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日本,我误解你了吗?:日本欠中国一个道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4076823
  • 作      者:
    苏言, 唐静松著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苏言 祖籍重庆,现居上海。长期新闻工作经历,资深记者、作家。有著作10余部,内容涵盖社会时事、国际问题、财政经济。其中主要著作有:《2012地球悬念》、《维基解密》、《不要相信美国》、“逃离北上广”系列(《北京太势利》、《上海太昂贵》、《广东太竞争》)等,部分作品的版权输出到韩国、港澳台地区。
  唐静松 美国肯尼迪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经担任德国领导力中国副主任、领导力研究学者,曾任职于蓝带啤酒、ABB电气。2008年进入文化传媒行业,关注国际时政财经,策划出版图书《并购战争》《美元帝国》《大国航道》《人民币保卫战》《五维领导力》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日本,我误解你了吗?》——中国人民想和日本人民谈谈
  为什么日本不认错? 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之间需要一次毫不保留的对话。每隔几年,中日敌对情绪总要有一次几乎打致临界点的时候,2010年是中国船长被捕事件。多年以来,中国人对于日本人的思维方式、角度以及所表现出的行为结果,有太多的不理解,比如侵略血行无可置疑,但日本人就是不道歉,甚至永远否认在南京屠杀30万人的事实,而在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生活等种种领域,日本人的所行所为更是难以用正常逻辑去解释,是隔阂,是差异,还是误解?《日本,我误解你了吗?》和你一起了解那个熟悉又陌生的日本。

