容,清晰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指明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出发,可以得出以下科学认识: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实践关系,人类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出发,同自然界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同自然界之间的理论关系与价值取向。第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为自然界和劳动一起构成了人类社会一切财富的基本富源。因此,如果人类盲目活动、破坏自然界的运行规律,那么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失衡,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第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仅需要在面对自然界的时候遵循客观规律、采取合理的方式予以开发和建设,更需要在面对人类社会的时候,合理调整社会结构,促进社会走向积极、合理的状态,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变革,在完善人类社会自身的同时完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基于此,在开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当中,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理论成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本原则与科学方法。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尽管各种生态思想时时存在;但是,只有科学发展观第一次将生态文明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尤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将生态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体现了从可持续发展到生态文明的战略提升,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体现了对于生态文明这一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本质的认识。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性难题中所产生的积极的创新性成果,是符合中国实际状况的。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只有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正确,才能保证生态建设的最终成果为人民所共享。因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最终促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开放眼光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项封闭的事业,而是一种发展的、开放的事业。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除了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还要坚持古为中用、洋为中用的开放眼光,促进生态文明的理论内容与实践模式实现新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演进与各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效益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早在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对资本主义工业化(现代化)与生态化之间的矛盾进行了革命批判,并科学地指出了其出路。到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许多因素被用来寻求解释正在进行的、不断扩展并继续加深的这种全球性环境危机。结果就是,在理论和经验上对“环境危机的根源”的不断扩展性的研究理论的出现:有抨击科学和技术带来风险的自反性现代化理论,有认为工业社会本就存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破坏”的“苦役踏车”理论,有抨击资本逻辑并认为正是资本主义自身的矛盾带来了严重生态问题的生态社会主义,等等。这些理论都从各自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所出现的生态危机进行了解释或批判。就理论来说,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该积极吸取各种绿色思潮的积极成果,如生态社会主义等,从阶级分析和社会形态分析等角度,深刻剖析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社会根源,并从社会内部寻找解决途径。
实践上,一些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涌现以及环境保护运动的开展,都代表了其自身对于工业文明的反思与批判。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卓有成效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方式方法不断涌现,例如一些环保模式、一些技术革新手段以及预防性措施等等。这些手段和途径对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来说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