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国往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2502697
  • 作      者:
    宁公子著
  • 出 版 社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1.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最精彩的一段莫过于民国,它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从1912-1949年,也是中华民族从分裂走向统一的38年。本书是对民国38年政坛乱象的重新梳理,让世人更直观地了解这段动荡的历史。
  2.迄今唯一能厘清民国政界之乱象的作品。

 

展开
作者简介

  宁公子,本名吴安宁,80后,好读书,不求甚解,尤喜民国。
  曾任某文化公司策划总监,闲暇舞文弄墨,有“民国往事”系列,其中《江湖风云》《国商传奇》由长江文艺出版社于2010年推出,《且把浮名抛——才子》《乱世之侠客——武林》《鸳鸯蝴蝶梦——名媛》由快乐共享文化公司于2011年推出。

 

展开
内容介绍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最精彩的一段莫过于民国了。
  武昌起义莫名其妙胜利,全国各地立宪派、革命党、帮会乘机举事,十几个省迅速独立。尚在美国筹款的孙中山得知国内革命成功、各界殷勤推举自己当临时大总统,颇为意外:“不可思议,没想如此迅速!”等孙先生回国,云集南京的各派代表多数想的并不是如何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在考虑改朝换代后能否加官进爵。更有谣言纷纷,说孙在海外多年,募集了巨额经费。孙苦笑不得,只得宣称“本人一文不名,带回的仅是革命精神”。精神能当饭吃么,精神能当军饷么?精神能封赏“功臣”么?松散的南方顿时寄希望于执掌北洋军团的袁世凯。
  不管定都南京北京,“临时政府”的构建也相当怪异。宋教仁提出“责任内阁”被孙中山否定,后者主张实行美国似的总统制,确保元首权威便于除旧革新;等孙让位给袁世凯的时候,临时议院匆忙翻出宋的议案,通过《临时约法》规定“国家政体必须是法国式的内阁制!”
  也就是说,同盟会认为孙中山的人品可信,不会乱用权力;袁世凯则不可信,必须以责任内阁加以限制。可是谁都没想过这样一个问题:立国之本如此草率,又怎能让老奸巨猾的袁心服?遑论北洋集团的赳赳武夫们?既然同盟会能操纵议会将法律条文随便更改,其他人为何不能?

 

展开
精彩书摘
  枪声响起来
  历史进入了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清帝国在经历了庚子之变、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后,已经是内外交煎、风雨飘摇。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响起了革命的第一枪。这可不得了,汉人竟敢“造反”,朝廷当然要派威武之师戡乱。这就给宣统皇帝的亲爹——摄政王载沣出了一道难题,究竟派哪支军队呢?
  载沣所统率的八旗禁卫军,基本成了老爷兵,斗鸡遛狗在行,打仗估计不成,而且这些根正苗红的纯爷们还“肩负拱卫京师保驾”之责,不可轻动。综观全国,当时能够迅速调动而又具有战斗力的军队只有北洋军。
  如果启用北洋陆军的话,谁来担任统帅呢?这在朝议中再次引起了一番争论。有人跳出来建议用袁世凯,理由很简单:北洋军是在他的手里建成的,这家伙人气旺。
  虽然提出这建议的人估计平时是受了袁世凯不少好处,但说的倒是大实话。自从小站练兵,袁世凯通过一系列怀柔手段,又是结拜又是发钱,逐渐将北洋各镇(师)军队培养成了袁家军,一时间军中“只知有大帅,而不知有朝廷”。北洋军这种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状况让载沣坐不住了。他老袁想干什么?想当活曹操吗?于是赶紧联络爱新觉罗家的人一起倒袁。当然,铁板一块的北洋军使得摄政王载沣清算袁世凯时投鼠忌器,只是借口袁世凯患“足疾”将其开缺回籍了事,没能砍掉老袁的脑袋。
  当年好不容易把老袁赶下台,现在怎么能又把钢刀递到他的手里去呢?所以,载沣和满族王公大臣一致强烈反对让袁重新出山。
  这些居庙堂之高的文臣武将们吵来吵去,到底也没能拿个章程出来,最后,载沣一拍脑袋,说,荫昌老弟啊,这次又少不得要辛苦你了。
  荫昌是谁?根正苗红的皇族子弟,爱新觉罗的子孙,被视为中兴爱新觉罗王朝的骨干力量之一,他做过北洋武备学堂的总办,在北洋里也算是人头很熟了,刚刚又新任陆军大臣,指挥军队作战名正言顺。朝廷现在已经在国内失尽了民心,在国外丢尽了脸面,载沣实在是不放心那些征调的汉族军队,就怕那些个北洋重将玩阵前倒戈,或是黄袍加身。最后,他决定从北洋各镇中挑选精锐部队组成战时混合军,利用他们互相牵制,再由自家人荫昌掌权,以防发生意外。
  再说荫昌,虽被任命为统帅,但从来没上过战场。这可不比到承德去打野兔子,下人们敲锣打鼓地把猎物赶到你身前来让你爆头,稍有不慎,爱新觉罗家的江山就不稳了。所以,还得跟他挑一个负责具体军事指挥的合格副手。
  冯国璋就这样进入了朝廷大员们的视野。一来冯国璋是北洋军的元老,在剿灭义和团时可是拼了老命,将那些个所谓刀枪不入的拳匪杀了个鬼哭狼嚎,对朝廷可谓忠心耿耿;二来他跟皇族良弼是铁哥们,在北洋诸将中可靠;当然,最重要的是,皇族子弟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习惯了天天溜鸟听曲的黄带子中无人可以担此大任了。
  一番吵吵之后,最后的任命是这样的:荫昌为督师,冯国璋为军统,从北洋军第二、第四、第六三镇(相当于师)中各抽调一协组成战时混合军开往武昌。同时,清政府又命海军提督萨镇冰率领长江水师助战,形成水陆并进之势。对比之下,朝廷戡乱之师水陆并进,陆军的兵力也远超乱党,强弱对比还是很悬殊的。因此,对于武昌首义,满清政府虽然感到惊慌失措,却又认为荡平乱党指日可待。在这种忐忑的心情下,戡乱大业开启了。
  载沣哪里知道,这冯国璋前脚领命,后脚就直奔袁世凯“养病”所在地——彰德,将北京的军事调动情况一一向自己的带头大哥禀报。
  ……
展开
目录