展开
精彩书摘

  按照日本思想家丸山真男的说法,日本更像一个章鱼民族,日本社会是一个大章鱼罐,其中又分为许多小章鱼罐。每个都构成一个人际关系的“场”,在这个场中,需要保持平衡。
  在历史上,日本人自古就喜食章鱼,特别是漱户内海沿岸到关西一带的人,神户西侧到明石一带是章鱼的盛产地。日本人视为好东西的章鱼,欧美人却视之为“恶魔鱼”,很忌讳,地中海沿岸的人也不太爱吃。
  异常神秘的章鱼到底有怎样的特点呢?章鱼喜欢夜行于海底岸礁,以黑暗的洞穴或凹地为窝。由于它没有保护它的壳,所以喜欢悄无声息地躲藏起来。章鱼在窝前筑起“篱笆”,可能为的是把自己隐藏起来,伺机捕捉过往的猎物。章鱼很聪明、好奇,是一种敏感动物,它的神经系统是无脊椎动物中最复杂、最高级的。给章鱼一只装有螃蟹的瓶子,章鱼用不了多久便能拧开盖子,吃到里面的食物。章鱼善于伪装自己,它们会向来犯者喷出黝水,在水中形成一道暗色屏障,迷惑来犯者。同时章鱼又残忍好斗,异常凶狠,一旦抓住猎物,猎物几乎总是没法逃走。它也有点软欺硬怕,碰到比自己厉害的对手,它就施展“丢卒保车”的战术,如果碰到不及自己的对手,它必然把对方打败为止……
  当你坐在飞往日本的全日空航空公司的航班上,看到飞行地图的时候,事情似乎再清楚不过:日本处在一只怒气冲冲的章鱼状的断裂带之上。
  欧亚大陆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出来的结果,“章鱼”由俄罗斯库页岛往南,贯穿日本全境,一直抵达中国台湾。1995年5月28日,章鱼的后爪蹬了一下,库页岛发生了里氏7.5级地震,约2000人死亡;1999年9月21日,章鱼的前爪剧烈地拍打,造成中国台湾“9·21”大地震,7.3级,2415人罹难。
  早在2005年,美国前国家科学院院长布鲁斯·阿伯茨博士在接受《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曾指出:经过了2004年末的印尼大地震,亚洲·太平洋板块正在变得越发脆弱,地震和海啸也将越发活跃。尤其是亚洲东部的日本列岛已经处在了一个随时可能塌陷的“漏斗”之上。
  2011年3月11日13∶46,日本本州岛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强震随即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引发核危机。
  远的就不说了,这个时间点,距离“钓鱼岛事件”发生不过6个月而已,离日本右翼团体的反华游行就更近了;此前,中日在东海油气田上的摩擦也是不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地震了,数十万人受灾——中国,这个日本人眼中“麻烦的邻居”,又做了些什么呢?
  在日本地震发生13个小时后的千叶县,当地的一位地方官员看到的第一支来自外国的民间救援队,就是中国企业家陈光标和他的“民间救援队”。
  在日本两天,陈光标和他的“民间救援队”已经跑了千叶、茨城、福岛三个地点,发放了三车救灾物资,从废弃的房屋中救出了三个人。据陈光标说,如果情况允许的话,他还将前往受灾更为严重的仙台、宫城帮助救援。
  陈光标这样叙述自己前来日本的经过:“地震发生的3月11日,我人在北京,得知地震的消息,我立即从银行取了100万现金,交给了一位日本企业驻北京的华人企业家,这让我在到达日本之后,立即能从另一位企业家手中领取1300万日元的现金。”
  第二天早上4∶30,陈光标和他的救援队到达了东京,此时的救援队还是“零设备”。“通过日本的朋友,我租了三辆货车,一辆越野车,跑了六家超市,买了矿泉水、手电筒、面包、棉被、卫生用品等等一系列的物品,装了满满三车,直接开往千叶县市民集中避难的两所学校和一个展览馆。”
  在赶去北京机场的路上,陈光标买了六面五星红旗,还有一小叠五星红旗的贴纸。陈光标的3辆“救灾车”车头上挂着的五星红旗分外显眼。“我不仅仅是代表我个人,也带来中国人民的关心。”除了车上的五星红旗外,陈光标还在自己衣服上的左胸、右胸部位都贴上了五星红旗的贴纸,“这样即使不在救灾车上,大家也能知道我是中国人。”
  在千叶县马路上经常能看到拿着救助箱的学生,陈光标会在箱中放上1万日元,这样“小额”的捐款,两天来陈光标也发了将近200万日元。陈光标还告诉记者,放入捐款的同时,他还会放进一张自己的名片:“让大家知道捐款的还有一位中国人。”
  而在去救援的路上,他们的这个救援队还顺路救出了三个日本人。在行进的路上,千叶县居民告诉他们,在山脚下房屋里还有居民,他们就赶了过去。在一排被海水淹没的房屋里,一个窗户中有人用力挥动衣服。当时估计海水有1米多深,陈光标和救援队就蹚水靠近房间,把房间里的一对父子背了出来。
  在福岛县,有位日本老人告诉陈光标已经倒塌的屋子里好像还有幸存者,陈光标立即赶到现场。“一楼完全塌了,二楼塌了一半,我用手电筒一照,门板下躺着一个40多岁的女性,门板上还压着柜子,我们很小心地把她背了出来。幸亏不是水泥板,不然估计她的命就救不回来了。”
  身在日本,陈光标心里还有个“小疙瘩”,日本地震发生的前一天,云南也发生了地震。“下午2∶28得知云南地震,3点整我就捐了20万,还号召企业家关注。”但是去云南还是去日本,陈光标在心里掂量了一番。“想到汶川地震时日本救援队曾经也帮助过我们,我才决定到日本去当志愿者。”陈光标说,虽然核泄漏的危机还没有解除,但他和他的救援队还会在日本呆上几天,“日本救灾经验丰富,在这里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3月14日早晨,陈光标一行人因交通受阻滞留福岛,将三车原本运往仙台的救灾物资提前发放给福岛当地各避难所、救助站的受灾居民,并租用8台大型机械清理车清除道路障碍。在当地时间11时许,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发生氢气爆炸。陈光标描述说,“当时我们距离核电站47公里,能听到爆炸的巨响声,浓烟弥漫。”
