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多元利益诉求的中国:“中国经验”的南海挑战
理解当今“中国经验”的南海挑战,首先需要把握南海社会现状发生和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宏观脉络。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中国社会变迁,在几十年中展开了几乎是齐举并进的两个侧面:一方面,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迅猛推进,国家实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另一方面,社会利益发生了明显分化,不同利益群体相继崛起,利益诉求不断呈现差异化、多元化、多样化且动态变化。也因如此,对公平正义的关注越来越成为社会焦点,对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这些现实提醒人们,中国社会已逐渐进入了社会利益的不断分化时期,我们必然面对社会利益多元诉求的现实。在广东和南海,如何应对社会利益分化时代的新挑战,如何对多元利益诉求做出统筹兼顾的回应,无疑是“中国经验”面对的一个最新挑战。
一、改革开放的一个逻辑演进:利益分化与利益诉求多元化
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社会快速变迁的历史帷幕,进入了空前未有的巨变时期。这一过程蕴生了多方面的始料不及的结果。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重要的逻辑演进,这就是社会利益的分化和利益诉求的多元化。所有这些变化,都使得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各种新的问题。2011年,基于对当前中国社会的最新研究,笔者指出,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正处于向新形态过渡的关键期,亦可称为“历史的拐点”。这个过渡时期出现的多种因素,对于当今中国(以及南海),很可能成为导致社会失谐、失调、失衡的复杂变量。
(一)社会巨变过程的突出变量
在社会的各种变化中,内含着一些明显的变量,对社会变化的进程注入了极为复杂的因素。从不同层面对这类因素进行剖析,有助于我们探查这一过程中更为纵深的意涵。
在社会结构的变化中,社会组织结构一直保持了显著转变的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的组织化过程形成了独特的单位制结构。通过“单位”的组织运作,国家可以集中计划、管理的各种社会资源,因而“单位中国”也被视为中国社会结构的标志性特征。研究者指出,单位化程度最高的依次是党政机关、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农村各类集体经济单位。 不难理解,单位制度的转型和解体成为了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内容。伴随“去单位化”而来的大规模结构性变迁,以往的“单位人”变为了“社会人”,最终成为“社区人”沉淀在基层社会,单位制曾经的社会管理功能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消解了。面对如此规模巨大、多元异质、快速流动、在社会中呈点状分布的个人,如何提供直接的、适宜的、人性化的社会服务,在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方面尚无先例可循。
社会身份体制的变化也十分显著。传统上,中国社会身份体制带有封闭和固化的特征。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