卷一窃国风云
清朝末年,风雨飘摇,满清政府对中华大地的统治已走入末路穷途,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怀有共和理想,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抱有独裁野心,为决定中国的前途命运,两派展开了短兵相接的较量……

一、袁世凯整垮了大清国
枪声打响
袁世凯玩了把心计
落井下石
该出手时就出手
北洋军团的优势
总统之位
大清国退出历史舞台
二、玩政治各有千秋
孙与袁的政治较量
北洋军兵变
出任临时大总统
唐内阁跨台
“黑锅”谁来背
三巨头会晤
三、谈民主无非闹剧
大选的奥妙
不为我用者,必毁之
二次革命
正式当总统
内阁就是花瓶
法律大还是总统大?
四、当皇帝众叛亲离
复古潮人
北洋间隙
欲灭亡,先疯狂
袁世凯绝望了

卷二北洋总统
袁世凯恢复帝制,引发了全国性的讨伐浪潮,最终在众叛亲离中死去。大树既倒,原来表面上铁板一块的北洋各派系各立山头,拉开架势争夺利益。于是,在洪宪帝制丑剧收场后,民国政坛风起云涌……一、府院之争京师乱

黎元洪?不中
“小扇子”,催化剂
总理、总统相互为敌
复辟,复辟!
再造一次共和
二、兄弟阋墙虎狗斗
段祺瑞与冯国璋联手
冯总统的野心
讨伐两广
督军团挺主战派
两制之争
三、直奉联手败老段
徐总统井水不犯河水
北洋军大乱
曹锟败兴而归
为了和谈而和谈
终于找到了借口
政治强人的落寞
四、贿选总统陷牢笼
秀才赶跑胡子
黎菩萨再跑龙套
最戏剧性的离职
总统也能买
东北军卷土重来
卷三军阀更迭
袁世凯死后,北洋内部派系林立,纷争不断。北方直、奉、皖均想用武力把持中央,而南方桂、粤、滇拥兵自重,川、黔、晋等小派朝秦暮楚,加上新旧军阀的交替更迭,中华大地狼烟一片。哪几股军事力量曾对时局产生过重要影响?内部之间又是如何历经兴衰演变的呢?一、吴佩孚与孙传芳
秀才是猛将
不坠青云志
孙传芳真不地道
五卅惨案
二、老子英雄儿好汉
张作霖,我看行!
坐上奉天头把交椅
别以为咱没军纪
少帅易帜
三、阎锡山左右逢源
借钟馗打鬼
保境安民避兵灾
也是革命军
四、穷小子扳倒老官僚
土匪也爱国
独霸广西
穷小子闹事
五、革命火种来之不易
书生都督一步错
革命就是投机
屡扑屡叛
卷四争霸中原
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后,革命形势更是如火如荼,然孙中山不幸早逝,国民党内也逐渐分裂,汪精卫、胡汉民、蒋介石在政治上明争暗斗,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更是用武力反抗蒋氏独裁。到最后,国民党右派公然与共产党决裂,彻底背叛革命。一、后起之秀始登台
汪精卫成了一把手
廖案是个好机会
先把两广弄到手
汪精卫赌气
二、覆雨翻云显手段
南京,还是武汉?
翻脸如翻书
以退为进吧
威风背后的难处
还得老蒋出面
三、桂系居然敢逼宫
裁军,裁军!
这酒不好喝啊
扯皮拉筋的会议
天又要变了
温柔的一刀
谈不拢,打
四、中原混战无错对
西北军反蒋
阎锡山变脸
“改组派”起事
阎锡山很善变
张老弟,帮帮忙
五、两广再起波澜
跟老蒋翻脸
石友三反奉
别打了,和谈
三个地方开“四大”
再涮胡汉民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