  在这之后,当地官方即刻组织撤离,并劝阻陈光标一行人停止北上仙台。2011年3月15日福岛核电站发生第二次爆炸,陈光标一行人的救援计划被迫改变。“我们所在的位置受到的辐射不大,有40多公里远。我自己一点也不担心,但福岛官方劝我们不要去了,我们只能先回东京。”陈光标把租来的8辆清理车全部结账退还,将救灾物资发放完毕,并驱车赶回了东京。陈光标称此行总共花费170万元人民币,若不是日本情况危急,难以施救,则不会考虑尽快回国。
  除了陈光标之外,中国民间也掀起了为日本地震受灾民众捐款的热潮。包括中国红十字会在内的民间组织积极向日本灾区捐款捐物,各种救灾物资紧急驰援日本灾区。浙江省直接向日本友好城市静冈县捐赠了100万元人民币;中国红十字会向日本红十字会捐款2600万元人民币。北京、上海、吉林等地的高校学生,发起募捐活动,为日本地震灾区募捐。而且,一些在日华人通过网络表示,他们将不回国,选择留在日本朋友们的身边。
  在民间援助之外,中国政府也积极行动。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致电日本首相菅直人,表示中方愿向日方提供必要的帮助。一天后,中国宣布向日本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无偿人道救援。两天后,中国救援队最早抵达日本。三天后,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温家宝特意请日本记者转达:“我们将根据日本的需要,愿意继续提供必要的帮助……” ?髶
  在前期援助3000万元人民币人道主义救灾物资、派遣救援队赴日开展抢险救援的基础上,根据日本政府的请求,中国政府3月16日决定,再次向日本政府提供1万吨汽油、1万吨柴油的紧急无偿援助,价值1亿8000万元人民币。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说,在外交史上,中国仅向朝鲜和蒙古无偿提供过燃油。
  2011年5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赴东京出席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前,专程前往灾情最重的宫城县、福岛县,看望受灾民众。
  福岛市吾妻综合运动公园避难所,是当地接纳人数最多的避难所,高峰时曾有2500名避难者。运动馆里,受灾民众用硬纸板隔成一个个方格,每一个方格里住着一户人家。温家宝逐户看望。
  52岁的谷田逸美原来的家离福岛第一核电站只有10公里。核泄漏后,她搬到了体育馆。当温家宝走到她面前时,谷田逸美请他为自己画一幅笑脸。日本有句俗语叫“笑门福来”,笑口常开,幸福进门。谷田求画,求的正是幸福常在。提出这个请求后,谷田又觉得有些唐突,没想到温家宝蹲下身来在她家的硬纸板上认真地画上笑脸,还写上“微笑着活下去”六个字,这让她惊喜万分。
  中国百姓为日本灾民捐款,中国的总理在日本慰问灾民,中国的救援队也马不停蹄地在灾区进行搜救。
  3月11日晚10点,中国国际救援队接到命令,搜救队员准备50人,医疗队员30人。彭碧波的医疗分队迅速集结,当晚11时,30名医疗队员迅速从工作岗位或家中赶往医院集结点紧急待命,用于救援的20大类医疗设备、1500余种药品及生活用品于第二天凌晨5点装箱完毕。
  3月13日凌晨,武警总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彭碧波作为首席医疗官随中国救援队出发,当日中午12时到达日本羽田机场,迅速抢卸4吨救援物资,随即又乘军用飞机赶往重灾区岩手县大船渡市展开救援工作。
  从3月14日开始,他们每天早上6点半出发至受灾点进行搜救,直到晚上6时返回营地,吃完饭后,彭副主任作为医疗官再对每一名队员进行巡诊、检伤及对伤口进行处理和包扎,作为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国际医疗组成员,彭副主任每天晚上还参加工作情况汇报,大约在12点以后才能休息。
  他们白天搜救的时候,废墟里的房子经过地震又都经过海啸泡过水的,四面还透着风,又下着大雪,风刮得呼呼的,一吹就是五六天,晚上回去余震地动山摇的,帐篷就像雨伞一样,篷里篷外温度一样,零下几度,钻进睡袋里,浑身也是冰凉的,得一两个小时才能热乎,风吹着头就像风扇在一直吹着一样,整个人就蜷在睡袋里,睡不了两个小时,又得扫扫帐篷上的积雪,怕雪把帐篷压塌了。
  5点半又得起床,通过海事卫星发回照片和工作简报,没有桌子也没凳子,就跪在冰冷的地上,要么就趴在睡袋上,一会儿脖子、腿、膝盖、胳膊都酸了,而且余震频繁,每天4级以上地震480多次,6级以上的达10次,7级以上的1次,感觉站着的腿在不停地抖,躺着在不停地晃。
  由于那几天雨雪天气,救援服经常是湿的,全都是泥浆,搜索的屋子里都浸着水,他们戴的手套,在废墟中翻来找去的,时间一长,手里都结着冰,像戴了个铁手套,特别冷,走路都摇摇晃晃,全身都麻木了,可是队员们没有人因此而停下搜索,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尽量救出幸存者。
  工作一天之后的队员们脸冻得都没有了感觉,肿胀发疼,一连几天都没有消肿。回到营地,泡点面条,本来想抱着面盒暖和一会,但热气被寒气快速地吸收了,成“冻面”了,怕营养不够,有时在面里加点猪肉罐头,把带着冰碴子的罐头一放进去,面立刻就凉了,打开娃哈哈八宝粥,都有一层冰碴子,香肠咬在嘴里像是铁棍子一样,硬邦邦的……
  中国救援队早在3月11日就已提出要求前往日本,12日全体队员集结完毕。待命的队伍中有刚从新西兰地震救援现场归队的,也有从云南盈江地震灾区抽调的。中国救援队于3月21日顺利完成救援任务回国,又是国际救援队中最后一支撤离的。

  ……

展开
目录
序言  日本并不成熟
前言  日本人怎样看二战

第一章  谁更麻烦?
——泄漏的不仅仅是核
2007年2月,日本最具权威的政论月刊《文艺春秋》刊载“中国——这个麻烦的邻人”特辑。
原以为“远亲不如近邻”,日本3·11大地震后并引发核泄漏,中国从官方到民间都大力施以援手,但区别对待不同国家救援的是你们,往海里排放核污的是你们,拥有数量可疑的核电站的也是你们,怎么到头来,我们却成了“麻烦的邻居”?
1. 赶不走的邻居
2. “不得已的措施”
3.天灾还是人祸?

第二章  谁是君子?
——日本右翼不好惹
2010年9月21日,日本鹰派人物、东京市长石原慎太郎大发牢骚:“中国的做法好似黑社会。”
原以为大家都是平等的,中国人讲究以礼相待,日本人平时也礼数周到,可你们怎么还有一群右翼?不但隔三差五说我们坏话,而且个个身居国家要职。中国人从未允许这样的人物把控局势,你们呢?
1. 狂人石原慎太郎
2. “鹰派”那些事
3. 东瀛一条“狼”
4. 日本,听我对你说

第三章  谁占了谁?
——钓鱼岛只有一个
2009年5月27日,日本外相冈田克也说:“(钓鱼岛)不存在领土问题,没有讨论的余地。”
原以为我们息事宁人,把有争议的问题搁置一下,各自先谋发展,是不伤害彼此的解决之道。但我退一尺,你进一丈。真是困惑啊!明明不占理,为什么还要步步紧逼?
1. 保卫钓鱼岛
2. “大白船”很厉害
3. 争什么?
4. 一桩小事

第四章  谁在篡改历史?
——还南京大屠杀以真相
1994年 9月4日,大桥政太郎在日本《产经新闻》发表文章说:“没有一个证人亲眼看到(南京)大屠杀的发生。”
原以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习惯把鞠躬当礼数的日本人是很讲道理的,侵略和屠杀也是早就被认定的事实,怎么你们还在抵赖?难道我们想听一句“对不起”,是很过分的要求吗?
1. 又来砍了吗?
2. 不能否认
3. 教科书“云里雾里”
4. 中国人要的不多

第五章   拜的什么神?
——靖国神社有“鬼”
2005年5月26日,日本厚生劳动省政务官森冈正宏说:“甲级战犯在日本国内不是罪人,如果在靖国神社供奉甲级战犯被说成是件坏事,将会给后世留下祸根。”
原以为你们会顾虑我们的感受,毕竟侵略的是你们,受害的是我们。但把甲级战犯当英雄供奉,每年都刻意参拜,这样刺激受害者早就引起了四面八方的抗议,你们却仍是一意孤行。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怀疑,靖国神社里之所以有这样的“鬼”,正是因为你们心怀鬼胎。这是误解吗?
1. 招魂社
2. “残忍心”
3. 一个普通人的愤怒

第六章  伤害有多深?
——细菌战和慰安妇的疤
日本“提携公司”总经理西花丰曾在《国民新闻》上撰文指出:“化学武器并非遗弃,而是接收的,是苏联军队从关东军手中接收后又转交给解放军的,因此管理责任在中国方面,日本政府并没有义务销毁。”2007年6月,63名日本议员在《华盛顿邮报》上登载声明:“没有强征慰安妇,慰安妇受到了很好的待遇。”
原以为战争结束了,就不会再有伤害,但你们遗留的化学武器和慰安妇,仍在摧残着这片土地。中国百姓并不贪心,更何况,金钱也不能让死人复生、让伤痕累累的身心完好如初。他们指责的,是你们的不理不睬、不管不顾。对于凶手的冷漠,受害者不该愤怒吗?
1. 中毒
2. 认个错很难吗?
3. “慰安妇”
4. 拖到死

第七章   谁威胁谁?
——日本财团“布控”中国
2010年的博鳌论坛上,日本经济学家山崎养世说:“日企搬到中国引发日本高失业率。”
原以为和平发展的年代,我们终于相安无事了,但你们的经济一出现问题,立刻就迁怒中国。军事上我们从未侵略过你们,经济上,我们又何曾伤害了你们?我们也从未想过要伤害你们。倒是你们,早就拉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是吗?
1. 穿西装的军团
2. 猎杀“上广电”
3. 海外日本

第八章  中国可怕吗?
——算算中日的历史账
《朝日新闻》报道,92%的日本人认为中国会强大,但表示担心中国会对日本构成威胁。“中国威胁论”在日本一直很有市场,这里是有历史原因的。
原以为我们已足够温顺——任何时候,即便是最强盛的时期,我们都未曾动过你们分毫,反倒是你们欺负了我们不止一次。但“中国威胁论”依然在日本很有市场,所以我们很困惑。至今国土仍未完整的我们发展军力就是要强取豪夺?因为你是大个子,所以你就是强盗杀人犯,这种逻辑在中国人看来是个笑话。难道日本人都认同?
1. “狼来了”
2. 蛇吞象
3. 扫荡“汉魂”
4. 寓军于民

第九章  日本,还欠一个道歉
2010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65周年纪念日。中国清华大学日本问题专家刘江永表示,日本欠中国一个正式道歉,对于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日本理应有所表示。
1937年,在日本本州北部山区的一所学校里,一个小学生在被命令解剖青蛙时哭了起来,老师就在他的头上狠狠地打了一棍,并教训道:“你为什么会为了一只小小的青蛙而哭呢?等你长大后,你将要去杀死100个或200个中国人。”这就是日本人的武士道教育中的一个片段……
1. 为啥不道歉?
2. 丛林法则
3. 德国,错了就是错了

附件  日本人的几件事
1. 精致
2. 严谨
3. 礼仪
4. 警察
5. 专业
6. “忍”者
7. 大日本
8. 神国
9. 压力
后记  道歉不能随便
参考资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